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恐吓信
亲爱的**:
你好,盯了你几天了,觉得你这小子很欠揍,老子最近心情很郁闷,就拿你来开涮.
从今天起,你的生活学习将打破原来的平静,请准备接二连三的坏事的来临吧!
为了不让你今后的日子太难看,奉劝你:
1.上厕所注意脚下某些东西.
2.上课是对于"飞"来的纸团不必在意.
3.各种谣言的来临.
4.注意自行车是否有气.
说的太明白也就没了意思,记住我以上忠告,愿主保佑你,阿门!
祝你有勇气看看初生的太阳.
黑帮头目:等你"死"的"黑光"
2006年3月**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全属原创]
(希望能多加悬赏分,我写的很累)
2. 给他人写恐吓信的怎么处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3. 这些写恐吓信的人是否犯罪
我国《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由于行为人在主观上有实施犯罪的直接故意,客观上有为犯罪而开始实施诸如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预备行为,对社会存在着实际的威胁,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法律规定为犯罪行为。
犯罪的预备是一种不完整的犯罪形态,区别于犯意表示。犯意表示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之前,以口头、书面等方式对犯罪意图所作的表露。犯意表示仅是一种犯罪意思的流露,虽然有错误,但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造成实际危害,不具有犯罪构成的内容,不是犯罪行为。而犯罪预备则是表现犯意的客观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本案中,写恐吓信的人因恐吓信被你表哥偷出而未能发出,属于犯罪的预备,已经构成犯罪,应当根据情节定罪量刑。假如他将恐吓信发出,犯罪行为已完成,即使没敲诈到钱,也构成犯罪未遂,量刑也比犯罪预备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