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咏拼音怎麽读
yǒng 释义1.唱,声调有抑扬地念:~赞。
歌~。吟~。
~唱。 2.用诗词等来描述,抒发感情:~梅。
~史。~怀。
~叹。~叹调(富于抒情的独唱曲)。
3.指诗词:佳~。详细释义〈动〉(形声。
从口,永声。又作“咏”。
本义:曼声长吟;歌唱)同本义咏,歌也。或从口。
——《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
’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搏拊琴瑟以咏。——《虞书》。
郑注:“谓歌诗也。”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
——《国语·周语下》人喜则斯陶,陶斯咏。——《礼记·檀弓》咏而归。
——《论语·先进》咏殷周之《诗》。——班固《东都赋》又如:咏士(诗人);咏雪(咏絮。
泛指有诗才的女子);咏哦(歌咏吟哦);咏吟(曼声诵读);咏言(吟诗)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抒情若是而不从,动而不悛,则文咏物以行之,求贤良以翼之。——《国语·楚语上》歌以咏志。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又如:咏桑寓柳(喻表面上赞美此事物,实际是为寄托对他事物的情感);咏志(以诗歌抒发心志);咏风嘲月(诗人写诗,常以风月为题材,故常泛称写诗为咏风嘲月)歌颂含淳咏德之声盈耳。——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又如:咏颂(歌颂);咏仁(歌颂仁德);咏德(歌颂高尚的品德)〈名〉指诗歌等韵文作品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 咏华山古诗作者名子拼音怎么写
寇凖(kou zhun)(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 九月,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3. 咏柳 古诗带拼音
yǒng liǔ
《咏 柳》
táng hè zhī zhāng
唐· 贺 知 章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í shù gāo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è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