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的情景作文怎么写
情景作文(也称情境作文),就是根据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某种景象或某种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
这种作文形式对训练同学们的描写、记叙、抒情能力,特别是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情景作文,就内容来说,可以是社会生活、自然景观 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是虚拟的某种场景或故事。
从形式来讲,它可长可短,或段或篇,训练时可灵活把握。情景作文大至可分为续补式和引发式两类。
写作续补式情景作文要注意三点:(一)准确把握材料所提供的情景(特别要注意体会细节、抒情议论部分和意旨),确立材料的立意。(二)借助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按情景设定的方向进行合理合情的想象和推理。
(三)续写或补充的部分要符合题目要求(如拟题、文体、字数等)。初中语文情境作文的写作思路,面对同一情境如何打开思路。
一、情境再现看到文题中提供的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发对某段相同经历的回忆和感受,可以以回忆经过为主,也可以 夹叙夹议 。例1:“5岁那年的儿童节,天气炎热,我和妈妈去买菜,市场里有卖小鸡的。
圆滚滚的身子,金黄色的小嘴,毛茸茸的羽毛,别提多可爱了。于是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了一只。”
接下来写自己如何照顾小鸡,怎样幼稚地用香皂给小鸡洗澡,小鸡死掉后多么伤心的故事,最后写出“而今的我已经不再拥有儿童节了,我是多么的不舍,但我相信,童年的儿童节会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例2:“灰色,往往暗含着一种悲伤,让人想要抱头痛哭,那一年的儿童节正是如此。
似乎还在一个欢度“六一”的梦中,似乎各种各样新奇、好玩的东西还摆在我面前时,妈妈叫醒了我。“快起床,一会去上课,我给你报的数学班今天不歇。
还有下午去上作文课,晚上家教来讲英语。”我的天啊!老妈,今天是儿童节!我极不情愿地起了床,一步一步向学校挪去。
在煎熬中,儿童节过去了。上天,求求你,下一次我要金色的儿童节,我要快乐。”
这两篇文同是对过去儿童节经历的回忆,同一情境下,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文章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同。二、由情境引发感想例3:“在儿童节那天,我再也不会去索取那些精美的玩具,而是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打球,放松心情。
因为我已经明白了:父母为了我们生活舒适,不辞劳苦地努力工作,我们不应该去索取,更应该去回报。在儿童节那天,我再也不会去商场肆意地消费,而是把钱捐给大山里贫困的孩子,让他们可以上学,受到良好的教育。
因为我已经明白了:我们生活在如此好的环境中,不能忘记了那些可怜的孩子们,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这种写作方式是通过对比,表达对情境中所提问题的看法和自己的主张。
三、根据情境设计理想中渴望的经历例4:“再给我一个儿童节,我会陪伴你们——灾区的孩子们。你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美好的学校,失去了美好的家园。
我会带去同胞的祝福,安慰你们,鼓励你们。我会与你们玩耍,把丰富的知识教给你们,让你们走出哭泣与无奈,孤独与迷惘。
再给我一个儿童节,我会陪伴你们。”例5:“现在很多中国家庭在儿童节这天,选择消费来满足孩子的愿望,形成了单一化的儿童节。
我们如何把儿童节过得有意义呢?方案一:我们可以做一天钟点工。平时我们很少帮父母做家务,利用儿童节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擦擦桌子,扫扫地,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
方案二:我们可以做一天 社区志愿者 。平时我们很少了解小区的情况,利用儿童节我们可以到社区去,帮助做一做宣传,拜访 空巢老人 ,表达我们对社会的感恩。”
这种形式是通过在所给情境中选取关键词语,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当然,今天给大家选取的只是八年级学生中比较有特色的文章,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打开面对新形式考题的写作思路,同样的情境可以阐发许多的写作角度,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最想说的话,是这种命题的最佳解决办法。
2. 语文的情景作文怎么写
情景作文(也称情境作文),就是根据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某种景象或某种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这种作文形式对训练同学们的描写、记叙、抒情能力,特别是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情景作文,就内容来说,可以是社会生活、自然景观 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是虚拟的某种场景或故事。从形式来讲,它可长可短,或段或篇,训练时可灵活把握。情景作文大至可分为续补式和引发式两类。写作续补式情景作文要注意三点:(一)准确把握材料所提供的情景(特别要注意体会细节、抒情议论部分和意旨),确立材料的立意。(二)借助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按情景设定的方向进行合理合情的想象和推理。(三)续写或补充的部分要符合题目要求(如拟题、文体、字数等)。
