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日期怎么写
书法落款的时间一般写农历的。
年份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在一起。比如,今年2009是:己丑年 月份和日期也可以用天干、地支来写,但是一般比较常用下面的词汇来代替各个农历月份。
一 月:正月、孟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 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 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 月:孟月、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 五 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 六 月:季夏、暮夏、荷月、署月、溽署 七 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 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 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 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冬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 另外,提款时,也可以不写具体的月份而写季节:如:戊戌年初夏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一至三十称下浣。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2. 书法日期怎么写
1、古代书画家一般采用帝王年号与干支历、农历按需要相结合的方法来纪年、月、日。
如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号,“岁在癸丑”是干支历法的纪年。又如释慧湛《佛说生经》:“陈太建八年岁次丙申”。
2、硬笔书法落款可以按照上述传统格式,也可以按照现代格式,现代格式写法很简单,照日常应用文书写就行了。例如今年是2018年3月3日,则写:二零一八年三月三日 鼠年写甲子,丙子,戊子,庚子或壬子;写“零”不是“0” 扩展资料 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
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 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落款。
3. 书法题写日期方法
一般落款的格式为:书写的内容+作者姓名+书写时间,书写时间一般是农历的年份加月份,月份用别称。
比如写李白的诗《将进酒》,书写的人叫张三,现在是乙未年(羊年),农历七月,落款可以写成:李白诗将进酒张三书于乙未年孟秋。或者:李白诗将进酒张三于乙未年孟秋书。或者简便一些,直接写:张三书于乙未年孟秋。
附农历月份的别称供参考。
一月:正月、隅月、孟月、端月、始春、元春;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早春;
三月:病月、桃月、季春、炳月、三春、阳春、暮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桃月、孟夏;
五月:榴月、薄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桐月;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月:
九月:亥月、菊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腊月、嘉平月,季冬。
4. 书法落款年月怎么写法
书法落款年份怎么写~~~书法的落款形式比较多,常见的如下: 1. 壬辰年冬月XX书; 2. 壬辰年冬月XX书于X地; 3。.
书法落款怎么写~~~第一个问题 当然能 第二个问题 主要看你的布局,一般在作品的左边中间稍靠下一些 还有,你想简洁一些也。
书法落款怎么写?~~~一、常用的落款方法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
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怎么落款啊 ?落今天的日期。~~~我都是落装裱前的日子,以及写上送给某某。平时的不落款。
书法的落款怎么写,就是最后写一大堆小字,最好具体点,(包括年月时间怎么写)可以的话,举一个完整的例~~~上款:需赠送对方人的名(可以省略,也可盖上红色闲印) 下款: 用阴历如 丙戌年立秋某某人 书(敬上)。
5. 书法作品落款时间怎么写
1、古代书画家一般采用帝王年号与干支历、农历按需要相结合的方法来纪年、月、日。
2、硬笔书法落款可以按照上述传统格式,也可以按照现代格式,现代格式写法很简单,照日常应用文书写就行了。落款简介古代多在书信、字画上题字,用毛笔竖写姓名年月,用以赠送礼物时表明赠送人和受赠人,也为书法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件书法作品要整体意义上的完成,落款能看出一个书家的修养和才识。现多在公文、字条上署名,一般为横写,表明其法律效应。
扩展资料书法落款的时间一般写农历的。年份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在一起。
比如,今年2009是:己丑年。月份和日期也可以用天干、地支来写,但是一般比较常用下面的词汇来代替各个农历月份。
一 月:正月、孟月、初春、开岁、芳岁;二 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三 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四 月:孟月、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五 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六 月:季夏、暮夏、荷月、署月、溽署。
七 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八 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九 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十 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冬;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
另外,提款时,也可以不写具体的月份而写季节:如:戊戌年初夏。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书法作品格式百度百科_书法百度百科_落款。
6. 日期在书法中怎么表示
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类推。
②、季节的别称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冬: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③、农历月份的别称一月:孟春、正月、初春、开岁、芳岁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月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 、溽暑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月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称下浣。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7. 书法作品落款时间怎么写
书法常用农历岁时表 一月: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献春、春王、首岁、华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初岁、发岁、初阳、孟阳、新阳、春阳、正阳、太簇、岁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谨月、建寅、寅月、杨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正月、月正、新正、初月、早月、太月、十三月 二月:如月、梅见月、梅月、丽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婚月、媒月、小草生月、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夹钟、仲钟、仲春、酣春、中春、仲阳、大壮、竹秋、花朝 三月: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褉春、三春、香春、蚕月、花月、桐月、桃月、夬月、禊月、嘉月、辰月、稻月、樱笋月、五阳月、桃李月、花飞月、小清明、姑洗、桃浪、雩风、竹秋 四月:乏月、荒月、阳月、农月、乾月、巳月、畏月、云月、槐月、麦月、朱月、余月、和月、仲月、榎月、正阳月、麦秋月、花残月、清和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维夏、始夏、槐夏、仲侣、纯阳、纯乾、麦候、麦序、六阳、梅溽、中吕 五月 :炎夏、起夏、仲夏、超夏、中夏、暑月、鹑月、始月、星月、皇月、蒲月、兰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恶月、橘月、皋月、榴月、一阳月、端阳月、吹喜月、蕤宾、鸣蛙、夏五、小刑、天中、芒种、启明、郁蒸 六月 :溽月、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盛夏、三夏、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长夏、极暑、组暑、溽暑、林钟、精阳 七月 :初秋、素秋、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兰月、申月、巧月、瓜月、凉月、相月、文月、七夕月、文披月、大庆月、三阴月、夷则、初商、孟商、瓜时 八月 :中秋、仲秋、清秋、正秋、桂秋、获月、壮月、爽月、桂月、叶月、酉月、柘月、雁来月、秋风月、四阴月、大清月、月见月、红染月、南吕、仲商、秋高、秋半、中律、橘春、竹小春 九月 :菊月、柯月、剥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五阴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菊开月、红叶月、三秋、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穷秋、杪秋、深秋、末秋、残秋、凉秋、素秋、秋末、秋商、暮商、季白、无射、霜序 十月 :露月、拾月、阳月、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小阳春、神无月、时雨月、初霜月、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元冬、玄英、应钟、小春、大章、始冰、极阳、阳止 十一月 :仲冬、中冬、正冬、冬月、隆冬、雪月、寒月、畅月、霜月、复月、子月、辜月、葭月、纸月、霜见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中寒 十二月 :腊月、除月、丑月、严月、冰月、余月、极月、涂月、暮月、临月、萘月、地正月、二阳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穷冬、黄冬、腊冬、残冬、末冬、严冬、师走、大吕、星回节、暮节、穷节、暮岁、殷正、清祀、冬素 季令 春:阳春,青春,三春,九春,芳春,青阳,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昊天,长嬴,朱明。 秋:金秋,商秋,素科,三秋,九秋,素商,素节,高商,商节,金天。
冬:三冬,九冬,寒冬,安宁,玄英 节令 正月初一:元旦,元日,元朔,元正,元春,元辰,正朝,三朝,改旦,三元,岁朝。 初七:人日。
正月十五:元霄,元夕,元夜,灯节,上元。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令节,上除。 四月初八:浴佛日。
四月十九:浣花天,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午日,蒲节。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乞巧节,星节。
七月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重九,菊花节。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宁岁。 每月初一至十称“上浣”。
每月初一称“朔”,“旦”,“额。” 每月十五称“望。”
每月十六称“既望”,“望后。” 每月末日称“晦。”
每年清明节前一至二日为“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