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肖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肖字的繁体字就是这个样子,没有简化过。
肖的繁体字不是萧
古代就有肖字,但是意思和读音和现代都有区别,在古代肖可以作为姓(读第一声)不肖(第四声):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如不肖子孙
现代,肖就是指姓
萧也是指姓
只有以下的意义才可以写成萧
1.即“艾蒿”。
2.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然。~瑟。~索。~飒。~森。~骚。~疏。~条。
3.〔~~〕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4.〔~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
5.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2. 古代肖有什么意思
"肖"姓(作姓氏时读xiāo),是"萧"姓的民间俗写体。从现存的清末和民国时期民间的房契、地契来看,至少早在清末和民时,"肖"与"萧"就是通用的了。"萧"的繁体字书写非常繁琐,据此可以推测,民间用"肖"来代替"萧"很可能是为了书写简便。
宋代《百家姓》、明代《千家姓》中都不曾见到肖姓,只是在明凌迪知的《古今万姓通谱》中,才首次出现了 "肖"姓,在汉代有肖安国、肖绍。在二十四史中,也惟有《辽史》、《元史》提到有肖姓人物,均是少数民族。
身份证上是汉族的都是"萧"改的"肖"。
3. 肖的繁体字十九画怎麽写
“肖”的繁体字是肖
释义
肖 [xiào]:相似,像
肖 [xiāo]:衰微;姓,如元朝有肖乃台
组词
1. 不肖 [ bù xiào ]:品行不好,没有出息;谦辞。 不才,不贤
2. 肖像 [ xiào xiàng ]:用图画、素描或其他绘画手法描绘某人脸部的像
3. 生肖 [ shēng xiào ]:代表十二地支,用来记人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
4. 毕肖 [ bì xiào ]:完全相像
5. 酷肖 [ kù xiào ]:很像,非常相似
造句
1. 大桥栏杆上的狮子雕像惟妙惟肖,非常逼真。
2. 这幅画把儿童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
3.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
4. 故宫珍藏的翠玉白菜,维妙维肖,确是古代艺品中的凤毛麟角。
5. 祖祖辈辈积下来的殷实家业全被不肖子孙败光了。
4. 百家姓 肖字的来历
“萧”与“肖”原本是两个不相干的姓氏。
在古代,肖姓极为罕见,历代史书都很少见到,甚至连宋代《百家姓》、明代《千家姓》中都不曾见到肖姓,只是在明凌迪知的《古今万姓通谱》中,才首次出现了 “肖”姓,载汉代有肖安国、肖绍;明时有肖靖者,宣德时举解元等等。在廿四史中,也惟有《辽史》、《元史》提到有肖姓人物,均是少数民族。
至于“肖”姓的起源,无从查考。网友炎黄传人提供的一则资料很有价值。陈剑在《战国金文两篇》中提到,“‘(梁惠王)廿七年大梁司寇鼎’,刻铭一行20字:‘梁廿又七年,大梁司寇肖(赵)亡(无)智金寸(铸),为量容半 。下官。’。。作为国名、姓氏的‘赵’,在古文字材料中大多就写作‘肖’(赵本从肖得声。。。)。”
另外,也有人猜测,部分“肖”氏是来自原本姓“萧”,但后来因犯罪被贬姓的家族。这也很有可能。中国古代有褫夺原有姓氏,贬改他姓以惩罚罪人的作法,萧氏自身就不乏这方面的例子。一个是南梁萧纪,他在与萧绎争位败亡后,萧绎以为他不配再用“萧”这个高贵的姓氏,因此“赐姓饕餮氏”(《梁书》)。另一个是南齐萧子响,因叛乱被杀,“赐为蛸氏”(《南齐书》)。
萧、肖两姓后来混用,主要是因为近代的汉字简化趋势。其实,萧字本身已经是简化字,原写作“萧”,多达16笔,也难怪越来越多的人去繁就简,以肖作萧。(部分资料来自《中华姓氏谱萧氏卷》)
5. 姓氏“肖”怎么读
读:xiāo
肖的释义:
部 首 ⺌ 笔 画 7
五 行 木 五 笔 IEF
用途:姓。有些姓萧的人将自己的姓写作肖。
造句:肖老师,我想请假一天可以吗?