初中语文情境作文的写作思路,面对同一情境如何打开思路。一、情境再现看到文题中提供的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发对某段相同经历的回忆和感受,可以以回忆经过为主,也可以 夹叙夹议 。例1:“5岁那年的儿童节,天气炎热,我和妈妈去买菜,市场里有卖小鸡的。圆滚滚的身子,金黄色的小嘴,毛茸茸的羽毛,别提多可爱了。于是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了一只。”接下来写自己如何照顾小鸡,怎样幼稚地用香皂给小鸡洗澡,小鸡死掉后多么伤心的故事,最后写出“而今的我已经不再拥有儿童节了,我是多么的不舍,但我相信,童年的儿童节会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例2:“灰色,往往暗含着一种悲伤,让人想要抱头痛哭,那一年的儿童节正是如此。似乎还在一个欢度“六一”的梦中,似乎各种各样新奇、好玩的东西还摆在我面前时,妈妈叫醒了我。“快起床,一会去上课,我给你报的数学班今天不歇。还有下午去上作文课,晚上家教来讲英语。”我的天啊!老妈,今天是儿童节!我极不情愿地起了床,一步一步向学校挪去。在煎熬中,儿童节过去了。上天,求求你,下一次我要金色的儿童节,我要快乐。”这两篇文同是对过去儿童节经历的回忆,同一情境下,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文章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同。二、由情境引发感想例3:“在儿童节那天,我再也不会去索取那些精美的玩具,而是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打球,放松心情。因为我已经明白了:父母为了我们生活舒适,不辞劳苦地努力工作,我们不应该去索取,更应该去回报。在儿童节那天,我再也不会去商场肆意地消费,而是把钱捐给大山里贫困的孩子,让他们可以上学,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我已经明白了:我们生活在如此好的环境中,不能忘记了那些可怜的孩子们,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这种写作方式是通过对比,表达对情境中所提问题的看法和自己的主张。三、根据情境设计理想中渴望的经历例4:“再给我一个儿童节,我会陪伴你们——灾区的孩子们。你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美好的学校,失去了美好的家园。我会带去同胞的祝福,安慰你们,鼓励你们。我会与你们玩耍,把丰富的知识教给你们,让你们走出哭泣与无奈,孤独与迷惘。再给我一个儿童节,我会陪伴你们。”例5:“现在很多中国家庭在儿童节这天,选择消费来满足孩子的愿望,形成了单一化的儿童节。我们如何把儿童节过得有意义呢?方案一:我们可以做一天钟点工。平时我们很少帮父母做家务,利用儿童节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擦擦桌子,扫扫地,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方案二:我们可以做一天 社区志愿者 。平时我们很少了解小区的情况,利用儿童节我们可以到社区去,帮助做一做宣传,拜访 空巢老人 ,表达我们对社会的感恩。”这种形式是通过在所给情境中选取关键词语,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当然,今天给大家选取的只是八年级学生中比较有特色的文章,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打开面对新形式考题的写作思路,同样的情境可以阐发许多的写作角度,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最想说的话,是这种命题的最佳解决办法。
3. 情景作文是什么,怎么写
首先告诉你什么叫情景作文,就是根据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某种景象发生的也可以说引发的一件事情!
雨过天晴
一夜细雨,天空阴得几欲滴水。
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沼,发出零丁的叹息,偶一寒鸦点水而过,却被风中发出的声响惊得高飞。
我站在车站前,心烦抖去落在发捎的雨丝,接连几天的细雨和几场考试的失利让我不由得心烦气躁,仿佛是为了我的坏心情应景一般,雨似乎刚才更大了。
风把我身后的咳嗽声吹得七零人落的,仿佛满地碎金。我下意识地回过头,一个身高只到我肩膀的小男孩和一个白发零星的老人。大概是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吧,我暗想,小孩懂事地从老人手中拿过书包,背在背上,然后搀着老人,动作利落,我不由得一震,小孩没有说一句话,可他关切的心情已经传到了我这个旁观者的心中,一股暖暖的亲情。
“啊,对不起。”伴随着后背一阵冰凉的触感,一声道歉在我身边响起。我诧异地回头,一个中年的妇女正在收起她那把边角有些磨损的伞,一边朝我抱歉地笑笑,她提着一个满满的茶篮,带着满足的笑脸,从她身上几乎看不到等车的焦急。再次与她目光相接,我似乎看到妈妈在油烟浓重的厨房中做菜的身影。我突然有股流泪的冲动。
我总是如此,每每遇到点挫折就满腹牢骚却忽略了自己一直被温暖的亲情所环绕,餐桌上美味的饭菜,是妈妈常给我的好心情,闲谈时的一个笑话,是爸爸给我的一个好心情。在亲情的培育中,这样的好心情难道不足以驱散我心中那点不如意吗?
