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出蒙的多音字三个
【蒙】有三种读音【mēng、méng和měng 】 。
● 【蒙】【mēng】
1. 欺骗:蒙骗。蒙哄。蒙事。欺上蒙下。
2. 昏迷,眼发黑:蒙头转向。
3. 胡乱猜测:瞎蒙。
● 【蒙】【méng】
1. 没有知识,愚昧:启蒙。发蒙。蒙昧。
2. 遮盖起来:蒙罩。蒙子。蒙蔽。
3. 受:承蒙。蒙难。蒙尘。蒙垢。
4. 形容雨点细小:蒙蒙细雨。
5. 姓。
6. 同“艨”。
● 【蒙】【měng 】
◎ 〔蒙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2. 内蒙古蒙的拼音
内蒙古的蒙读méng,内蒙古读nèi méng gǔ 。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首府呼和浩特,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内部,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土地国境线长4200公里。 内蒙古全区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民族众多。
辖9个地级市、3盟,共计22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旗、自治旗。 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
内蒙古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市区之一。2005年全自治区GDP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人均GDP超过中国大陆平均水平。
边境口岸众多,与京津冀、东北、西北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密切,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区。
3. 蒙古的蒙有什么读音
读音:měng同音字:锰 měng多音字。
读音:mēng méng měng蒙 méng〈名〉形声。从艹,冡( méng)声。
本义:草名。1. 没有知识,愚昧:启~。
发~。~昧。
2. 遮盖起来:~罩。~子。
~蔽。3. 受:承~。
~难。~尘。
~垢。4. 形容雨点细小:~~细雨。
5. 姓。6. 同“艨”。
蒙 mēng 1. 欺骗:~骗。~哄。
~事。欺上~下。
2. 昏迷,眼发黑:~头转向。3. 胡乱猜测:瞎~。
蒙 měng ◎ 〔~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相关词组:空蒙、承蒙、鸿蒙、启蒙、蒙胧、迷蒙、蒙蒙、蒙昧、蒙骗、蒙眬、吴下阿蒙鸿蒙初辟、蒙太奇、蒙蒙亮、灰蒙蒙、云雾迷蒙、荷尔蒙、蒙古包、蒙混过关坑蒙拐骗蒙古 měng gǔ释义:蒙古(民族名称)一般指蒙古族。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
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
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
《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
名称: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逐渐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发展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蒙古”一词是“忙豁勒”的音变,最早见于唐代,即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
“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后来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骨”等许多同音译名。“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元代文献 。
“蒙古”意为“永恒之火”。在古代蒙古语中,“蒙古”这个词是“质朴”的意思。
也有人认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