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烤饼》作文怎么写 抓住形状,颜色,味道等各方面具体描写
放学铃响了,我哼着歌,背着书包,与妈妈出了校门。
我和妈妈边走边说,校外的小店和烧烤车积满了人,好不热闹!飘出的香气传来,难怪让同学们垂涎三尺呢!咦,那里是什么?我挤了进去,一瞧,原来是烧饼呀!烧饼使用煤炉子里的两个圈烤出来的。那金黄的蛋黄放到桶子里,用勺子均匀地滴在圆圈里,然后盖上相应的铁炉盖,蛋黄便慢慢地烤成饼了。软软的,黄黄的饼刚出炉,就被人买走了,生意真是火呀!买饼的同学买了后就走开了,只剩下几块饼孤伶伶地摆在盘子里,已经被风吹得不冒气了,看样子是冷冰冰的。
又有一些同学从学校出来了。只见那个卖饼的叔叔打开炉盖,把不新鲜的饼放到里面。那些同学也走了过来,那个叔叔就装作是新烤的一样,钳了出来,被一些同学买去,这样,那些不太新鲜的饼就轻而易举地卖了出去。
那个卖饼的叔叔狡猾地笑了,我突然觉得他是那么可耻,只顾自己挣钱而不顾其他人的利益,这种行为难道不可耻吗?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地想:这个人把不新鲜的东西卖给别人,难道他不觉得惭愧吗?难道不怕事情暴露了,受到别人的冷眼吗?
看来,新鲜的烤饼未必“新鲜”呀!
2. 童年的烧饼400字,怎么写烧饼的外表
“哇,这次的烧饼真的好好吃啊!”我赞叹道。
不由自主地紧紧地抓着烧饼,立刻感到手里暖乎乎的,我的舌头只要咕噜一转,随即甜烧饼那甜甜的滋味伴随着烧饼特有的香味顿时在我的身体里蔓延开来。我敢肯定,这一定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次烧饼! 阳光下,烧饼上的微小的小洞清晰可见。
上面的黑芝麻紧紧地贴在上面,散发着浓浓的烧饼的香味。我顿时胃口大开,大咬了一口。
感觉烧饼有的地方嫩嫩的,有的地方却脆脆的,一软一硬,正合我的胃口。有种怪舒服的感觉,伴随着甜甜的滋味,在我的心中到处游荡,令我回味无穷。
我轻轻地呼了一口气,顿时感到全身有说不出的痛快。烧饼的香味充斥着我周围的空气,我一吸气,那喷香的味道顿时就从鼻孔里涌入。
我舒舒服服地享受着烧饼的美味,那感觉简直真是棒极了! 只片刻,烧饼就被我“消灭”了大半,我仍然旧意犹未尽。我伸出舌头,在我的嘴巴周围舔来舔去,像扫荡似的,不肯放过一点美味。
我就这样痛快地大口大口地吃着,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狼吞虎咽过,能吃得这么香,这么爽! 烧饼很快就被我吃光了,但我仍蠢蠢欲动,还想再买一个来品尝品尝。我咽了一口口水,只感觉满嘴都是烧饼的味道,真是棒极了。
3. 《家乡的烧饼》作文
烧饼那脆脆的,香香的味道一直吸引着我。
因此,我每天都少不了烧饼作早点或晚点。 来到一间烧饼店附近,就有阵阵扑鼻而来的香味,真让人垂涎欲滴。
我天天与烧饼打交道,已看惯了一位伯伯的灵活动作:随手拿起一个大面团,拉起来用双手搓了搓,变长了。然后再一手抓住,一手捏住一块,用力一摘,便分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
然后在捏捏、拍拍,又麻利地夹了点馅,放在中间。随即一搓,然后“趴”地一压,变成了一张又薄又白的饼坯。
就这样,在几声“趴趴”声中,一张张饼坯就做好了。一排排一行行,依次排队。
