1. 幼儿园汉语拼音怎么写
按照学前教育大纲的相关规定,在幼儿园阶段,是不教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但是大部分家长一直都希望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教一些汉语拼音,因为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幼儿园里教过拼音的孩子在小学的学习压力要小,而从没有接触过拼音的孩子,因为对拼音的陌生,让其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而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则是,一些小学老师反应:(一)部分幼儿园老师教孩子发音,书写方法不正确,造成小学老师难以纠正。(二)有些孩子因为所学的拼音知识已全部在幼儿园里学过,失去对学习拼音的新奇感,因此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其原因在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存在着问题,这是教育体制造成的,所以关于学前阶段的拼音学习问题,就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更多生源,在幼儿园大班开始大量教拼音、写、听、说、背,目的就是一个,让孩子提前掌握拼音。
经过几轮改革之后,幼儿园拼音学习的问题其实已经很明了,就北京地区而言,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大纲里不再教拼音,拼音的教学放到更晚些时间来学习,所以应该说,幼儿园阶段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拼音已经不太有必要。作为一年级教师,他们直接接触这些“学过拼音的孩子”,学过拼音是不是更有利于学习呢?向阳路第一小学的王静老师说,孩子在幼儿园学拼音一般有三个“等级”:很好、了解一点、没学过。
在幼儿园拼音学得很好的孩子,一般在班里表现得很积极,比其他孩子有一定的“优越感”,学起来很快,也很轻松;而对拼音只是有一点了解的同学,比没学过的孩子接受得快一点;在幼儿园没有学过拼音的孩子,一开始学得会慢一点,但过一段时间后,就和其他孩子差不多了。但王老师也表示,如果孩子所上幼儿园教的拼音不正规,发音就会不准,这样矫正起来就会比较吃力。
负责一年级课改的王金成老师则提到,班上有一个在幼儿园根本就没学过拼音的孩子,但这个孩子接受东西比较快,现在拼音也学得很好,和其他学过拼音的孩子已没什么区别。
2. 幼儿园拼音怎么教
拼音是幼儿识字的基础,所以基础一定要打好。但是开始学习的时候孩子对拼音并没有足够的认识,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强,家长和老师就要尝试用一些趣味性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学习,这样孩子的接受程度就会好很多,可以尝试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做。
1、观图法
语文课本上由许多情景图,如苏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拼音单元第一课中,出现的画面为农村一角。整个画面涉及“ a”“o”“ e”三个单韵母。在此情境图里,阿姨的“阿”是提示“ a”的音,公鸡喔喔啼的“喔”是提示“o”的音,池塘中游动的鹅的“鹅”是提示“ e”的音,鹅的翅膀提示的是“ e”形。通过课文提供的情境图,同学们就能形象直观地掌握“ a”“o”“ e”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抓住插图所具有的“图表音”“图表形” 的特点,来掌握所学拼音字母。
2、实物帮助法
用实物来记忆某些字母的音和形。例如,学习声母“f”和“t” 时,“f”和“t” 的形像一根带短柄的弯头拐杖。拐杖拄地可表“f”,拐杖竖直举起可表“t"所以记住弯头拐杖,就记住声母“f”和“t”的形。又如,在区分“ b” 和“p”和“d” 和“t” 的发音是否送气的时,可选用一张薄纸做为学具。把这张薄纸放在唇边,有意识地发出“b”“p”“d”“t”各音,纸飘动表示送气,反之,不送气。
3、学动物鸣叫法
有些拼音字母的发音像某些动物的叫声。如,学习复韵母ei时,图上画的是一个小男孩正在喂小羊吃草,小羊“咩咩”叫着走过来吃草,“ei”发音就是小羊“咩咩”叫的声音。还有公鸡的啼声,就是“o”的发音声。同学们一边做有趣的表演,记住了 “ei” “o”等韵母的读音,这样学得快,效果好。
4、手指操练法
手指操练法简单易学,在手指活动中记住字母的形状。如:左手拇指和食指一弯就成o。松开一点就是c,再加上右手食指和拇指就成g,两个食指交叉就是x,c中加右手食指就是e,等等。可以同座配合,一个做手型,一个发音,玩得愉快,练得高兴,这样做,同学们既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又发展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5.游戏法
可把有趣的游戏同拼音学习结合起来, 如“.钓鱼”游戏:拼音卡片别一个回形针;另外做几个钓鱼竿,用小磁铁石作鱼钩系在线的下端,把卡片当鱼撒在桌上,请几个同学上来,老师或家长报一个音节,学生就钓那个音节,看谁先钓上来。还有像“找朋友”、“猜谜语”等游戏,都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
6、儿歌诵读法
把读儿歌和学拼音结合起来,例如:“听广播bbb,爬山坡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 fff。左下半圆ddd,鱼儿跃起ttt,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棍lll。 小鸽子ggg,小蝌蚪kkk,一把椅子hhh,一只母鸡jjj。7个气球qqq,切西瓜xxx,像个2字zzz,小刺猥ccc。小蚕吐丝sss,织毛衣 zhzhzh,吃东西chchch。 石狮子shshsh,一轮红日rrr,一个树杈yyy,一只乌鸦。 ” “双门'm',单门'n'”“拐棍'f',伞把't'。一根小棍‘l l l'”,所以老师在教拼音时会编许多儿歌,希望大家认真诵读这些儿歌,儿歌背熟了,拼音也掌握了。
3. 幼儿园中班的拼音教案怎么写
【课题】语言活动,学习汉语拼音a o e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学拼音的用处; 2. 学会单韵母a; 3. 认识声调符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读四声。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a 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教学难点:a 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教学方法】 问答法
【教学媒体】投影片和字母卡片(带声调,不带声调)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小朋友,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汉语拼音了。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学吗?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学。
我们一起来学首儿歌:学习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
(二)教学单韵母a 。
1、看图说话引出a:说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学说图意:小朋友学唱歌,a a a。教师范写a。
2、你们瞧!图上的小朋友唱歌时,嘴巴是→张得大大的。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学生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 4、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巴张大,唇形自然,声音响亮。 教顺口溜:张大嘴巴,a a a。 5、看投影片记字形。 覆盖a 的字形,与小姑娘的头部重合。看看 a 的形状像什么?( a 像一个小姑娘圆圆的脸蛋,头上还扎着一根小辫子。)抽拉投影片,使 a 和小姑娘头部分离。 用儿歌帮助记字形,“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 a a 。”
(三)教学a的四声。
1、单韵母a的头上常有四顶不同的帽子。(出示)它们戴上不同的帽子,读起来的声调也就不同了。这四顶帽子 就是“声调符号”,我们根据符号读韵母。
2、ā戴上了第一顶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声,读音也是平平的。(教师发音,学生跟读。)á戴上了第二顶从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声。读的时候就像有人问你话,没听清时,你会问:“á,你在说什么?”就是这个音。领读,模仿,轻读,读准á。(用手势助读。)ǎ戴上了第三顶帽子,就是第三声。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状像个钩。(教师发音,学生跟读。)à戴上了第四顶帽子,从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声。我们读时声音 要从高到低,就像惊叹:“à,你来了!”
