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汉字的繁体有哪些
1、“后”和“后”。
在传统汉字使用习惯中,“后”只指帝王的配偶,如“皇后”、“太后”等。表示“后面”的意义时,通常使用的是“后”。
2、“里”、“里”、“里”。在传统汉字使用习惯中,“里”只是指里程,是计量单位,另组词如“乡里”、“里弄”等。
而表示诸如“里面”的意思时,要用“里”。但是目前港台同胞大多已用“里”代替较难写的“里”。
“里”和“里”两个字,台湾取“里”为正字标准,香港按小篆写法取“里”作正字标准,所以港台使用并非完全一致。3、在表示“面容”之类的意思时,要用“面”。
在表示“麺食”的意思时,要用“面”。还有像“**大曲”,因为用粮食发酵,所以要用“曲”而不是“弯曲”的“曲”。
4、在表示“发送”、“发财”的意思时,用“发”。但是在“头发”“毛发”中,用“发”就不对了。
5、“特徵”、“徵象”和“徵兵”、“徵询”、“徵税”的“徵”,不是“征讨”和“长征”的“征”。“徵”是“迹象”、“召求”、“询问”、“证明”的意思,“征”是“征行”、“征伐”的意思。
二字的起源完全不同。 6、“冲”,在简体中是二点水。
传统上,本来三点水的这个“冲”是正体,但简化方案中由於它多了一个点,“过於繁琐”,被废掉了。(也有无缘无故被废掉的,比如“羣”,以前是“群”的正体。
还有“闲”,是“闲”的正体。目前港台也是多用“闲”,如“休闲”、“空闲”、“闲聊”。
)
但是,在表示“冲击”、“冲撞”、“面对”、“冲要”这些意义时,应该用“冲”。如: “冲动”“冲锋”“冲啊”等。
在表示水流涌动,如“冲洗”、“冲刷”,或者直飞而上,如“一飞冲天”时,用“冲”。在道家术语中,也用“冲”表示一种空虚的状态,如“冲虚道长”。
7、“脏”“脏”绝对不是一个意思。“脏”指脏器,如“心脏”“肝脏”“肾脏”等。
而“脏”指不乾净,如“脏乱”“脏话”“肮脏”“弄脏”等。8、在表示“干戈”、“干涉”、“若干”、“天干地支”时,用“干”。
而表示“乾燥”、“乾旱”“乾裂”时,要用“乾”。表示“树干”“骨干”的意思时,要用“干”,说“干掉他”的时候,也要用“干”。
9、“复”字一般是不用的。在表示“往复”、“恢复”、“回复”、“报复”等意思时,用“复”;表“复杂”、“重复”、“繁复”等意义时,用“复”。
二字同源,差异微妙。如“重复”、“复习”,微软拼音也会搞错。
其实,“复”的本义是重衣,有重叠义;“复”的本义是往来,带有方向性。按照本义引申,就不会犯错了。
还有“覆”。香港网友说:“反覆”不是“反复”;“复习”不是“复习”。
回复 = revert;回覆= reply。在粤语中,复、覆 FUK^7 (高入),复 FUK^9 (低入),不会混淆的。
“佣金”中的“佣”是去声,繁简一致;但“佣人”“女佣”“雇佣兵”中的“佣”是阴平,应该作“佣”。 10、在表示“我”或者姓氏的意思时,可以用“余”,而在表示“多馀”之类的意思时,必须用“馀”。
我不知道简化字表中怎麽有“馀”这个字,但打繁体字最好还是采用“馀”而不是“馀”。 11、“汇”和“汇”在传统上是完全不同的字,现在却简化成一样的“汇”。
“汇”指“汇入”、“汇流”;而“汇”指“类”,今组词如“词汇”、“语汇”等。 另:现在有商家如“滙丰银行”,我不清楚“滙”的确切含义和起源,感觉看起来像是“汇”的异体。
望达人告知。 12、在表示“争斗”的意思时候,应当用“斗”;在表示一斗两斗的“斗”这个计量单位,或者“北斗七星”时,才可以用“斗”。
13、古汉语中“才”和“才”是分得很清的。当表示“才能”、“人才”的时候,用“才”。
按照《王力古汉语字典》中的注,“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财;人有用叫做才。三字同源。”
可以辅助理解。 至於作副词“刚刚”这个意思解的时候,就应该用“才”。
