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并"的拼音怎么写
读音:多音字;[bìng] 、[bīng]
并
[ bìng ]
1.合在一起。
2.一齐,平排着。
3.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
4.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
组词:并拢、合并、兼并、并驾齐驱、并重(zhòng)、并不容易
拓展延伸:
1、副词
(1)全,全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又如:并然(完全);据我了解,事情并不是这样
(3)一起;一齐;同时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史记·陈涉世家》
(4)并且,连
杖至百,两股间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聊斋志异·促织》
(5)和,以及
2、名词
(1)古地名。并州
相传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沿用为太原的别称。
3、动词
(1)会意。
《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韩非子·难势》
(2)合并(由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结合一起)
并力西向。——苏洵《六国论》
遂以周瑜, 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 备并力逆 操。——《资治通鉴》
(3)兼并;并吞
秦初并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魏并 中山。——《战国策·中山策》
(4)具备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5)通“屏”,“摒”。排除
至贵,爵国并焉。——《庄子·天运》
(6)相同
行与世异,心与欲并。——嵇康《卜疑集》
[ bīng ]
2. 遍的拼音怎么写
一、遍的读音:biàn
二、遍的组词:遍问、遍历、遍叠、遍处、溥遍、识遍处、漫山遍野、遍体鳞伤、尸横遍野。
三、遍的基本字义:
1、全面,到处。
2、量词,次,回。
扩展资料
一、笔画顺序:点、横折、横、撇、竖、横折钩、横、竖、竖、点、横折折撇、捺。
二、笔顺图解:
三、词语解释:
1、遍问 [ biàn wèn ]
到处询问。
2、遍历 [ biàn lì ]
所谓遍历,是指沿着某条搜索路线,依次对树中每个结点均做一次且仅做一次访问。
3、遍叠 [ biàn dié ]
指大型套曲中的乐曲次序。
4、遍处 [ biàn chǔ ]
到处;处处。
5、识遍处 [ shí biàn chǔ ]
以胜解力,系念思惟。
3. 五个又怎么念
读音为:yòu ,是又字的异体字写法,读音和意思与又字完全相同,只是写法不同,打不出来,如下图:
又拼音:yòu,注音:一ㄡˋ,部首:又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2画
五笔:CCCC,仓颉:NK,郑码:XS,四角:77400
结构:单一,电码:0642,区位:5154,统一码:53C8
笔顺:フ丶
释义:
1.表示重复或继续:他拿着这封信看了~看。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3.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冬季日短,~是阴天,夜色早已笼罩了整个市镇。
4.表示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生活费之外,~发给五十块钱做零用。
5.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一~二分之一。
6.表示有矛盾的两件事情(多叠用):她~想去,~想不去,拿不定主意。
7.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刚才有个事儿要问你,这会儿~想不起来了。
8.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里,加强语气:我~不是客人,你就不用客气了。这点小事~费得了多大工夫?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过三也。凡又之属皆从又。
白话版《说文解字》:又,手。像手抓握的形状。字形只画三根手指的原因,是五根手指排列起来太多,因此略去其二,使字形上手指不超过三个。 所有与又相关的字,都采用“又”作边旁。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又及[yòu jí]
附带再提一下。信写完并已署名后又添上几句,往往在这几句话下面注明“又及”或“某某又及”。
2.一又[yī yòu]
一再。
3.又复[yòu fù]
又,再。
4.又名[yòu míng]
又称作,又叫做。
5.又且[yòu qiě]
而且。表示进一层意思的连词。
6.可又来[kě yòu lái]
对自己或别人说的话表示肯定或加重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