我们的生活中,这样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心情的事俯拾即是,只是你未曾发现。当我们在风雨中忧郁时,不要忘了雨过天晴天际那抹能够带给你好心情的彩虹的美丽。当我们在失败时,更不能忘了在心中默祷我们能拥有一份好心情的亲人们。
随着人群中一阵低低的欢呼,随着最后几滴雨丝上方彩虹的浮现,公车来了,每个人都满怀笑容地上了车。我整理一下思绪,准备用笑容迎接等待我回家的妈妈。希望我的笑容,能带给她最好的心情!
4. 如何写情境作文
. 紧扣情景。 ?
既然是情景作文,写作时首先应把自己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围绕规定的情景,展开思维的翅膀,去体会和感受。虽说有时内容可以有所突破,但却不能漫无边际地任意发挥,规定要写的东西必须写入文章中,不能遗漏。 ?
2. 认真审题。 ?
审题是高质量书面表达的前提。审题首先就是辨认体裁,确定格式。不同体裁的应用文写作都有其固定格式及要求,认准了体裁也就完成了一半任务。如口头通知的格式就非常固定,考生只要牢记一两篇优秀的范文,考试时把与范文不同的主题、时间、地点等换掉就形成一篇不错的文章了。?
其次,审题时还必须根据不同的体裁来确定人称和时态。不同体裁的文章有时其时态也是相对固定的,比如,写日记或叙述故事时多用过去时,而陈述两种不同观点时则通常用现在时。?
3. 遣词造句。 ?
根据内容提要,在草稿纸上列出所有要点,然后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词、短语及句式,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和意义层次完成短文,划分好文章的自然段落,注意段落之间的发展和连贯。?
4. 加工润色。 ?
尽量避免过多地重复使用同一单词或短语,尽量使用不同长度的句子,使句型多样化。适当使用连词,使句子间的衔接自然流畅。同时要注意保持卷面整洁,给阅卷教师留下美好印象。?
5. 写作文怎么创设情景
(一) 用自身的感受去创设情境。
小学生爱听故事,尤其爱听老师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可以在指导他们写作时,讲述一些自己的故事来感染他们,以教师的自身感受来创设一种情境,诱发他们敞开心扉,与老师产生共鸣,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如我在指导写《----的苦恼》的半命题作文时,我没有急于指导他们怎样审题,怎样选材,而是对他们讲述起自己的苦恼。我从小便患上近视眼,这给我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多苦恼,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在黑板上讲解“鹰”的字型,因为我看不见黑板,便格外用心地听,只“听”老师到“‘鹰’字里面有个‘双立人’……”。
我错误地领会成是这样一个字“鹰”,于是在课后听写时,我因为错了字而遭到老师的指责。唉,都怪这双近视眼,心里别提多苦闷了。
然后,当我要求他们也大方地讲讲自己的苦恼时,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起,纷纷地把自己的苦恼告诉大家,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个子矮”的苦脑;有的述说了“小胖墩”的苦闷;还有的则讲起了自己家没有电脑的烦恼……。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个个敞开了心扉,各种新颖的话题不断产生,随后的作文中不公选材多样,而且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用多彩的活动来创设情境。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造成目前学生“榨文”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作文环境单一,可供写作的材料太少,总是写那些司空见惯的事,难以勾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个不息。”我们的生活丰富多采,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丰盛的资源来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使他们自主地投入到写作当中去呢?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我经常有意识、有计划地为学生组织一些活动,指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这块土壤上吸取知识经验,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真情实感,比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前夕,分别给学生一周时间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好事;在班级有目的地开展“献爱心”活动,开办赛诗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并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春游、运动会、参观等活动。
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作文的源泉变为一潭活动水。 如:去年年未,我班有一名同学要移居加拿大,想到同学们想处六载,情深谊厚,今朝分别不知何日再聚首,为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传递友情的机会,我布置班干部们利用班会为他开了一个小小的送别会,会场的气氛可想而知。
同学们流泪在留言簿上留言,握着手互道珍重,连平日最不关表达的孩子也随大家含泪唱起“友谊地久天长”的歌曲,整个班级被一种浓浓的同学情包围着,在这动人情境中,同学们都真切地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在事后的随笔中,学生那浸润了真情实感的文字谈来令人落泪:“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之间的情谊如此深厚,在那流逝的岁月中,我并没珍惜他的存在,而今日,望着那空空的座位,我的心竟然也像被掏空一样……,朋友,一路顺风,在那满目金发碧眼,满耳ABC的陌生社会中,请不要忘了祖国,忘了母校,忘了我们……我们期待你的成功!”“挥一挥手,却难说再见!难忘那留言簿上真诚的祝福,难忘送别会上那动人的歌声,更难忘那执手相看的泪眼……好同学,无论你在天涯海角,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读着这一篇篇催人泪下的文章,我更深信,用多彩活动来创设情境,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优秀范文来创设情境。
