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手写剧本该怎么写呢
唉上面两位说的也让人迷糊了。我来说两句吧。
新手写剧本是吧?
先去网上搜一个短的独幕剧剧本看下,掌握下基本的剧本格式。
再开始构思一个完整的自己的故事,接着就把头脑中的构思,用生活化的语言,以对白的形式,写下来。
记住一点,你写的是剧本不是小说,因此内容要很生活化。比如:
(小说)父亲那豆大的汗珠自脸夹滑下,滴落在黄土地里,许久,他缓缓道:“行了,我愿意说。”
(剧本)父亲:(紧张地擦汗)行了,(深吸一口气)我说。
看见了不?就这样。
2. 剧本怎么写
说实话,我也是个业余爱好者,有什么说到说不到的,还请包涵! 废话就不说了,直接进入主题…… 先说一下注意事项: 第一,很多人容易把话剧剧本写成小说,这个错误很常见!要注意了,剧本是给演员看的,当然95%都是写对话了,什么背景设计啊,舞台走位啊,就免了吧,其于的5%就是用来交待说明的,比如某些特定的动作啦,语气啦。
有些地方要用几句话说明当时的情况,而这些话又不是台词,指是为了指代清楚,那请你把这些话用小括号括起来,明白???? 第二,故事主线多外,支线不要太多。比如你本来是写甲跟乙恋爱的故事,说到后面变成丙跟丁的恋爱故事了,那就抢了主题,麻烦大了。
第三,没有矛盾冲突。有很多人写戏份是没有冲突的,靠,没有冲突那叫话剧吗?话剧的一般形式就是起、承、转、合嘛,其中的“转”就是矛盾冲突的最高表现啊,矛盾是贯穿整部话剧的,没有矛盾的话剧很难为情的啦。
第四,不要用太多的旁白。本人写话剧是从不用旁白的,当然并不是说旁白不好,必要时可以用一点,而且有时候旁白能给予话剧更好的表现力,但请不要乱用,有些人写一部话剧,旁白就占了大半的篇幅,靠,又是不是叫你写演讲稿,有事没事写那么多旁白干嘛!搞得幕后的旁白人员念得汗流夹背,人家舞台上表演的人都无台词可说了。
唉,到最后读旁白的人反倒变成主演了。悲剧啊! 下面说下对话的写法。
咳……咳……咳……不好意思,我老人家了,先等我清清嗓子! 很多人写话剧时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写着写着就无话可说了,不知道应该让剧中人怎样对话。其实,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处景。
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处景,就决定了他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 打个比方,如果女方和男方都是大学生,女方读大一,男方读大四,对话如下: 女方:我喜欢你! 男方:(淡淡一笑)我大四了。
女方:那又怎么样? 男方:(沉默少倾)我会害了你的! 女方:你害我?你怎么害我了? 男方:我就要离开学校了,而且前途未卜,我们不会长久的。 女方:我不怕,大不了等我毕业了咱们一起奋斗呗。
如果女方和男方都是社会上的职场人员,女方喜欢男方,对话就变了。 女方:在哪工作? 男方:银行。
女方:一个月工资多少? 男方:两千多,(赶紧补充)不过每个月有提成的。 女方:有房吗? 男方:有,(思索少倾)不过不宽,两室一厅! 女方:(有些失望)有过恋爱经历吗? 男方:以来有过一次。
(弱弱地)你也应该有过吧! 女方:(看看表)不好意思,我刚刚约了朋友,就不陪你聊了。改天再见。
男方:啊??? 女方:哦,对了,咱们喝咖啡的钱……各付各的账,好吧! 以上是两种不同环境,不同年龄段的人物对话,第一段对话中,男方比较老练,第二段对话中,女方比较老练。 “突出性格”,这个是写人物对话的关键! 最后,强调一个东东,写一个剧本之前,心里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纲要。
不要边写边想,而是想好了再写。 我是某大学话剧团的编剧,如果还有不懂的可以在QQ上问我,QQ:465766735 打字辛苦,望楼主给安慰分,绝对无复制!!。
3. 200分悬殊求写一段旁白
第一部分:冬天, 公司成立,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逆流而上,开拓创新。
旁白:这个冬天,万物在沉睡,也在沉睡中苏醒。这个冬天,生命在孕育,也在孕育中诞生。
就在这个冬天里,一个顽强的生命经过霜与雪、冰与火的洗礼,终于诞生了,并开始茁壮成长。这就是今天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公司名称)! (随之的节目是一段比较动感的舞蹈,寓意积极进取。)
第二部分:春天,迎来新生力量,新员工的加入增添了新的力量。 旁白:生命从孕育到诞生,是一个痛苦的曲折的过程。
当黎明前的黑夜不再,迎来的就是旭日东升;当寒冷的日子不再,迎来的就是阳春三月。我们走在春风里,团结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以不可战胜的力量和勇气,迸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随之的节目是新员工的才艺展示) 第三部分:夏天,忙碌,业务旺季。 旁白:不见风雨,怎能见彩虹?因为有了风,我们才可以扬帆远航;因为有了雨,我们才可以茁壮成长。
有了那一个个的风调雨顺的夏日,才有了我们的“绿色银行”;有了那一个个的百花争艳的夏日,才有了我们的“独秀群芳”。 (随之的节目是歌曲) 第四部分:秋天,收获。
旁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我们经过冬天的凤凰涅磐、经过春天的萌芽初长、经过夏天的洗礼强壮,到了秋天,也有了我们的成熟和收获,也实现了我们的目标和理想。
但是,战斗无穷期,事业无止境。我们永远不会满足于今天的点点滴滴,我们还有更高的追求和梦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始新的远航!!!! (明年再见!!!) 呵呵,楼主,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憋出来,不知符合你的要求否,不知满意否。
