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做好培训效果评价
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但由于员工的复杂性,以及培训效果的滞后性,想要客观、科学地衡量培训效果非常困难,所以,培训效果评估也是培训系统中最难实现的一个环节。
我国的企业因为无法评估培训效果,大多不愿意组织员工培训,相关投入也明显不足。这种现状使得培训的作用无法在企业中得到体现。
目前,国内外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培训评估方法,是由柯克帕特里克在1959年提出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型。至今,它仍是培训经理人经常使用的经典培训评估模型。
柯克帕特里克将培训效果分为4个递进的层次——反应、知识、行为、效果。除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外,业界还有多种评估方法。
这些方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两大类。参考国内外培训评估理论,以及具体企业的实践经验,这里提供5种综合性的培训评估方法。
目标评价 通常情况下,企业系统化的培训都是由确定培训需求与目标、编制培训预算及计划、监控以及效果评估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好的培训目标计划与培训效果评估密不可分。
目标评价法要求企业在制订的培训计划中,将受训人员完成培训计划后应学到的知识、技能,应改进的工作态度及行为,应达到的工作绩效标准等目标列入其中。培训课程结束后,企业应将受训者的测试成绩和实际工作表现与既定培训目标相比较,得出培训效果。
作为衡量培训效果的根本依据,企业应制订出具有确切性、可检验性和可衡量性的培训目标。目标评价法操作成功的关键在于确定培训目标。
企业通常有两种方法确定培训目标:一是任务分析法。企业的培训部门可以设计出任务分析表,详细列明有关工作任务和工作技能信息,包括主要子任务、各任务的频率和绩效标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等等。
第二种方法是绩效分析法。这种方法必须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确定标准绩效。
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法是由绩效分析法衍生而来的。它主要被用于评估受训者行为的改善和绩效的提高。
绩效评价法要求企业建立系统而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要有受训者培训前的绩效记录。
在培训结束3个月或半年后,对受训者再进行绩效考核时,只有对照以前的绩效记录,企业才能明确地看出培训效果。绩效考核一般包括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
目标考核是绩效考核的核心。目标可以分为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
培训经理在选取目标时,应注意选取能体现岗位职责的指标——目标达到了,基本上就履行了岗位职责。过程考核是绩效考核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是绩效的保证,没有好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过程考核能反映员工的工作现状,它通常包括考勤、服务态度、工作饱满程度等指标。
将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结合起来,就能够反应一个岗位的绩效。关键人物评价 所谓的关键人物(Key People)是指与受训者在工作上接触较为密切的人,可以是他的上级、同事,也可以是他的下级或者顾客等。
有研究发现,在这些关键人物中,同级最熟悉受训者的工作状况,因此,可采用同级评价法,向受训者的同级了解其培训后的改变。这样的调查通常很容易操作,可行性强,能够提供很多有用信息。
同其他培训效果评估方法一样,同级评价法也有缺陷,尽管同级间相互很了解,但由于存在竞争,有时会导致评估结果失真。而让上级来评估培训效果同样避免不了局限性,因为有的上级不太了解全面情况,或者会主观臆断。
因此,学者设计了一种360度的评价法——由上级、下级、顾客、同事,甚至培训管理者等从不同角度来评估受训者的变化。这种方法对了解工作态度或受训者培训后行为的改变比较有效。
测试比较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将员工通过培训学到的知识、原理和技能作为企业培训的效果。测试比较法是衡量员工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法。
实践中,企业会经常采用测试法评估培训效果,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没有加入任何参照物,只是进行简单的测试。而有效的测试法应该是具有对比性的测试比较评价法。
测试比较评价法有多种不同方案。其中,事前、事后测试法,主要是在参加培训前后,对受训者分别进行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测试。
这样可以体现出被测者受训前后的差别。但这也不乏缺陷——不能体现参加培训与未参加培训的员工间的差别。
为克服这一缺点,企业可以将参加培训的员工组成培训组,另外再挑选一组与培训组素质相近、未参见培训的员工组成对照组,分别对这两组员工进行测试。有研究显示,分组测试的方案有时也不能测出真实的培训效果,因为会出现“霍桑效应”——受训者可能因为有机会参加培训而积极性高涨,工作绩效得到提升,但这与培训本身的关系并不大。
为克服这一误差,学者所罗门(Solomon)设计了“所罗门四小组”方法(见表1),通过增加对照组的数量,尽量减少测试误差。表1 所罗门四小组方法 小组 培训前 培训 培训后 培训组 测量 是 测量 对照组1 测量 否 测量 对照组2 不测量 是 测量 对照组3 不测量 否 测量 针对培训具有滞后效果的特性,测量比较法还提供了时间序列方案,即在培训后定期做几次测量,以准确分析培训效果的转。
2. 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怎么写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超过30秒不正常 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一)效果评估的层面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员工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评估结果将直接作用于培训课程的改进和讲师调整等方面。评估从四个方面考察。
第一层评估,反应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23735层面。这类评估主要是考核受训人员对培训讲师的看法,培训内容是否合适等。
这是一种浅层评估,通常是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第二层评估,学习层面。
主要是检查受训人员通过培训,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书面考试或撰写学习心得报告的形式进行检查。
第三层评估,行为层。该层关心的是受训人员通过培训是否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绩效。
此类评估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方式进行。第四层评估,结果层。
这类评估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培训是否对企业的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结果层的评估内容是一个企业组织培训的最终目的,也是培训评估最大的难点。
因为对企业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培训活动,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结果。(二)选择评估的方法根据确定的评估目的和内容,选择评估的方法,对不同的培训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
通常情况下,都是在下年度的年底或者上年度的年初制定年度的培训计划,并明确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
