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的甲骨文怎么写
暂未发现"邓"的甲骨文,最早的是金文
2. “邓”字来历,从甲骨文到现在
邓
邓 Dèng
〈名〉
(1) 古国名[Deng state]
邓,曼姓之国。今属 南阳。从邑,登声。——《说文》
(2) 在今河南省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邓侯吾离来朝。——《春秋·桓公七年》
申吕应 邓。——《国语·郑语》
袭楚至 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古地名 [Deng village,name of a place in ancient times]
(4) 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
蔡侯郑伯会于 邓。——《春秋·桓公二年》
(5)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
(6) 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
(7)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
(8) 姓(邓通:西汉人,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邓禹:东汉新野人,字仲华。随汉光武刘秀作战,为东汉开国功臣。邓骘:人名,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封为上蔡侯,任大将军)
3. 邓字拆分怎么解释
邓可以拆分为:又和阝(fu)又,you,手也,多指右手。
象形,自下往上的手,与爪方向相反;此卽今之右字。(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右手形,本左右的“右”。从“又”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
本义:右手) 同本义 [right hand]。后作“右”又,手也,象形。
——《说文》。段玉裁注:“此即今之右字。”
汉字“又”yòu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右手形,本左右的“右”。
从“又”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阝,汉字偏旁,称“双耳旁”、“双二刀”。
在左为“左耳刀”,在右为“右耳刀”。左耳刀由“阜”(fù)字变形而来。
“阜”字本义为土山,故从左耳刀的字,本义多与山地、地形相关,如“陵”、“陡”、“险”、“陆”、“阴”、“阳”等。右耳刀由“邑”(yì)字变形而来,“邑”字与城市有关,故从右耳刀的字,本义多与城镇、地名相关,如“都”、“郊”、“邦”、“郡”、“郭”、“郑”等。
结合起来可以解释成手抓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