肖的其他读音:xiào
意思:像;相似:惟妙惟~。
图为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一、肖像 [ xiào xiàng ]
以某一个人为主体的画像或相片(多指没有风景陪衬的大幅相片)。
造句:小欣是美术爱好者,他给入画的肖像很传神。
二、生肖 [ shēng xiào ]
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记人的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如子年生的人属鼠,丑年生的人属牛等。也叫属相。
造句:黄金饰品、投资收藏金条、小生肖挂件最为畅销。
三、毕肖 [ bì xiào ]
完全相像:神态~。
四、象肖 [ xiàng xiāo ]
谓德业与先人相似。
五、惟肖 [ wéi xiào ]
相似。惟,语助词。
6. “肖”的起源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9999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不排除部分人原本姓“肖”),甚至大有取代“萧”姓的趋势。
工具书注释中的问题,是“萧”、“肖”二姓使用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在注“萧”时有“姓”这一义项,而注“肖”时并无“姓”的义项。这是沿袭了一些老工具书的注法。《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肖(xiāo)”的字头下,均注作“姓,'萧'俗作'肖'”。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当作“萧”姓之“萧”的俗体字了。《汉语大字典》注“肖”时说,“姓,也作'萧'”,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注“肖(xiāo)”时说,“姓,同'萧'”。这都是把“肖”、“萧”看作异体的关系了。无论是把“肖”看作俗体,还是把“肖”、“萧”看作异体,实际上都是把“萧”和“肖”当成一个姓,注音均为阴平的xiāo。《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独树一帜,它把“肖”注成只读xiào的单音字,字头下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姓”。这样处理,“肖”与“萧”就完全脱钩,“肖”已成为独立于“萧”姓之处的另一个姓,如果这样,它的读音将变成了去声的xiào,从而成了另外的姓氏了。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规定看,“萧”与“肖”既非异体关系,又非繁简关系。而民间认为“'肖'也作'萧'”、“'肖'同'萧'”等说法,是不是不可取呢?“'萧'俗作'肖'”的说法如何呢?因为“肖”实质上不是“萧”的简化字,二者又非异体关系,所以一些工具书的编者就把“肖”看作“萧”的俗体字——即引为通用 。实际上“某俗作某”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但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姓“肖”。
一个人的名字是自已的,但是一个人的姓氏却是祖宗传下来的,中国人最讲究传统了。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毕竟,“肖”姓毕竟是不规范的姓,不是所有萧家人的姓啊,萧何祖宗泉下有知,也不会瞑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姓“肖”者改回姓“萧”。也算是氏族上的统一。
由于时间已过数十年了,有些年轻的姓“肖”者可能并不知自已原系萧家人(从身份证看,其爷其父等,均也已写姓“肖”),以轻易否认自已是萧姓人,其实, 这些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证:
1,如宗祠,不管建国后萧姓如何被改,但建在各地萧姓聚集地的萧家宗祠上的“萧”字是不会改的。
2,问长辈,特别是一些上了60岁以上年纪的长辈,他们在小时候,在年轻时一定用过姓萧。
3,祖坟,祖上的坟墓上刻的字一定是萧字。等等。
但不管考证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的全中国,写姓肖者中,有99.99999999都是原来的姓萧者,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在此,建议所有“肖”姓家人都尽可能的改正错误,改回祖宗留下的姓“萧”。
大陆同族人改姓背判祖宗之事,也引起了全世界萧氏宗亲的同情。另据可靠消息,现兹有世界萧氏宗亲会等全球数十个宗亲会已联合向国家语委、公安部建议,利用在明年全国换发二代身份证的机会,为所有姓“肖”者改回姓“萧”提供方便参考,让千千万万族人能认祖归宗!!这也希望众多族人也珍惜这个机会!!
参考资料:/wjx/frame.asp?id=704&name=肖
7. 古代12生肖
用12生肖纪年,在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开始了。《北史·宇文护法》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表明当时民间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但是,12生肖的来历如何呢?我国古籍中记载,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 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符号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游牧民族则以动物来纪年。《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另外,《宋史·吐蕃传》中也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以后,在中原同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两种纪年法相 互触合形成现在12生肖。正像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的那样,“盖北俗初无所谓子 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这种关于12生肖来历的解释,已经被许多人认可。
另外,关于12生肖来历的说法还有:洪巽的《阳谷漫录》中说,12地支中位居奇数者,以动物的指或蹄也为奇数相配,如子位居首位,与它相配的鼠为5指,地支中居偶数位的,则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如牛与丑相配,为4爪。叶世杰在《草木子 》中,把12生肖的来历解释为:术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 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胃、猪无 筋、人则无不足。”
其它的说法还有种种。诸如:黄帝要选拔12种动物在天上按时值班……通过竞赛而选中了鼠 、牛、虎等12种动物;12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一些氏族的图腾崇拜;12生肖可能是从天竺引 进的;或28个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个时辰。每个星宿都以一种动物命名。从每个时辰值班的动物中挑选某种常见的作某一年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
尽管人们不能确定12生肖的确切来历,但因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种仍有实用价值的宝贵遗产。
传说在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为了让人们容易记住年岁,便想了一个方法,以十二生肖作为年岁的代表,只要记住十二生肖的循环更替,就可推算年龄。于是玉皇大帝传全天地间的飞禽走兽,立即赶到天庭以报到的先后,依序排定十二生肖座次。百兽之中的龙虎兔等兽,都以为自己身手非凡,不是边走边游玩山水,就是上路后走走停停,只有老牛自知步伐缓慢,提早赶路,不敢稍事停歇,而狡猾的老鼠为了节省体力,就跳上牛角上休息,让老牛背着跑,眼看老牛就要第一个到达终点,这时迟那时快,年老力衰的老牛体力用尽,一个腿软,刚刚就在终点线前跌了跟头,顺势将还在牛背上熟睡的老鼠摔过了终点线,老鼠也因此莫明其妙得了第一,受封为十二生肖的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