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子式的写法
电子式的写法:用“·”等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化学式,如 1.原子电子式的书写要符合洪特规则,这有利于掌握洪特规则,了解最外层的未成对电子和孤对电子的情况,有利于学习化学键。
由于原子最外层为nsnp,一个s轨道,三个p轨道,共可容纳8个电子,故可将元素符号的上下左右看成四个轨道,再分别按洪特规则填以实有的电子数。现以第2周期八种元素为例,其电子式的写法如下:2.离子电子式的书写主要是阴离子要有方括号和离子电荷。
离子电荷标在右上角,且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如果标在正上方,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则是标出化合价符号了。
阳离子除氨根离子外,一般只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数字和正号,而不再标出最外层电子。主族元素的原子,除氢原子外,一般最外层都是8电子的稳定结构。
3.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要注意共价键是非极性键还是极性键;若果是非极性键,则共用电子对应处于两原子的中间;若是极性共价键,则共用电子对应偏向于吸引电子能力大(即非金属性较强)的原子,而偏离吸引电子能力小(即非金属性较弱)的原子4.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要注意阳离子的外层电子不再标出,只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正电荷,而阴离子则要标出外层电子,并加上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负电荷。还要注意阴离子电荷总数与阳离子电荷总数相等,因为化合物本身是电中性的。
5.用电子式表示单质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左边要有反应物的原子的电子式,右边要有生成物的分子的电子式,中间用箭号连接。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原子一般有未成对电子,生成物要有共用电子对,不能有离子符号出现。
6.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由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过程,一定要在右边用阴阳离子来表示物质。 因此,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首先要弄清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还是用共价键形成共价化合物和单质,然后才能按照各自的方法来书写电子式。
注意: ①阴离子的电子式要用[]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明电荷,阳离子的电子式除铵离子外,一般与阳离子符号相同; ②注意4类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阴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的电子式、分子的电子式; ③做题时要特别注意看清要求是“写出化合物的电子式”还是“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我教学生写电子式今天上化学键,又有了新的想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是难点,学生易把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写成离子化合物的。
我记得以前同事告诉我这个难点他是这样突破的,编成一句口诀:离子化合物的写法是:判键型-排原子-加括号-划点叉 ;共价化合物:判键型-排原子-算键数-划点叉。键数计算方法是差多少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就配多少电子,形成多少个共用电子对。
这个方法把写电子式这个程序性知识分解成每一个小的步骤,学生按照这个程序书写训练,这个方法还是很有效的,学生掌握的不错。以下是我在上这本节的设计片断:一、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活动与探究】观察教材表1-7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实例,归纳电子式的书写规则。
【归纳小结】1.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点(或* )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就是该原子的电子式。2.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
3.阴离子要加方括号,并注明所带电荷数。4.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合而成,便相同离子不能合并,一般分布在两侧然后把离子化合物的写法口诀改为:判键型-排原子-阴阳离子的电子式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观察与思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HCl、H2O、NH3、CH4的模型猜想①中心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猜想的依据是什么?②它们可能是什么分子?③写出它们的电子式,与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有什么区别,引起差别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回答问题的极性很高,我心里真是美滋滋的,感觉很爽,心想这个问题提得好,以前我是怎么讲的呢?想起来了,是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什么分子,然后示范讲解它们的电子式,就是传统的讲授法吧,这几个分子的电子式相对来说还是容易一些,学生解决的还是比较顺利。)
【归纳小结】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判键型-排原子-算键数-划点叉。键数计算方法是差多少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就配多少电子,形成多少个共用电子对。
【交流与讨论】写出下列共价分子的电子式:O2、N2 、CO2(学生对这个规律是不是真的会应用了呢?我又设计一组难度比较大的练习,首先写出O2的电子式,O2的电子式教材上没有给出,只有正确的写出O2的电子式,学生才真正的明白这个方法,我请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展示他们讨论的结果,我在下面巡视,学生中写得最多的是写成Cl2的形成,中间共用一对电子对,这样每个氧原子达到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但是多出来了两个电子,一个氧分子最外层电子出现了14个,而一个氧分子最外层电子只有12个,多出了2个电子,显然是不对的,那应该怎么写才能让每个氧原子都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呢?氧原子还缺少多少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经过启发,学生又开始。
2. 电子文档是什么格式
电子文档格式是指电子书格式,包括DOC、PPT、TXT等任何格式,此格式具有记录图文信息等功能。
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设备阅读、处理并可以在通信网络上传递的文件。
电子文档可做广义和狭义之分,对应的电子文档格式也可做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电子文档格式指电子书格式。
广义的电子文档格式可包括DOC、PPT、TXT等任何格式,只要其主要目的是用于记录图文信息并且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可算作一种电子文档格式。
扩展资料:
基本特征
电子文件的信息以二进制数字代码记录和表示,因此亦可称为“数字文件”。这是电子文件与以往所有其他形式文件的基本区别,也是电子文件信息与其他数字信息的共同点。
数字信息使用0和1两种两种数码的组合来记录信息,每一个0或1叫做1个比特,需要记录的信息用一串比特存储于计算机存储器中,并可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传输。
电子文件是文件的一种类型,应该具有文件的各种属性,特别是要有特定的用途和效力。这是电子文件与其他数字信息的基本区别,也是电子文件与其他形式文件的共同点。
3. 电子排布式怎么写
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图式之一。有七个电子层,分别用1、2、3、4、5、6、7等数字表示K、L、M、N、O、P、Q等电子层,用s、p、d、f等符号分别表示各电子亚层,并在这些符号右上角用数字表示各亚层上电子的数目。如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 2p4。迄今为止,只发现了7个电子层! 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电子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它们还要遵守保里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一般而言,在这三条规则的指导下,可以推导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在中学阶段要求的前36号元素里,没有例外的情况发生。对于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先确定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即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如24号元素铬,其原子核外总共有24个电子,然后将这24个电子从能量最低的1s亚层依次往能量较高的亚层上排布,只有前面的亚层填满后,才去填充后面的亚层,每一个亚层上最多能够排布的电子数为:s亚层2个,p亚层6个,d亚层10个,f亚层14个。 最外层电子到底怎样排布,还要参考洪特规则,如24号元素铬的24个核外电子依次排列为
1s22s22p63s23p64s23d4
根据洪特规则,d亚层处于半充满时较为稳定,故其排布式应为:
1s22s22p63s23p64s13d5
最后,按照人们的习惯“每一个电子层不分隔开来”,改写成
1s22s22p63s23p63d54s1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