小语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知识非常宽泛,不公有丰富的语言材料,还不感人的故事情节,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地结合一些优秀范文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读写结合。 《荔枝》中母亲舍不得吃荔枝的细节描写,这些情境都可以很好地切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作文的好素材。
总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深深感受到,在作文教学前创设情境,并不是为了适应教改而采取的花哨形式,而是使学生的作文训练回归到正常的程序中来,让学生通过情境的创设,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多恣多彩的写作情境,缩短写作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思维潜能,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6.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情境作文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情境作文
万贯家财的安乐窝。而是一把奋飞的伞,一种激励儿女自立自强、拼搏进取的人生信念。此外,习作(1)的人物活动单调划一,情节设想平实简单、一览无余、缺乏故事性。习作(2)则综合运用语言、心理、行动、环境描写等手法来描绘形象,个性鲜明,形神逼真,既具有故事体裁的可读性,又具有切合情境的思想深度。
(二)扣事。习作叙事要与情境材料中心事件一致,做到分清主次,把握重点,详略得当。小诗所显示的画面情境中,深秋时节是大背景,蒲公英母女是在此大背景下活动的“主人公”,母女围绕遗产问题而展开的活动是小诗的中心事件。重点构设蒲公英母女对这份特殊遗产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及由此引发的母女间的矛盾冲突。习作(1)的叙事基本上偏离了小诗的中心事件。第三段后半部分写蒲公英妈妈留给子女的特殊礼物以及对儿女的教诲(礼物与教诲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还有子女们简单划一的反应。第五段写第二年春天,小蒲公英们已安家落户,长高长大,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这两个部分勉强触及了小诗情境,习作(2)紧扣小诗中心事件,重点描写奋飞前蒲公英母女围绕继承遗产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有蒲公英妈妈自身思想感情的冲突,有母女之间的思想冲突,还有儿女之间思想认识上的冲突,而且种种冲突交错贯通,不断向前发展,显示出人物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三)扣境。习作描绘的环境氛围,人物的心理要求要与小诗提供的特定情境相吻合,要与日常生活的人情物理相吻合。想象作文固然鼓励学生驰骋想象,神游天地,但又不能天马行空,荒诞离奇,想象必须合情合理,有必然的生活真实。习作(1)时令季节的设置完全偏离了小诗的预设情境。第一段写春天蒲公英母女的活动;第四段写冬天蒲公英妈妈用身子为孩子们遮风挡雨以至悄无声息的死去;第五段写来年春季小蒲公英们长高长大,领悟了妈妈的良苦用心;第六段写春风吹拂,蒲公英子女们随风飘飞的情景。这四段文字完全抛开了小诗情境(深秋)而另起炉灶,显然违反了命题意图。第三段写到小蒲公英们发现妈妈的衰老生病而恳求秋风,又写到秋风阿姨告诉蒲公英子女们春天起飞的消息,这些细节也与小诗情境不一致,小诗描述的是深秋时节蒲公英妈妈发觉自己衰老了而准备打发子女们奋飞的情形。此外,习作中的妈妈的教诲,子女们的反应都太过粗糙、简单,没有反映出人物各自的个性心理,与人之常情大相径庭。习作(2)则避免了以上这些问题。开头描写环境(茫茫田野、杨树、枯叶、凉风),巧妙的烘托出蒲公英妈妈因苍老离去而困惑无奈的心理。主体部分描写母女之间的活动,以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为主,心理描写揭示蒲公英妈妈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对话描写则话题集中,个性活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显示出生活的真实性和丰富性,结尾回应开头,展示了人物充实而完整的心理流程。
通过以上对习作(1)(2)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要写好描述性情境作文,除了指导学生扩展想象,拓展思路之外,还须注意审题构思行文的扣题、扣事、扣境,1999年的高考作文大力倡导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命题中的活中有“死”,宽而不松的特点应引起每一位师生的重视。
7.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情境作文 人教版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但作文教学多以命题作文为主,“老、旧、虚、拼”现象屡见不鲜。
本文以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为切入口,联系精品课程建设案例,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1、创设有效情境;2、紧扣年段目标;3、对比学习范文;4、多元评价;5、接力日记;6、办作文报;7、悦读悦写等。通过这些方式和手段丰富学生表象,指导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情境体验;丰富表象;教学策略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一线教师困惑最多的地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多以命题作文为主,“老、旧、虚、拼”现象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未能创设有效情境,指导写作方法,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缺乏观察意识,对作文缺乏兴趣。