另一位叔叔左手拿着油碗,一手拿着毛刷在一张张饼坯上涂满酥油,再均匀地撒上芝麻,又将两个饼坯合二为一。接着把手放在凉水里浸一浸,拿起合成的饼坯托在手中,用手一一剥开,俯下身子,把饼坯贴在早已扫尽炉灰的滚烫的炉壁上。
他时而单臂探进,时而左右逢源;脚下也是马行马步,进退倚侧。待饼坯贴满炉壁,打开吹风机,那跳跃的火苗在炉膛里游走。
所到之处,饼坯由白变黄,由薄变厚,有时还渗出一滴滴油落入炉底,溅在火苗上,发出“嗤嗤”声。 不多会儿,一只只黄黄的烧饼烤好了,被一位叔叔用夹子夹出,整齐地排在桌上。
这时,守在门口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喊道:“咸的”“甜的”“我两个”“我四个”这时,整个小店弥漫着醉人的香味。事实,这香味早已飘的很远很远。
我吃着一块刚出炉的烧饼,嘴上甜甜,身上暖暖,心里香香,香甜可口,食而不腻,真是人们常说的“打嘴不丢”啊!拿到烧饼的老人们,就着豆腐脑,在那儿谈天说地;孩子们奔跑、嬉戏;吃完烧饼的人们嘴角都留着烧饼的余香。
啊,烧饼!你是小众的大品,大众的小品,要不,怎么会人人皆喜爱呀?。
4. 家乡的特产火烧作文300到400
提起烧饼,大家都很熟悉。它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面食,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在北方,这类面食品种颇多,有芝麻烧饼、油酥烧饼、糖麻酱烧饼、炉干烧饼、缸炉烧饼、什锦烧饼、牛舌饼等100多个花样。现在,在我们小区附近也错落着好多烧饼店。每天早晨,街上总弥漫着一股香味。
我家乡的油酥烧饼也是地方的一个特色。
有一次,我亲眼目睹了烧饼的制作过程。师傅首先抓一把面粉撒在桌上,把面粉揉匀。再将麻酱掺入香油,椒盐和匀,卷在面片里,然后做成相等的小块,用手按扁,中间再少抹点芝麻酱,周边拢起,包成圆形,再按成小饼。用擀面杖轻轻一擀,再用刷子粘芝麻一抹,就做好了。
师傅又要开始烧了,只见他先把手浸湿,以免烫手。再把饼平铺在手中,伸进火炉,向壁一贴,饼就贴上了。
火贪婪地舔着饼,饼慢慢地胀起来,颜色也变成金黄色了,还滋滋地冒着油呢!三、五分钟后便熟了。最后用铲子把饼铲下来就可以吃了。铲出来的烧饼个儿圆,皮酥脆,瓤松软,微咸,有芝麻香味,真是太好吃了。
此外,如果用烧饼夹一些烧羊肉、酱牛肉等等,吃起来皆属美食。
明朝名士刘伯温还以烧饼为题材,写了一篇《烧饼歌》,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深,视为神撰。善于捕捉信息的香港艺术家还以烧饼为题拍成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烧饼皇后》。可见,烧饼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5. 写薄饼的作文要好的
卖烧饼的阿姨
“卖烧饼了,卖烧饼了!”一阵洪亮的叫喊声响起,一大群人蜂拥而至,一下子将小小的摊。位围得水泄不通,在冷清的小街上成为亮点。买饼的什么人都有,“阿姨给我一个饼。”一个可爱的孩子叫道。“大嫂,给我一个饼。”一位彬彬有礼的中年男子说道。“哎哎”阿姨答应着,只见这位阿姨身穿粗布麻衣,系着一条围裙,脸上满是经饱经岁月而留下的刀割似的皱纹。阿姨答应着,有点应接不暇,但仍是手脚麻利地将一个个香喷喷的烧饼从锅里捞出来,发给众人。