我也想省点事,从网上帮你找了许多地方,但网上实实在在没有你要的这个东西,只好亲自操刀了。
4. 如何写剧本
教你如何写剧本 剧本写作基础:剧本的格式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
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
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
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
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1:把剧本写成了小说 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
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
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2: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 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
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
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
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5. 怎么写剧本
剧本写作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深入理解课文,精心设计冲突。
被改编形式的文章或为小说,或为散文,与戏剧相差甚远。改编时要反复阅读原文,理解作品主题,尤其要深入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人物间的矛盾冲突,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适合舞台表演的情节进行改编。
要集中考虑设计主要冲突。冲突就是"戏",冲突设计得好,戏就好往下演。
如《祝福》改编时,若将主要冲突设计在祥林嫂一心想摸祭器祭品而四叔等人却不允许这一冲突上,自然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根据原文特点合理安排结构。
1.对时空跨度较大的情节宜采用如《雷雨》、《屈原》式的"闭锁型"结构,即打破原作的时空顺序,截取原作情节的一两个横断面重新组合,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穿插交待隐约显露整个情节。如改编《祝福》就可以选取祥林嫂捐门坎前后的两个"祝福"片断,重新安排人物,通过四叔的嫌恶,柳妈的劝说恐吓,祥林嫂的独白及其他人物的对话来交待祥林嫂的一生。
2.对时空、人物相对集中的情节可采用《窦娥冤》式的“点线型”结构,即按原作情节的自然顺序展开,如《一碗阳春面》的改编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3.对于人物众多,没有明显的主要人物或情节性不强的课文,宜采用《茶馆》式的“群像展览型”结构,即远取某一环境或场面让众多人物粉墨登场,展示各自的性格。
如改编《药》就可以采用这一形式。 当然也可以采用一种结构为主三种结构结合的形式,如改编《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以这样。
三、精心设计人物语言,力求精炼富于动作性。 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地位、文化修养,不可长篇大论。
尤其要注意动作性,即语言要反映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变化,即使说话人没有相应的形体动作,观众读者也要能从中产生一种有动作的感觉。还要好念、上口。
一、根据剧本特点编写课本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要想把课文中叙事性的诗文改编为课本剧,首先要懂得剧本的特点,然后才能根据其特点编出符合要求的课本剧。
编写课本剧必须突出体现剧本的三方面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
“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
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
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高潮部分也是编写剧本和舞台演出的“重头戏”,是最“要劲”、最需要下工夫之处。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
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
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懂得了剧本以上几个特点和要求,再参考学过的剧本课文,就可以试着学编课本剧了。写了要发布的话,只要登陆中国剧本网 /,注册,再申请成为作家,就可发表作品了。
另外,中国剧本网上有许多样板剧本,去看看对你的剧本写作也肯定会有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