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禾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是怎样的
禾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如下图所示:禾一般做名词使用:1,本义,名词:粟的植株,谷类植物的统称,结穗的谷类作物的总称。
组词如:禾稼,禾谷,禾粟 ,禾畴,禾颖,禾绢,禾,禾稿,禾菽,禾卉。2,名词,特指初生没有吐穗的水稻。
组词如:禾场,禾秆,禾苗,稻禾,禾把,禾米,禾头生耳。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禾,嘉谷也。
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
木王而生,金王而死。白话版《说文解字》:禾,嘉谷。
二月开始生长,八月成孰,处四季之中,得阴阳之和,所以称它为禾(和)。禾,属木,因此它的地理木旺而生,金旺而死。
组词解释:1,禾头生耳,读音为hé tóu shēng ěr,禾头:农作物的顶端;耳:耳状物,指谷物经雨而长出的芽。庄稼顶部出芽,那么这种庄稼也就报废了。
此为灾年的征兆。唐·杜甫《秋雨叹》:“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意思是庄稼顶部出芽,稻谷也黑了,农夫和田妇都没有了消息。2,禾粟,读音hé sù,汉语词汇,解释为谷粟。
《左传·襄公三十年》:“聚禾粟,缮城郭,恃此二者而不抚其民。”意思是他们积聚粮食,修理城郭,靠了这两条而不安抚百姓。
3,禾田,读音为hé tián,是汉语词语,解释为稻田。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这些日子街市上泥鳅落禾田,乱成一片。”
4,禾黍,读音为hé shǔ,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5,禾秧,读音为 hé yāng,稻的秧苗。
许地山 《蜜蜂和农人》:“禾秧要水养,各人还为踏车忙。”。
2. 禾和木的甲骨文怎么写啊
/tangjiali/73045643/2037892662.jpg
/tangjiali/73045643/2037909728.jpg
帮你整理了一下,供参考。
3. “禾”用象形文字怎么写
禾,甲骨文像垂穗的庄稼,“木”形代表植物,植物末稍上是下垂的穗子。
有的甲骨文将下垂的穗子形象简化成一曲笔。 禾 读 音:hé 部 首:禾 部外笔画:0 总笔画:5 【释义】 谷类植物的统称:禾苗。
古书上指粟。 【禾场】<方言>打稻子或晒稻子等用的场地。
例句:爷爷和爸爸在禾场上打麦。 【禾苗】 谷类作物的幼苗。
例句:田里的禾苗长得很旺盛。 详细释义 禾——嘉兴市 〈名〉 (象形。
金文字形,象垂穗的禾本科农作物。汉字部首之一。
从“禾”的字多与农作物有关。本义:谷类作物的总称) 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
――《说文》 粢黍稻其采谓之禾。盖凡谷皆以成实为费,禾象穗成,故为嘉谷之通名,谷未秀曰苗,已秀曰禾。
――《广雅·释草》 又如:禾粟(谷粟);禾畴[3] (种植禾谷的田野);禾颖(带芒的谷穗);禾绢(谷穗);禾线(谷穗);禾稿(连茎带穗的谷类收获物);禾菽(谷类和豆类) 粟的植株;谷类植物的统称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禾 ⒈〈古〉称粟(谷子):~麻菽麦(菽:豆类)。
⒉泛指庄稼:雨露滋润~苗壮。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字部】禾 ·康熙笔画:5 ·部外笔画:0 《唐韵》《正韵》户戈切《集韵》《韵会》胡戈切,$音和。
《说文》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
禾,木也。木王而生,从木从¹省,¹象其穗。
《春秋·庄二十八年》大无麦禾。《疏》麦熟於夏,禾成在秋。
又凡谷皆曰禾。《诗·豳风》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疏》苗生旣秀谓之禾。禾是大名,非徒黍稷重穋四种,其馀稻秫苽粱皆名禾,惟麻与菽麦无禾称,故再言禾以总之。
又《山海经》玉山,王母所居。昆仑之墟,其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二月生,八月熟。
《注》木禾谷类可食。《鲍照诗》远食玉山禾。
又禾,和也。《尚书序》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王命归周公於东,作归禾,周公得命禾,旅天子命作嘉禾。
《孔传》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疏》后世同颖之禾,遂名嘉禾,由此。
又姓。
4. 水、竹、鱼、鸟、山、禾甲骨文文字怎么写
依次是竹、鱼、鸟、山、禾、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