在古时,这两个字有时相通,但正体是“才”。现在由於“才”字笔画过於繁琐,似乎很少人使用了。
14、“於”和“于”,在上古不单用法不同,读音也不同。作介词讲的时候,多用“於”,表被动和比较。
如“甚於”、“胜於”、“至於”等。但是根据王力先生的讲解,在表示至于某地时,多用“于”。
备参考。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于”似乎只在姓氏中使用。
要不就是古诗词中的语气词了。虽然“於”有时也用作感叹词,如“於戏”之类。
16、“注”、“注”同源,“注”字后起。“注”取“灌注”义,如“注入”、“注视”、“关注”、“赌注”等;“注”取“记载”义,如“注释”、“注册”等。
简体字把“注”字简掉了,我认为不合理,是一种退步。 17、“游”本义是在水中行动,如“游泳”;又指水流的段落,如“上游”、“下游”;另外还作为姓氏使用。
在表示“旅游”、“交游”、“游民”等意义时,应当用走之旁的“游”。所以“西游记”应为“西游记”。
18、“签”“签”用法不同。“签”字后起,用来表示署名,所以“签字”“签写”“签发”“签单”“签订”“签证”“签名”“签到”要用“签”。
其馀表“竹签”“牙签”“。
2. 的字火星文怎么写
“的”字火星文是の。
一、详细解释
[ de ]
1.定于与后面的名词是修饰关系:美丽~风光|宏伟~建筑。
2.定语与后边的名词是所属关系,旧时也写作“底”:我~书|社会~性质。②用在词或词组后,组成“的”字结构,表示人或事物:吃~|穿~|红~|卖菜~。③用字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跟“是”相应:他是刚从北京来~。
[ dì ]
箭靶的中心:中~|有~放矢。[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境地:~明确
[ dí ]真实,实在:~当|~确。
[ dī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二、词语
1.小的[xiǎo de] 旧时平民、差役对官绅自称之词。
2.伍的[wǔ de] 方言。 等等;之类;什么的。
3.绰的[chuò de] 犹忽的。忽然,一下子。
4.的毕[de bì] 必定;必然。
5.的博[de bó] 山名。在 四川省理县东南。
3. 火星文是什么
火星文实质上就是,所用的文字会让人难以理解,使人们造成阅读困难,凡数上面这种情况的都属于火星文,“火星文”大体分两类:符号火星文,异体火星文。网络上关于“火星文”的种种争议往往都是因为将两者混为一谈。符号火星文和异体火星文区别非常明显。
火星文,字面可解作火星人用的文字。随著网际网路的普及,网友(尤其是年轻网友)开始大量使用以同音字、音近字、特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相当奇异,故被称为火星文。
缘起:新输入法诞生
据考证,火星文最先源起于台湾,因仓颉、注音等繁体输入法出现,网友在打字时会频繁出现一些错别字,久而久之,大家都能明白常见错别字的意思,就默认使用了。
量变:为缩短打字时间采用符号+错别字+方言
此后,网友为了缩短打字时间,在网上非正式场合就使用更方便的符号、方言和更多的错别字来进行交流。
发展:觉得好玩,创造出新的词组
慢慢地,一部分觉得这种方式好玩,便又创造出新的词组,比如“劳工”、“男盆友”、“粉可爱”、“你素谁”。
质变:在小圈子流行,网络达人发明转换软件
当使用人群和新生词组形成一定规模后,出现了一些热衷软件开发的网络高手制作出“火星文”专用软件,在网上流行的有“大黑鱼”等软件。
发展:觉得好玩,创造出新的词组
异体火星文=脑残体=几乎都需要通过工具转换。如:/qq/ 就是个非常全的转换工具
符号火星文=创意=快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