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琴简谱怎么看
钢琴简谱一般用两行记谱(即所谓五线谱上的“大谱表”),上面一行乐谱通常是由右手演奏,主要是乐曲的旋律部分。
下面一行乐谱通常是由左手演奏,主要是乐曲的和弦伴奏部分。但是也有左右手交叉变换的情况,如旋律部分移到左手,和弦伴奏部分移到右手,这种情况很常见,所以要特别细心。
另外,一定要注意看准调号,钢琴简谱通常用首调唱名法记谱,不同的调号其1234567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一定注意不要搞混了。其次还要看准拍号是3/4还是4/4拍或其他拍子都要搞清楚了,还要注意区分不同音符的时值(几分音符),这些都要很细心。
要熟练的看懂钢琴简谱必须具备简谱的识谱能力。下面就简谱知识做一简要介绍。
简谱是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标记:1 、2、3、4、5、6、7、i唱法:do、ri、mi、fa、sol、la、si、do 音的高低:简谱区别音的高低,是用添写高低音点来记录音的高低。
记写在音符上面的小圆点叫做高音点,带有一个高音点的音符叫做高音,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带有两个高音点的音符叫做倍高音,表示高两个八度演唱;记写在音符下面的小圆点是低音点,带有一个低音点的音符叫做低音,表示低八度演唱。带有两个低音点的音符叫做倍低音,表示低两个八度演唱。
音符的上下都没有小圆点的音符叫做中音。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
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音的长短(音的时值):在简谱中,音的长短(时值)是在通过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加在音符后面的线,叫延时线,每增加一条延时线时值增加一拍。如:全音符(在音符后面加三条短横线) 5 — — — 唱四拍二分音符(在音符后面加一条短横线)5 — 唱二拍四分音符(音符的后面或下面都不加线)如: 5 唱一拍加在音符下面的线,叫减时线,每增加一条减时线时值减少二分之一。
如:八分音符 5 (在音符下加一条短的横线)唱半拍十六分音符 5(在音符下加两条短的横线)唱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5(在音符下加三条短的横线)唱八分之一拍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音符(或休止符)后面加小圆点来延长该音符的时值。加在音符后面的小圆点叫附点,带有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附点的作用是延长它前面那个音符二分之一时值。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休止符(0)。
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的方法来表示。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全休止符: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四分休止符:0 八分休止符:0 (下加一横线)十六分休止符:0 (下加二横线)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
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
乐曲名称的右下方则词曲作者的姓名。以上所介绍的仅是简谱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识,是很不全面的,进一步学习请参见有关教材。
2. 写一首简单的歌 钢琴歌谱
那就是简谱喽~~
推荐一个小酒窝的简谱。
JJ:我还在寻找 一个依靠 和一个拥抱
33432252116532
谁替我祈祷 替我烦恼 为我生气为我闹
3353552711767171
SA:幸福开始有预兆 缘分让我们慢慢紧靠
1717135 6717171236717171376767513432
合:小酒窝长睫毛 是你最美的记号
512315 5323275
SA:我每天睡不着 想念你的微笑
567163 171735
你不知道 你对我多么重要
67123434321
(JJ:你不知道 多么重要)
SA:有了你生命完整的刚好
5544113312
合:小酒窝长睫毛 迷人的无可救药
5123155323275
JJ:我放慢了步调 感觉像是喝醉了
5671633171735
合:终于找到心有灵犀的美好
67123434321
一辈子暖暖的好 我永远爱你到老
21261212126171
SA:幸福开始有预兆 缘分让我们慢慢紧靠
1717135671717123
然后孤单被吞没了 无聊变得有话聊 有变化了
6717171376767513432
合:小酒窝长睫毛 是你最美的记号
5123155323275
SA:我每天睡不着 想念你的微笑
567163171735
你不知道 你对我多么重要
67123434321
(JJ:你不知道 多么重要)
SA:有了你生命完整的刚好
5544113312
合:小酒窝长睫毛 迷人的无可救药
5123155323275
JJ:我放慢了步调 感觉像是喝醉了
5671633171735
合:终于找到心有灵犀的美好
67123434321
一辈子暖暖的好 我永远爱你到老
21261212126171
WO~
合:小酒窝长睫毛 迷人的无可救药
512315 532375
JJ:我放慢了步调 感觉像是喝醉了
5671633171735
合:终于找到心有灵犀的美好
67123454321
一辈子暖暖的好 我永远爱你到老
2126121 212617 1
然后孤单被吞没了 无聊变得有话聊 有变化了
3. 超简单的数字简谱钢琴 只要数字
ipad的钢琴好像是琴键,不是数字键。
那你说的是应该简谱吧~
就是1是do,2是re那种?
