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绝句这首古诗怎么写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
2. 绝句古诗怎么写
绝句每首四句,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较多,六言绝句极少。按格律要求的严格程度,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特点,讲究平仄,押韵严格。律句有四种基本句型。
五言:(甲)平平仄仄平,(乙)仄仄平平仄,(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七言只是在五言句型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就是:(甲)仄仄平平仄仄平,(乙)平平仄仄平平仄,(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少些。
律句的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但前提是不能犯孤平和三平调。
整句除了韵脚,只有一个平声字,叫做“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因此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若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若第三字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
如果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字,叫做“三平调”,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近体诗必须尽量避免。因此五言“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和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的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字。
五绝中除了“平平仄仄平”没有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字可平可仄;七绝中除了“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只有第一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第三字可平可仄。五绝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绝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
这一点与律诗相同。在押韵上,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
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
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绝句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
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也有不少尾联用对仗的。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少见。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古绝古绝,即古绝句,是和律绝对立的一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是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约束而创作的。
在律绝盛行以后,古绝仍然被沿用发展下来。古绝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
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是古绝:⑴用仄韵(但这有争议,有很多学者诗人认为律绝的标准是粘对律句,与韵的平仄无关);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格律对照五言绝句一、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二、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王涯《闺人赠远》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四、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 [4] 六言绝句一、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例:刘长卿《送陆澧归吴中》瓜步寒潮送客,杨花暮雨沾衣。故山南望何处,秋水连天独归。
二、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例:苏轼《再和二首》丹青已是前世,竹石时窥一斑。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
三、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例:王昌龄《望月》听月楼高太清,南山对户分明。昨夜姮娥现影,嫣然笑里传声。
四、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例:苏轼《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三人一旦同行,留下高斋月明。遥想扁舟京口,尚余孤枕潮声。
[5] 七言绝句一、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白居易《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
三、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3. 古诗,绝句怎么写的,作者是谁,什么朝代的
《绝句》(一)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此时既有28个字却有六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停泊
《绝句》(二)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另有“绝句四首”:
绝句四首(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绝句四首(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四首(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4. 绝句怎么写
第一,我问你你会写古诗吗?古诗除了炼字用句之外,还讲究意境。
绝句不过是近体诗的一种,而近体诗也不过是古诗的一种,所谓近体诗,就是讲究格律押韵的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就是四句话,律诗就是八句或者以上的,八句以上的律诗又称长律或者排律——绝句和律诗合称为【格律诗】,又称【近体诗】。
无论绝句也好,律诗也罢,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由于你只问绝句,我就先发绝句的格律。五言绝句1、仄起入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2、仄起不入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3、平起入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4、平起不入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七言绝句1、仄起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2、仄起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3、平起入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4、平起不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我来解释下,凡是我用括号括起来的,表明这个字,比如(平),表明这里最好用平,但你要用仄也行,(仄),最好用仄,用平也无妨。
没用括号括起来的,表明这里的这个字必须用这个律。后面的句子写了一个(韵)的,表明此处要押韵——你可能发现了一个规则,其实很简单,——格律诗要押韵的韵脚必定是【平声】。
像《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他就不属于【格律诗】即【近体诗】,他属于【古体诗】,另外的如【诗经】、【汉诗】(参考三曹的诗)、【骚赋】(以屈原为代表)、【乐府】(如李白《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都是【古体诗】——【古体诗】对格律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连韵脚都不是十分严厉,但不代表完全没有格律,比如古体诗特别流行结尾三连平,即比如一句诗7个字,可能是XXXX平平平,这又叫古风味,但古体诗又没有具体的标准,他完全是按照朗诵、音乐之美来结合出来的。绝句不要求对仗,不同于律诗。
如果是普通的八句律诗,那么要求是中间四句,每两句都需对仗,而头尾两句不需要对仗,举例:《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不需要对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对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不需要对仗)但你头尾两句要对仗也可以,比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此处对仗,但不需要对仗,对仗亦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处对仗,但不需要对仗,对仗亦可)当然,绝句你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处对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处对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此处不对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此处不对仗)PS:排律,超过8句的律诗,除了开头两句和结尾两句,其余都要对仗。
5. 绝句怎么写
第一,我问你你会写古诗吗?古诗除了炼字用句之外,还讲究意境。
绝句不过是近体诗的一种,而近体诗也不过是古诗的一种,所谓近体诗,就是讲究格律押韵的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就是四句话,律诗就是八句或者以上的,八句以上的律诗又称长律或者排律——绝句和律诗合称为【格律诗】,又称【近体诗】。
无论绝句也好,律诗也罢,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由于你只问绝句,我就先发绝句的格律。五言绝句1、仄起入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2、仄起不入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3、平起入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4、平起不入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七言绝句1、仄起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2、仄起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3、平起入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4、平起不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我来解释下,凡是我用括号括起来的,表明这个字,比如(平),表明这里最好用平,但你要用仄也行,(仄),最好用仄,用平也无妨。
没用括号括起来的,表明这里的这个字必须用这个律。后面的句子写了一个(韵)的,表明此处要押韵——你可能发现了一个规则,其实很简单,——格律诗要押韵的韵脚必定是【平声】。
像《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他就不属于【格律诗】即【近体诗】,他属于【古体诗】,另外的如【诗经】、【汉诗】(参考三曹的诗)、【骚赋】(以屈原为代表)、【乐府】(如李白《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都是【古体诗】——【古体诗】对格律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连韵脚都不是十分严厉,但不代表完全没有格律,比如古体诗特别流行结尾三连平,即比如一句诗7个字,可能是XXXX平平平,这又叫古风味,但古体诗又没有具体的标准,他完全是按照朗诵、音乐之美来结合出来的。绝句不要求对仗,不同于律诗。
如果是普通的八句律诗,那么要求是中间四句,每两句都需对仗,而头尾两句不需要对仗,举例:《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不需要对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对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不需要对仗)但你头尾两句要对仗也可以,比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此处对仗,但不需要对仗,对仗亦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处对仗,但不需要对仗,对仗亦可)当然,绝句你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处对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处对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此处不对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此处不对仗)PS:排律,超过8句的律诗,除了开头两句和结尾两句,其余都要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