写作心理研究指出:作文必须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即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但在多数情况下,写作时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并不出现于眼前,赖以转化的物质基础其实就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留在人脑中的记忆表象。没有表象,“意”和“文”只是无源之水。不同的“物”在人脑中的表象并不处于相同的水平,同一表象在人脑中也不完全凝固不变,常常会淡漠和遗忘。因此,表象储存的质量如何与作文质量直接相关,有效的情境创设就是为了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
据此,我以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为切入口,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是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堂内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情境。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丰富表象。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把作文教学与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性情陶冶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并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8. 如何写情景作文
情景作文(也称情境作文),就是根据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某种景象或某种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这种作文形式对训练同学们的描写、记叙、抒情能力,特别是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属情景作文的高考题,就有好几例,如1990年的一对孪生小姑娘对玫瑰园的不同态度,1992年的“运动鞋”、“红雨衣”、“伞下的一对”谁清理了路上的
碎玻璃,1993年梧桐树下的对话,1997年设想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上学的情景,1998年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199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遥望星空”,199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介绍一家街头(或乡间)小店,等等,这些题目都较好地检测了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同时对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也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情景作文,就内容来说,可以是社会生活、自然景观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是虚拟的某种场景或故事。从形式来讲,它可长可短,或段或篇,训练时可灵活把握。情景作文大至可分为续补式和引发式两类。
同学们,情景作文往往从起笔就能看出你的写作水平,因为它重在考查我们选择作文切入点的水平。为此,本关意在帮助同学们掌握其写作技法,以便在高考考场上能够即席发挥。
续补式情景作文
概念阐释
顾名思义,续补式情景作文就是根据题目或材料所提供的写作空间,对之进行续写或补充。一般来说有这么几种情形:①提供正文主体,补写开头;②提供开头,续写主体及结尾;③有开头和结尾,要求补写中间的主体部分;④首、中、尾,都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要求整体续补。
技法例谈
写作续补式情景作文要注意:
(一)准确把握材料所提供的情景(特别要注意体会细节、抒情议论部分和意旨),确立材料的立意。
(二)借助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按情景设定的方向进行合理合情的想象和推理。
(三)续写或补充的部分要符合题目要求(如拟题、文体、字数等)。
首先我们举近几年的高考题及高考作文来加以说明。先看199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根据下面材料,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露出鲜嫩的新皮。
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俩所说的那样……”
要求:①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②写出女儿、儿子的具体话语和父亲未说完的话,写出人物的神态。
显然这是一道要求整体续补的情景作文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写作时,①材料所提供的情景是我们构思的依据:夏日夜晚,院子里的梧桐树,父子(女)三人正在纳凉,忽听得“啪”地一声响,梧桐树的老皮脱落,新皮露出,三个人便对此生发议论。②要正确理解新老树皮的寓意或象征意义,不能停留在浅表层次就“皮”说“皮”,通俗一点说,就是要赋予“树皮”社会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否则便没有意味,没有深度,当然也无法展开。③写作中要特别注意“啪”的一声响的作用,“啪”实质上是展开议论的契机,只有“啪”地响了,才会有女儿说、儿子说、父亲说。只有听到了这“啪”的一声,也才能引出议论的对象——“老树皮”、“新树皮”。下面是一篇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