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为: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这首诗的前四句都以雄浑的气势、夸张的手法,从正面直写了洞庭湖景象的壮阔雄浑,气势的磅礴有力,给人强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再从全诗来看,杜诗写景有包容宇宙吐纳海内的气势,抒情有催人泪下气荡回肠的效果。从前边的大气磅礴,到后边的忧苦慨叹,集中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特点。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登岳阳楼杜甫是如何写景的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