3、学生以手势助读,也可以用简明确切的儿歌帮助记忆。
(四)指导看书,读书。
1、指导看书。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在书上什么地方?(翻开课本,找到汉语拼音第一课。) 2、边看图边读课文。集体反复练读2-3遍,再指名读。
(五)学写单韵母a。
1、认识四线格。我们学会了a的读音和四声,还要学会写a。(出示四线三格,让学生数一数有几根线几个格子。
三格,就好像是三层楼房。记住,a就住在二楼。写的时候要碰到上下线,而且要一笔写成。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教师边写边讲,注意:a要一笔写成,先写半个圆,就是小姑娘的头和脸,连上去再
写一笔竖弯,像条辫子,最后向右边稍弯一点儿,不要太长。 3、学生上黑板试写a,讲评。
(六)巩固练习。
我们一起来做汽车爬山坡的游戏。
总结:这节课,我们先看图,说清了图意;再学习a的发音和声调;接着我们读了课文;最后还学习了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a。这样分四步,我们就把这些内容都学会了 (七)课堂练习与作业。
1、提醒注意写字时坐与执笔姿势。“准备”→开始。 2、在四线格中正确地描写a。
4. 幼儿园学拼音写句子
先识汉字再教拼音“孩子在入小学前热衷学汉语拼音也是有隐情的。”
邓孜畅老师说,上海现行的“二期课改”小学一年级语文,已经改变了以前从“a、o、e、i、b、p、m、f”的拼音字母开始学起的惯例,而是采用识写汉字早于认读拼音的教学办法,在学了“我、你、日、月、水、火”等42个汉字后才开始拼音教学。现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总共要学353个汉字,识字量是“一期课改”同册教材的两倍,按要求大概是要花8至10周时间学完拼音,而此时也已经教了170多个汉字了。
所以,有些心急的家长和“好心”的幼儿园,在孩子入学前就教读拼音了。尽早提高能力尽管上海的教法容易导致幼儿园提早介入小学的教学内容,但本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徐根荣老师仍然认为,识汉字与识拼音同步教学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法,它可以避免以前一年级学生单纯学习拼音而产生的枯燥与单调,即便学会了拼音字母和拼读法则但仍不识汉字。
徐老师说,现在的拼音教学在体系与顺序上与原来的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只是将识汉字的时间提早了,这样,孩子们在进入小学后就能快速掌握更多的汉字,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都会有极大的帮助,从长远来看会更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对于幼儿园教拼音的问题,徐根荣老师持批评态度,“孩子的第一次认知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孩子在早教班学的拼音,无论是发音还是拼读都并不准确,到了小学里还要重新纠正,反而欲速则不达。”
5. 幼儿园学拼音写句子
先识汉字再教拼音
“孩子在入小学前热衷学汉语拼音也是有隐情的。”邓孜畅老师说,上海现行的“二期课改”小学一年级语文,已经改变了以前从“a、o、e、i、b、p、m、f”的拼音字母开始学起的惯例,而是采用识写汉字早于认读拼音的教学办法,在学了“我、你、日、月、水、火”等42个汉字后才开始拼音教学。现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总共要学353个汉字,识字量是“一期课改”同册教材的两倍,按要求大概是要花8至10周时间学完拼音,而此时也已经教了170多个汉字了。所以,有些心急的家长和“好心”的幼儿园,在孩子入学前就教读拼音了。
尽早提高能力
尽管上海的教法容易导致幼儿园提早介入小学的教学内容,但本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徐根荣老师仍然认为,识汉字与识拼音同步教学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法,它可以避免以前一年级学生单纯学习拼音而产生的枯燥与单调,即便学会了拼音字母和拼读法则但仍不识汉字。徐老师说,现在的拼音教学在体系与顺序上与原来的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只是将识汉字的时间提早了,这样,孩子们在进入小学后就能快速掌握更多的汉字,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都会有极大的帮助,从长远来看会更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对于幼儿园教拼音的问题,徐根荣老师持批评态度,“孩子的第一次认知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孩子在早教班学的拼音,无论是发音还是拼读都并不准确,到了小学里还要重新纠正,反而欲速则不达。”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幼儿园怎么拼音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