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宁的篆书怎么写
宁字的小篆、方篆和大篆写法。
2. 宁字的繁体怎么写
宁字的繁体: 宁 拼 音 níng nìng zhù 部 首 宀 笔 画 5 五 行 火 繁 体 宁 五 笔 PSJ 释义: [ níng ] 1.平安,安定:~静。
~谧。息事~人。
2.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归~。
3.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三年”。 [ nìng ] 1.情愿:~肯。
~死不屈。~缺毋滥。
2.岂,难道:王侯将相~有种乎? 3.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唯是。 [ zhù ] 1.贮藏;积聚。
同“贮”。 2.久立。
同“伫”。 3.大门与屏风之间。
组词:安宁 宁静 宁可 列宁 毋宁 宁谧 奎宁 宁靖 宁帖 宁日 宁肯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宁,辨积物也。象形。
凡宁之属皆从宁。 白话版《说文解字》:宁,用来分类积物的木匣子。
字形像木匣之形。所有与宁相关的字,都采用“宁”作边旁。
组词解释: 1、安宁 [ ān níng ]:谓心情、环境、气氛安定平静。 萧红 《手》:“因为星期日的早晨,全个学校出现在特有的安宁里。”
2、宁静 [ níng jìng ]:平静;安静。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章:“这种鸟,不管在露水湿润的早晨,还是在宁静的中午和朦胧的月夜,听来都各有情趣。”
3、宁愿 [ nìng yuàn ]:表明两者相较,情愿选取某一方面。 田汉 《获虎之夜》:“我宁愿在这近边讨饭,我宁愿一个人睡在戏台下面,我不愿离开这个地方。”
3. 篆体盱字怎么写
1)【盱】的【方正小篆体】写法
2)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小篆字体的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