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在田字格中的写法
一、苏在田字格中的写法是:二、苏字的基本释义 [ sū ]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指须头下垂物:流苏。3、昏迷中醒过来:苏生。
苏醒。死而复苏。
4、缓解,解除:以苏其困。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
苏绣(苏州的刺绣)。6、前“苏联”的简称。
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姓。
8、见“噜”字“噜苏”。[ sù ]朝向:“苏刃者死”。
三、苏字的组词有复苏、苏州、苏醒、流苏、苏打、苏绣、白苏、苏丹、苏白、屠苏、苏区、苏木、苏剧等。扩展资料相关组词解析一、苏生:复活;苏醒。
鲁迅 《呐喊·故乡》:“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二、苏苏:方言。
因激动而引起的发麻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33961感觉。杨朔 《平常的人》:“我浑身的血苏苏的。”
三、苏白:苏州 话。鲁迅 《南腔北调集·题记》:“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 苏 白。”
四、苏拉:满语。《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将吃完饭,只见一个军机苏拉进来向他说:‘ 乌大人 打发苏拉出来,叫回大人。
’”五、苏绣:江苏 苏州 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柯岩 《东方的明珠》二:“﹝ 李娥英 ﹞成了一个要不断研究和发展苏绣这一传统工艺的有成就的艺人。”
2. 苏字的草书写法
苏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称为“章草”。章草笔画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
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
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 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扩展资料: 苏字的行书写法如下: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出现在东汉末年。行书的名称始见于西晋卫恒《四体书势》。
行书正因其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有艺术表现力和宽广的实用性,从产生起便深受青睐、广泛传播。 纵观漫长的书史,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都存在盛衰的变化,而行书则长盛不衰,始终是书法领域的显学。
历代书法大家共同书写了行书发展辉煌灿烂的历史。 随着当代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行书创作的探索与创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呈现出多元激荡的繁荣景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草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书 (书法名称)。
3. 苏的拼音是什么
那个字网页上显示不出来。解释如下
苏 拼音:sū
部首:生,部外笔画:7,总笔画:12
五笔86:GJQG 五笔98:GJRG 仓颉:MKHQM
笔顺编号:125113431121 四角号码:1550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526
基本字义
● 苏
sūㄙㄨˉ
◎ 同“苏”。
-------------------------------------------------------------------
苏 拼音:sū 繁体字:苏
简体部首:艹,部外笔画:4,总笔画:7
繁体部首:艹,部外笔画:4,总笔画:10
五笔86:ALWU 五笔98:AEWU 仓颉:TKSC
笔顺编号:1225344 四角号码:4433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2CF
-----------------------------------------------------------------
苏
(苏)
sūㄙㄨˉ
◎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 指须头下垂物:流~。
◎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
◎ 缓解,解除:以~其困。
◎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
◎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 姓。
◎ 见“噜”字“噜苏”。
其它字义
● 苏
sù ㄙㄨˋ
◎ 朝向:“~刃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