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字行书怎么写
新,读作xīn,部首是斤部,笔顺是点、横、点、撇、横、横、竖钩、撇、点、撇、撇、横、竖,共13画。行书写法如下:
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取木也”,是“薪”的本字,由此引申出初始的、新的事物、没有用过的、与“旧”相反的等含义。
现意思有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不久以前,刚才;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称结婚时的人或物;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也可作为一个姓氏。
相关组词有很多,比如全新、新春、新年、清新、新闻、新人、重新、新意、崭新、新鲜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新,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中的“新”字由“斤(斧)”和“木”组成,表示用斧砍柴。其金文字形和战国文字字形中右边“斤”的形体发生了变化。
篆文中的“新”字整齐并文字化,小篆中的“新”字则在“辛”下平添了“木”底,把字的笔画由简变繁了。汉代的隶书中的“新”字则继承了其金文形体而把“辛”旁变成“亲”。
隶变后楷书写作“新”,如今规范化用“新”。由于“新”为引申义所专用,“柴薪”之义便又另加义符“艹(艹)”写作“薪”来表示。
二、词语解析
1、全新
1)拼音:quán xīn
2)释义:全部改换了旧面孔。
2、新春
1)拼音:xīn chūn
2)释义:指初春,早春。尤指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
3、新年
1)拼音:xīn nián
2)释义: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
4、清新
1)拼音:qīng xīn
2)释义:指清爽而新鲜,中国古典诗词有相关语言风格(道家哲学思想)。其特点是语言新颖,不落俗套。清爽而新鲜。
5、新闻
1)拼音:xīn wén
2)释义: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
2. 会字行书怎么写
一、会字行书写法如下:二、释义:[ huì ]1、聚合;合在一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43730起:~合。
~齐。~诊。
~审。2、见面;会见:~面。
~客。昨天没有~着他。
3、有一定目的的集会:晚~。舞~。
开~。报告~。
晚上有一个~。4、某些团体:工~。
妇女联合~。5、庙会:赶~。
6、民间朝山进香或酬神求年成时所组织的集体活动,如香会、迎神赛会等。7、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组织,入会成员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轮流使用。
8、主要的城市:都~。省~。
9、时机:机~。适逢其~。
10、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1、理解;懂得:体~。
误~。心领神~。
只可意~,不可言传。12、熟习;通晓:~英文。
~两出京戏。13、助动词。
表示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学习的事情):我不~滑冰。这孩子刚~走路,还不大~说话。
14、助动词。表示擅长:能说~道。
~写~画的人倒不太讲究纸的好坏。15、助动词。
表示有可能实现:他不~不来。树上的果子熟了,自然~掉下来。
16、付账:~账。我~过了。
17、见〖会儿〗、〖会子〗。[ kuài ] 总计:~计。
三、相关组词:开会 大会 不会 工会 会议 学会 兴会 会心 会场 晚会 会面 机会 盛会 省会 财会 会稽 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会”是“烩”的本字。会,金文 (合,合并) (米,米饭,代主食),表示将菜肴与米饭主食同锅合煮。
造字本义:动词,把主食米饭和菜肴混合在一起烹煮。文言版《说文解字》:会,合也。
从亼,从曾省。曾,益也。
古文会如此。 白话版《说文解字》:会,集合。
字形采用“亼”和省略了两点的“曾”会义。“曾”表示增益。
古文写法的“会”就写成这样。二、词组释义:1、会议[huì yì] 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全体~。
厂务~。工作~。
2、学会[xué huì] 由同一学科的研究者组成的学术团体。如语言学会、物理学会、工程学会等。
3、兴会[xìng huì] 因偶然有所感受而发生的意趣:乘一时的~,信手写了这首诗。4、财会[cái kuài] 财务和会计的合称:~科。
~人员。5、会稽[kuài jī] 山名。
在浙江曹娥江、浦阳江之间,主峰在绍兴东南。相传夏禹至苗山大会诸侯,计功封爵,始名会稽。
3. "的"字用行书怎么写
“的”字用行书如上图。
的dí,dì,de:
1. [ dí ]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2. [ dì ] 箭靶的中心:中(zhòng )~。有~放矢。众矢之~。目~(要达到的目标、境地)。
3. [ de ] 1.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美丽~。2.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唱歌~。3.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他~衣服。4.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是”相应:这句话是很对~。5.副词尾,同“地2”。
的
〈助〉
4.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5.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6. 〈代〉pron.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7.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8.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9.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10.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11.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12.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3. 〈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4.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5. 同“地”(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6. 另见dí;dì
的
〈名〉
17.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18. ∶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19. ∶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宋玉《神女赋》
20. 另见de,dí
的
〈副〉
21. 确实;实在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23. 必定;一定。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24. 另见de;dì
4. 行书的 再字怎么写
再的行书写法如下: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再:[ zài ]
基本解释
1. 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 :再次。
2. 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 :再说。
3. 表示更,更加 :再勇敢一点。
4. 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 :想好了再写。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解释
1、再次[zài cì]
解释:第二次;又一次。
例句:爸爸再次当选会长。
2、再三[zài sān]
解释:一次又一次。
例句:姐姐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报考师范大学,将来做一名教师。
3、再来[zài lái]
解释:再一次来。
例句:凭借手中的权力,梅斯认定,整个试验必须从头再来一遍。
4、再现[zài xiàn]
解释:(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
例句:这部电影再现了红军长征艰难跋涉的历程。
5、再见[zài jiàn]
解释:客套话,用于分手时,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
例句:再见,也许永远不见,我内心固执地追求,只有我自己看得见,但我希望我没错。
5. “为”字的行书怎么写
“为”的行书共120个字,请链接:
1、(63个字)
2、(57个字)
“为”的行书共68个字,请链接:
6. 行书的为字怎么写
行书的“为”字写法如下:
行书中,“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为:[ wéi ] [ wèi ]
基本解释
为[wéi]
1. 做,行,做事 :~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 :以~。认~。习以~常。
3. 变成 :成~。
4. 是 :十两~一斤。
为[wèi]
1. 替,给 :~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 :~了。~何。
3. 对,向 :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解释“为”为“母猴” ,实际是根据已经讹变和最初字形很不一样的小篆妄自揣测而猜错的。
根据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为”字从手从象,是个明显的象形字,象人牵着象,表示人牵象、役使象劳动的意思。
7. 张字行书怎么写
“张”字行书写法:
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扩展资料:
布局谋篇
1、错落大小
由于“放纵体势”,行书单字的高矮、宽窄、面积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因此行书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由于一行字的字数不固定,便容许写得很长;由于横向有一定的伸展余地,便容许写得很宽。这样,行书在字型结构方面便有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
2、调整轻重
“险中求平”是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取得平衡,必须学会调整轻重。
3、左右挥洒
汉字 有伸向左右的撇捺,他们向左右挥洒,不仅使字的神采得以展现,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行间的错落穿插,还能有效的调整轻重。因而“左右挥洒”成为行书布局的常用方式。
4、上下贯穿
贯穿行气是行书布局谋篇的最重要的技巧。
5、力求和谐
以上四点是行书布局谋篇的具体方法,“和谐”则是布局谋篇的整体要求。不论篇幅大小,字数多寡,都是一个统一体,和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笔触和谐统一、间白和谐统一、风格和谐统一、字体和谐统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