你可以百度“简谱”,进入第一个搜索结果,
再在那个网站的搜索栏里搜歌名就有
简谱一般只用来记录主旋律,左手伴奏神马的都没有哈。。
不知你那钢琴什么版的。。我见过那种是琴键上写字母的
要是你认得琴键,下面做废话处理。
如果键盘上显示的是CDEFGAB,那就没辙了,记谱是没那样记的。
你就得自己变。。C=1,D=2。。省略。。记住C是简谱的1(do)
字母后面有数字表示八度,简谱数字上的点也表示八度,
C5,D5等带五的,对应简谱数字是不带点的
字母带六的,对应简谱数字是上方加点的
字母带四的,对应简谱数字是下方加点的
简谱上乱七八糟的符号你都忽略,按感觉照数字弹就行~
简谱已经是最简单的通用记谱了。
4. 钢琴数字谱(简谱)符号
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
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1、2、3、4、5、6、7读法为:do、re、mi、fa、sol、la、si(哆、来、米、发、索、拉、西)。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
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高音低音 记在简谱基本音符号下面的小圆点,叫低音点,它表示将基本音符降低一个音组,即降低一个纯八度。
记两个圆点表示将基本音符号降低两个音组,即降低两个纯八度。记在简谱基本音符号上面的小圆点,叫高音点,它表示将基本音符号升高一个音组,即升高一个纯八度。
记两个圆点,表示升高两个音组,即升高两个纯八度。音符长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
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
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
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
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
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 0 ”标记。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半音与全音 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
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变化音 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
将音符升高音,叫升音。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b ”(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
基本音升高一个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这和调式有关。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
用“bb”(重降)表示。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ヰ”表示。
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顿音记号 用三角符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
连音线 用上弧线标记在音符的上面,它有两种用法:(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圆滑线。
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重音记号 用“>”或“□”或“sf”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坚强有力。
当“>”与“□”两个记号同时出现时,表示更强。保持音记号 用-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在唱(奏)时要保持足够的时值和一定的音量。
小节线 用竖线将每一小节划分开线叫小节线。终止线 终止线是在乐曲最后,将要结束的地方,这里就不能单纯的画小节线,而是要区别一般的小节线来表示,这种表示的方法是用两条竖线,其中一条细线,一条粗线并行,细的一条在前,粗的一条在后,这叫“终止线”,表明乐曲终了。
换气号 用记号“v”标记。表示在此处换气。
扩展资料 基本要素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原理表现为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振动频率越高,反之亦然。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
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注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原理表现为声音的时值长短。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
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原理表现为振幅的大小。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
同样旋律的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
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5. 乐谱怎么写
乐谱是一种以印刷或手写制作,用符号来记录音乐的方法。
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发展了不同的记谱方法。记谱法可以分为记录音高和记录指法的两大类。
五线谱和简谱都属于记录音高的乐谱。吉他的六线谱和古琴的减字谱都属于记录指法的乐谱。
传统的乐谱主要以纸张抄写,现在亦有电脑程式可以制作乐谱。 五线谱一般分类为 1、中国古代就有“宫,商,角(jue),徵(zhi),羽”五音,对应 简谱 中的1 2 3 5 6,是 乐谱的相册 (20张) 乐谱的基本 音符 ,在谱曲时 古曲 用这五个音。
在谱曲时是以它们其中的一音定调,只有在乐曲中才会体现音节,几分音符和音的长短。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就是这样谱曲的,整首歌里没47两音出现,是传统民歌。
2、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 记谱法 。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
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 唱名法 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 音阶 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
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 五线谱 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
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宗教歌曲。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J·J· 卢梭 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
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因此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得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体制,已基本通行于各个国家,在学校里已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3、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种方法。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和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一线、上加第一间,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一间等,各代表一个音级。
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 谱号 来决定。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中音谱号,又称C谱号。
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五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三种用 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 大提琴 、大管、长号 的较高音区。
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 编辑本段 五线谱一般分类为 总谱 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
分谱 分别记载着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 大谱表 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 及混声合唱等。
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
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在欧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一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阿雷佐的圭多逐步发展成四根线。
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钱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来又成为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13世纪有人使用第五根线,成为五线谱的前身。
到了16世纪又有了加线的办法,它更加完备了音高的记载。 有量记谱法是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的。
这种用音符、休止符 和记号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的记谱法,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用涂以黑色涂成的,它被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又被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一直使用到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沿用至今。如 小节线 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号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号取自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号源于纽姆谱,17世纪系统化后用于五线谱。
五线谱所用的音符及休止符各有8种。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
五线谱在中周逐步流传和使用,是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才有所推广。在五线谱之外,还存在着各种线谱的体系。
除纽姆谱外,在16世纪中意大利和英国就曾使用六线谱及七线谱(供管风琴之用)。20世纪初,也有人对五线谱进行过改革,并作过种种多线谱的尝试,但都未能普及。
编辑本段 分类方法二 较有针对性的记录不同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