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长家访记录怎么写
原发布者:陈顺发
五二班班主任家访记录家访时间:09年7月7日
家访地点:南辰美景,杨浩巍家。家访目的:杨浩巍本期被评为区三好学生,在班级中品德、学习全面发展,堪称楷模。这个孩子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情绪也是有波动的。每当孩子有消极情绪产生,开始钻牛角尖的时候,作为班主任我都会求助他的母亲——王艳伦,他母亲就会和他交流,纠正他思想中一些偏激的想法,让他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此次家访,我更想知道她是如何为孩子安排的假期生活,作为以后家长会的交流资源,让更多的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家访过程: 到杨浩巍家后,他爸爸首先让孩子为我展示一下枪法。孩子用玩具枪打倒塑料瓶后,一下子家访的氛围变得轻松了。接着我参观了孩子的卧室,他的卧室非常整洁,我表扬了他是一个自理能力强的孩子。 后来在与孩子的父母交谈中,我发现孩子的假期安排得很有意思。在《成都商报》上登载了新思维将举办有关思维训练的活动,他的妈妈报名让自己和孩子一起参与此次活动。当时,我对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但是他的妈妈却认为活动中总会有收获。 我们让孩子读《林清玄散文》,他妈妈让他每天读一篇文章,摘录其中的一段美文变为模仿其中的一段。可以从内容上、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模仿。家访反思: 作为有心的家长,孩子的成长也是自己的一个成
2. 家访的过程怎么写
1. 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以及在家思想状况与表现还有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意识,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同讨论如何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3.征求家长对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一. 基本概念
家访,是家庭访问的简称,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
二. 基本资料
词目:家访
拼音:jiā fǎng
注音:ㄐㄧㄚ ㄈㄤˇ
相关词:家庭采访,家庭访问,家庭拜访。
解释:由于工作的原因去别人家访问。
三. 家访目的
一、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家的表现,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情况,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3. 幼儿家访过程怎么写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还习惯于传统的“棍棒教育”,只要幼儿不听话就打一顿再说。有的家长无法理解幼儿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凡事搞包办,助长了子女依赖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长对幼儿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幼儿园家访记录: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
这学期农场开展了“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我作为一名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对于今后的保教工作、幼儿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因此,我在园领导的指导下,宋老师的带领下,怀着极大的热忱积极参加家访活动,而这次家访活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触颇多。
我们小班全班共有11名幼儿,家访11户,访问率达100%。而此前我们做了充分准备,制定了家访计划,针对每一名幼儿的特点,设计好内容,预先通知家长,约定时间。我们不怕天冷路滑,自始至终没叫一声苦,没说一句怨言,按照园里的部署,认真完成了任务。家访时我们做到了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简洁易通,不让家长感到拘束,不随便在幼儿家里吃饭,不收家长的馈赠,做好家访记录。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行为习惯,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有礼节、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肯定幼儿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儿缺点,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幼儿的情感和品德。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更使我们得到了教育和锻炼。通过家访,不仅弘扬了师德正气,还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家园配合,深层互动,和谐一致,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还习惯于传统的“棍棒教育”,只要幼儿不听话就打一顿再说。有的家长无法理解幼儿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凡事搞包办,助长了子女依赖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长对幼儿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通过家访我感到,教师与幼儿之间不只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使我学到了许多,也领会了许多,而一名青年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领会中才能迅速成长、成熟起来,因此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地,抱着极大热情参加家访活动,使自己迅速成长起来,同时我坚信,家访活动是对我园、对教师、对幼儿都有益的活动,领导的积极组织,教师的积极参加,家长的积极配合,今年我们走千家,坚持不懈,以后定能走万家。