我已经饿的肚子呱呱叫了,闻到这么香的味儿,早就已经在咽口水了,哇!金黄金黄的烧饼,正在油里炸着,我对阿姨说“给我来一个烧饼。”只见阿姨拿起两个鸡蛋,双管齐下,两个蛋黄在碗里动来动去,仿佛是两只可爱的小鸭子在水里游泳。等蛋倒进锅里,阿姨拿起裹鸭子的薄皮,将金黄色的蛋包起来,问我“小朋友,里面加什么?”我看着蛋饼想也不想,说:“肉串。”阿姨左手拿着蛋饼,右手拿着两根肉串,将肉串塞进了蛋饼中,哇!好香的病,咬了一口,一股香浓的味道传进了嘴巴里,真好!饼上还有一些葱,真像几颗绿宝石似的镶嵌在里面。
这位阿姨靠自己的一技之长,不仅让她自己致富,而且还为我们带来口福。
6. 描写缙云烧饼的作文
“缙云烧饼”历史悠久,相传古时轩辕皇帝在缙云仙都的石笋上,用大铁鼎炼制仙丹。炼制成后与食丹的妃子、臣子跨龙升天成仙。而没有食用仙丹的臣子则纷纷效仿,铸铁鼎炼制仙丹。仙都石笋下的村民见之,纷纷纳闷“为何食铁鼎中之物,而升天成仙?”有的也想效仿,但由于无钱铸鼎而告终。
目录
传统食品历史简介
制作方法
营养成份
同名歌曲传统食品 历史简介
制作方法
营养成份
历史简介
一日一村民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对大家说:“食铁鼎中之物,而升天成仙,我们无钱铸鼎也成不了仙,但我们可以做土鼎,食土鼎烧出之物,以求长生不老,消灾避邪。”大家听后觉得是个理,于是纷纷动手制作土鼎,上山采药炼制仙丹。有一日一村妇在家中烙饼,见其儿子刚炼制好丹药,发现土鼎内还有炭火且内壁光滑,就顺手将饼贴与鼎壁,烤之。慢慢的家中充满了烤熟之饼的香味,而溢出房子,引来了其他好奇村民,大家食后发现烤出之饼比锅中烙出的饼酥香、生糯。时而久之,村民们发现食土鼎炼制的丹药,并不能长生不老与消灾避邪,就纷纷将其加以改进做成烧桶,专用于烤饼之用。而有的村民则挑着特制的烧桶客走他乡,以烤饼为生。 时至九十年代初,据缙云县志记载我县烧饼师傅外出烧烤饼达1000多人,后由于烧饼大受各地人们的喜悦,外出烤饼人数每年多达近千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1989年“缙云烧饼”被浙江省商业厅评为浙江省优质点心。其中最为著名的应属壶镇镇和睦村的胡唐申,其已在金华浦江县黄宅镇做烧饼20余年,在当地远近闻名,有人从武义县转门跑去,就为吃上他做的一个烧饼。 缙云烧饼
制作方法
主辅料:面粉、夹心肉、、霉干菜、面娘(已经发酵的面粉); 调味料:食盐、、饴糖、芝麻少许 成菜特点:色泽金黄,酥香、生糯。 1、面粉拌和成发面;冬天,夏天方法不一。冬天用热汤,夏天用凉水。夏天时,现做与延时做不一。现做用热汤延时用凉水; 2、夹心肉切粒加霉干菜和精制食盐拌和入味成馅; 3、发面摘剂,包入馅收口捏拢,按扁,擀成圆饼坯直径大约10--15cm; 4、饼坯正面刷上少许麦芽饴糖并洒上芝麻,反面刷上少许水贴在炭火烧热的烧桶内壁上; 5、用炭火烧烤3—4分钟,待饼面金黄,香味溢出时,用特制铁钳钳出即成。
营养成份
面粉因烘烤其蛋白质与维生素有一定的损失,但由于饼中的肉类其营养成份保存较好,其中蛋白质、维生素与面粉的损失形成互补,并含有脂肪、糖类、钙、磷、铁,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给你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