培训的费用预算等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培训计划的时候就要明确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当培训活动结束后,按照培训计划的要求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评估的方法主要分成:1、受训人员对培训的反应、对培训的学习过程进行评。
3. 效果评价怎么写
可以采用四级评估的方法,一般做到第三级就很好了
具体内容如下:
培训效果第一级 - 满意度(Satisfaction),即学员在课程结束时对于课程整体设计和教授方式的满意情况。这仅仅是一个微小的开始环节,通过调查问卷就可以解决。而阻碍其公正性的因素很多:第一点,对于广大国内的学员来讲,大家通常趋向于满意。第二点,在过分追求授课满意度的前提下,有些课程设计会过分着重于课程本身的趣味性,学员感觉课程本身传授的十分完美,但是在实用上并不强;
培训效果第二级 - 学习度(Learning),即学员是否真地掌握到传授的内容,这种方式比较直接,一般考试,面试和课程案例研究就可以完全测评出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对于试卷和案例分析的评分机制和标准的设计师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评审人员必须是了解此相关话题的专家。另注,由于企业培训与大学教育不同,学员很难针对于没有实际业务价值的案例进行演练,这就需要或者是高管团队强调本次学习的重要性或者在案例设计时兼顾必要的关联性。
培训效果第三级 - 应用度 (Adoption),即学员多大程度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了。这项工作需要员工的直线经理对于课程本身的结构和内容有清晰地了解,以及能够知晓员工的确应用了培训所传授的内容。结构化的问卷或是面对面的访谈能够帮助直线经理滤清思路对员工的知识应用做出评估。另外,定期的心得体会分享和经验交流也能够帮助培训部门了解员工的技能应用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实际上有必要重新审视学员对于知识的理解,纠正偏差、校准方向、消除误解。
培训效果第四级 - 绩效改善度(Performance),即学员多大程度的通过自己的知识运用提高了自身和组织的绩效,一般可以应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来回顾在培训前后员工的绩效变化程度。个人认为可以纳入公司正常的绩效考核程序。但也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于由于员工的工作内容较多,能力要求比较繁杂,内外部环境和资源的变化,以及员工的自主学习,员工在一段时期内的绩效提高并不一定是由于培训而直接产生的,个人认为在这中间植入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是很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如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培训与绩效提升的相关性。
4. 怎么写培训效果评估
原发布者:超过30秒不正常
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一)效果评估的层面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员工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估结果将直接作用于培训课程的改进和讲师调整等方面。评估从四个方面考察。第一层评估,反应层面。这类评估主要是考核受训人员对培训讲师的看法,培训内容是否合适等。这是一种浅层评估,通常是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第二层评估,学习层面。主要是检查受训人员通过培训,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书面考试或撰写学习心得报告的形式进行检查。第三层评估,行为层。该层关心的是受训人员通过培训是否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绩效。此类评估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方式进行。第四层评估,结果层。这类评估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培训是否对企业的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结果层的评估内容是一个企业组织培训的最终目的,也是培训评估最大的难点。因为对企业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培训活动,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结果。(二)选择评估的方法根据确定的评估目的和内容,选择评估的方法,对不同的培训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通常情况下,都是在下年度的年底或者上年度的年初制定年度的培训计划,并明确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培训的费用预算等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培训计划的时候就要明确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当培训活动结束后,按照培训计划的要求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评估的方法主要分成:1、受训人员对培训的反应、对培训的学习过程进行评
5. 培训效果评估报告怎么写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youli211
班组安全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报告一、课程实施背景(一)培训项目说明1.培训项目设计说明结合公司1号文件要求,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为此人力资源部组织此次《班组安全管理培训》。2.培训主题:班组安全管理培训3.培训方式:理论学习、实操演练4.授课讲师:王老师5.参训学员:各车间班组长及安全员6.学员人数:104人7.培训时间:2018年3月12日-13日8.培训地点:二层教室(二)培训前期调研培训前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学员的实际情况,保证调研的效果,本次培训需求调查采用电话访谈形式进行调研。调研总结如下:1.希望加强一线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2.事故应急处理方法需要普及;3.员工的安全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二、学员反馈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方法1.资料收集(1)课前调研培训前,采用电话调研的形式,以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安技部和车间负责人对象,以培训目标为前提,围绕培训的内容与现状,结合学员的工作实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3623735际进行调研。根据调研反馈信息,对课程内容和形式进行相应的调整。(2)培训反馈表在培训结束后,现场发放培训反馈表,由参加培训的填写进行抽样调查,对本次培训进行评估。(3)培训期间学员及讲师反馈的信息在培训期间与学员进行交流,收集培训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培训讲师对学员的要求,将意见综合分析,及时向讲师反馈,共同将培训做得更加完善。2.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反馈表的整理与分析全部反馈表回收后,对反馈表进行审核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培训的效果评价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