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字怎么写
人,仁也,仁生物也。
【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隂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又一人,君也。
【书·吕??】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称也。
【汤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 又二人,父母也。
【诗·小雅】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国二邑。
又官名。【周礼】有庖人,亨人,浆人,凌人之类。
又枫人,老枫所化,见【朝野佥载】。又蒲人,艾人,见【岁时记】。
又姓。明人杰。
又左人,闻人,俱复姓。 又【韵补】叶如延切,音然。
【刘向·列女颂】望色请罪,桓公嘉焉。厥后治内,立为夫人。
人具阴阳。人字左笔为阳,右笔为阴;阳清而轻,故左撇轻,阳浊而重,故右捺重;阳中有阴,故左撇先重而后轻;阴中有阳,故右捺先轻而后重。
阴阳合而为人。即其字可悟也。
2. 张飞是否真的有勇无谋
不是,正史中的张飞有勇有谋。
张飞不但武艺高强,战功赫赫,忠心于汉室,而且出身于涿县豪强,文化素养也极高。他书法不错,擅画美人,现今仍有其墨宝、画像留下。张飞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如刘巴初降,张飞立即到其家拜访,但刘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说一句。张飞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将严颜待为宾客。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张飞是个燕颔虎须,豹头环眼的彪形大汉,戏曲中更是给了他黑脸的形象。但根据现在的最新调查,特别是在四川一带出土的文物显示,张飞很可能是个面如美玉,神采飞扬的美男子。比如一些三国时期雕像中的张飞竟然连一根胡子都没有,而且面如满月,神态温柔,绝不是演义中那个猛张飞的形象。而且历史上的张飞也算是河北的一个小小名流,又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生有两女均为蜀汉后主皇后,相貌必然不差。
据说张飞还会写诗作赋,在打败张合后,他率部巡游真多山,他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真多山游记》:“王方平采药此山,重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方行。”十九字的游经,情景交融,言简意深,体现了张飞的个性。
还有立马铭的故事:
大约在明代,四川流江县又发现了一个摩崖石刻。这便是《张飞立马铭》,又叫做《八蒙摩崖》,明代陈继儒的《太平清话》、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清代赵一清所写的《稿本三国志注补》中关于张飞传补注引自《方舆纪要》所述等书皆有记载。《三国志》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秋,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命张合领兵三万进犯巴州。刘备令张飞率卒万人迎击于蒙头(即八蒙山,在今四川渠县)。张飞以少胜多,把名将张合打得大败而逃。当时他非常高兴,便以石代纸以矛作笔,在八蒙山石壁上,刺凿下与这通“立马铭”正文相同的两行隶体大字,以示纪功勉士并兼羞曹军。此方汉代摩崖石刻,惜因年代久远,山石裂崩,刻文损毁。清末,四川灌县望族胡升猷家中富藏,精于鉴古。其依家藏原拓将“立马铭” 重新凿刻于八蒙石壁上。可惜如今八蒙山连清代重刻的摩崖也不存在了。陕西岐山现存一通碑刻,是清光绪七年(1881年)任陕西岐山知县胡升猷时依拓本重新刻碑,为青石质,宽167厘米,高38厘米。铭文正文是隶书云:“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合于八蒙,立马勒铭。”隶文后附一小跋,颜体,是胡升猷题识:“桓侯立马勒铭。相传以矛刺石,作字在四川渠县石壁。今壁裂字毁。光绪七六月,捡家藏拓本重钩上石。侯之精灵如在目前,非徒爱其书法之工也。”细观碑刻正文,笔画丰满遒劲,气势刚健凝重,结体浑朴敦实。横画“蚕头”暗藏,“燕尾”明显,既具时代特征,又显个人风格,而且极具婉转圆通的韵味。中锋藏锋如锥画沙,很是精妙。整体布局不杂一丝浮躁之气,极为认真。又因其依旧拓而刻,笔面颇多漫连,故又不失古茂之风,令人颇多玩味。铭末小跋,乃胡升猷所擅之颜体书写,令人耳目一新。拓本及其此碑现存陕西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