4. 家访内容及效果怎么写
家访内容及效果重点写老师跟家长就孩子学习方面沟通了什么,今后需要家长的如何配合,通过老师家访家长了解到孩子那些方面欠缺,如何帮助孩子改进。
家访,是家庭访问的简称,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
一、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家的表现,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情况,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5. 家访活动记录表如何填
家访活动记录表:学生在家学习、生活情况:主要写的是,xx同学在学校里边的表现,可以自己看到的上课表现,以及学生反映的情况,综合学习成绩方面自己对他的评价描述的。突出问题、困难:可以写上课的一些不好的表现,成绩方面不足的地方,和家里的经济方面的困难;后边的三条,不能乱写了,要去家访学生后,有意识的和家长沟通,引导他们回答这些问题,将他们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之类的内容总结出来概括的。
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我们和学生的家长取得了联系,由于我们不知道学生家在哪,所以学生家长决定在一个大型的超市门前等候我们。我们与上午九点半钟准时赶到了约定的地点,学生的父亲带领我们去了他们家里。
然后,进行了家访的具体内容:1、王伟广介绍了我们的身份和家访的目的 。2、安丽君介绍了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表现和学习状况。3、请家长介绍学生在家时的表现和周末的学习状况。4、和两位家长谈了许多有关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方面的问题。5、和学生及其家长合影留念。
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虽然我们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没有太长了,但是这更加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我们对接下来的工作更不敢有丝毫的有懈怠之心。我们知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某一次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想我们会紧紧抓住剩下的时间,努力帮助学生,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6. 幼儿园老师家访怎么写教案
般情况下,班主任家访可直接跟家长进行沟通,无须遮遮掩掩,而对于一些特殊学生、特殊事情的家访,班主任则须讲究语言艺术。
一、旁敲侧击地暗示王勇这学期学习明显退步,在与该生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爸爸妈妈从工厂辞职做生意,每晚在家大战“方城”,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我决定通过家访解决此事。
还没进门,麻将声、欢笑声已经不绝于耳。进得门去,互相打了招呼,我细心打量起屋子来。
屋子不大,孩子做作业的桌子几乎紧挨着麻将桌,难怪孩子学习掉队呢。孩子的父亲见我环视着屋子,很不自然。
此时,如果我直接表示对孩子学习环境的不满,效果并不一定好。于是,我忙对趴在桌上做作业的孩子说:“小勇,你怎能把写作业的桌子挨着麻将桌放呢?”这样一来,既表明了自己的意图,又不致使家长难以接受。
二、顺水推舟地运用 家访的目的如果难以直接表述,班主任可以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捕捉时机,然后顺水推舟地说出来意。我班李浩的家长让孩子停学帮助开小店。
事实上,李浩家中人手较紧,开店确实要个帮手,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上小学的孩子停学啊!我决定前去家访。 进得屋去,发现孩子的父亲正在大发脾气。
原来李浩刚才卖牙膏、牙刷、肥皂和火柴时,把钱算错了,少收了八角钱。了解情况后,我对他父亲说:“真不怪你发火,小本生意,还吃得消在算帐上出错吗?可这件事也不能全怪孩子。
你想孩子才多大,三年级还没有上完,这几样东西,又是乘法,又是加法,又是减法,而且又是口算,还不是为难孩子?这些在三年级还没有全学到呢。”他父亲无奈地说:“这倒也是,要不是家中人手紧,我也不会让他停学在家。”
见时机成熟,我紧接着说:“真是为难,他不在家,开店就不方便,他在家又没有这个能力,你也不放心,太难了。我了解你的苦心,一切还不都是为孩子着想?但让孩子一辈子受用的还是知识。”
他父亲终于说:“看来,我还是让他读书吧。” 这次家访,如果我直接说明来意,未必能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
而巧借家庭风波,借助家长怨气,顺水推舟,三言两语就使家长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主次颠倒地捎带 有时,教师对家访的话题可以来个主次颠倒,对主要话题先避而不谈,而对次要话题加以渲染,待告别时再捎带说出主要目的,其效果往往很好。
开学初收学费,一家长总不让孩子带钱,其实该生家庭条件并不差。因此,我决定登门家访。
如果直接提要钱的事,会给家长难堪。为此,我首先告诉家长自己到前村有事,顺道来看看孩子。
然后就跟家长谈起了该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充分肯定了该生的进步,并了解了该生在家的情况。谈了好一会,我才起身告辞。
临出门,我像突然想起来什么事情似的,漫不经心地说:“噢,还有一件事,就是孩子的学杂费,如果你手头一时不宽裕,我先给垫上。”家长连连点头:“老师,都怪我,明天就给你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