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例怎么写啊
首先基本资料!包括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常住地等!
其次是主诉!
然后是病人疾病史,家族史,药敏史,曾经有无手术记录,若是女性还应该有月经史
再次是病人各个系统的检查..
然后是查体..然后是入院检查结果!然后是病历小结..最后是诊断名称..签名..日期..
住院病人的病历阶段小结通常一个月写一次,包括一个月病人在院的情况,有无不良主诉,查体有无异常
用了某种药物治疗,有无手术,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等等
2. 门诊病历怎么写
门诊病历
【要求】
病历封面应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住址等项填写清楚,年龄不能写“成”。如系新病就诊,应按初诊病历格式书写;如系旧病复诊,则按复诊病历格式书写。初诊患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要求比较全面,以便复诊时参考。门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完成。
【格式】
1.初诊格式:
*科、*年*月*日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个人史、家庭史等(要求简要记录与本次发病有关的病史或其他有意义的病史)
体格检查:(主要记录阳性体征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结果
特殊检查结果
初步诊断
处理与建议:(1)
(2)
医师签名:***
2.复诊格式:
*科、*年*月*日
病史:(1)上次诊治后的情况
(2)上次建议检查的结果
体格检查:(主要记录阳性体征变化和新的阳性体片发现)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
初步诊断:(诊断无改变者,不必再写诊断,诊断有改变者,应再写诊断。)
处理与建议:(1)
(2)
医师签名:***
3.门诊病历封面见附页。
【示例】
初诊示例
内科:1994年3月20日
阵发性咳嗽半月。
半月前受凉后开始咳嗽,呈阵发性,无畏冷发热,无咯血及胸痛,伴有少量的白色黏稠痰。曾服止咳糖浆等3天,效果不好。
既往有10年余慢性咳嗽史,曾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不吸烟。否认肺结核病史。
体格检查:BP 128/80mmHg,无呼吸困难,唇不发绀,双肺有散在干性啰音,未闻及湿啰性啰音,心率9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血常规:Hb120g/L,WBC 11.0*109/L,N 0.8, L0.2。
初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处理:(1)胸片
(2)交沙霉素 0.2 t.i.d*3
(3)复方甘草糖浆 10mL t.i.d*3
医师签名:***
复诊示例
内科:1994年3月25日
经以上处理后咳嗽稍缓解,已不咯痰。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双肺未闻及干性、湿啰音。
胸片:双肺纹理增粗,无主质性病变,心影正常。
处理:(1)复方甘草糖浆10Ml t.i.d*3
(2)交沙霉素 0.2 t.i.d*3
医师签名:***
3. 急性肠胃炎的病例怎么写
病例包括: (一)患者一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
(二)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三)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
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四)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药物过敏史等。
(五)个人史,婚育史、女性患者的月经史,家族史。
(六)体格检查应当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脾等),直肠肛门,外**,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
(七)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
(八)辅助检查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当写明检查日期,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该机构名称。
(九)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情况,综合分析所作出的诊断。如初步诊断为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
(十)书写入院记录的医师签名。
等。急性肠胃炎都是起因于食物,因此严把食物卫生关是预防此病的关键。搞好饮食、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大力消灭苍蝇,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冰箱内的食品要生熟分开,进食前要重新烧熟烧透。饭前便后要洗手,蔬菜瓜果生吃前要消毒,外出度假要选择干净卫生的饭店等都是应注意的有效预防措施。
●用醋和大蒜消毒
如果你外出吃饭,为防止可能的危险,你可以向服务员要一碟醋和几瓣蒜,蘸着醋就着大蒜结束这顿饭会给你的健康上一份保险。
●补充液体
如果你不幸被细菌感染,这些细菌刺激你的肠道,并藉由上吐F泻,使你损失许多水分。此时,你需要多喝液体,以防止虚脱。白开水足最佳的补充液,其次是其他透明的液体,例如苹果汁、高汤或清汤。汽水也可以,但是先让气泡散失。赶走气泡的快速方法是用两个杯子将汽水反复地互倒。补充水分时,勿一口气全吞下,以免又引发呕吐。
●补充电解质
呕吐及下痢皆会流失重要的电解质——钾、钠及葡萄糖。可以啜饮电解质饮料,例如口服补液盐来补充。或自己调配,作法如下:将果汁(含钾)与1/2茶匙的蜂蜜或玉米糖浆(含葡萄糖)以及一撮食盐(氯化钠)均匀混合即可。
●避免制酸剂
制酸剂能减少胃酸,但也能减低你的抗菌力。如果服用制酸剂,可能使细菌快速且大量地繁殖。
●勿急于止泻
下痢表示你的体内正试着排出毒素。在某些情况,服用止泻剂可能干扰体内对抗感染的能力。因此,最好顺其自然,让肠内有害的细菌排出体外。如果你觉得有必要服用药物,请先向医师咨询。
●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主要是帮助消灭细菌,建议一天二次,直到腹泻停止。但使用这些药物前,应先请教医师。
●饮食清淡
通常在下痢或呕吐平息后的数小时到一天内,你便可以开始进食,但需慢慢来,因为受过伤害的胃现在仍虚弱。先从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可以吃些麦片、稀粥、布丁、饼干或高汤。避免高纤、辣味、酸性、油腻、多糖、乳品等食物,以免刺激胃。应该如此遵循l—2天,好让胃有时间恢复正常。
●补充必需营养素
①钙加维生素D
每天1500毫克。补充流失的钙质,帮助粪便成形。每天4001U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
② 消化酶
用餐时服用。富含胰脏酵素,有助于帮助消化。
③ 镁
每天1000毫克。帮助钙吸收,促进pH酸碱平衡。鱼—洋车前子或燕麦麸
睡前服4胶囊。有助粪便成形。
⑤不饱和脂肪酸
用量依产品指示,有助粪便成形。
⑥ 维生素E
每天400—1000IU。保护结肠壁细胞膜。
4. 发烧病例如何填写
患者的体温,一般情况,自诉有无其他不适,建议发热病人多量体温,分析发热的热型(稽留热,波状热,弛张热等等)并分析发热的原因,做一些常规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还要仔细询问病史,查体等等。 发烧了,xxx度,性别,年龄,100多钱左右就行了,不要些多具体 发热xxx小时,伴头疼头晕。
患者于xxx小时前无明原因的发热,体温高达xxx度,伴头疼头晕,无鼻塞,无恶心呕吐,无腹疼腹胀等不适。未给予治疗,来诊。
PE:一般情况可, T:?。 BP:?。
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心肺听诊有无异常?肝脾有无肿大?腹部检查,略。
初步诊断:上感。 发烧待查。
5. 胃炎的诊断病例怎么写啊
1.你是消化内科还是普外科或是从事内镜?
2给两个病例吧,以前管的病人,希望能帮到你~~~
内镜所见:
胃底:黏膜充血.水肿.
黏液湖:中等量.黄色浑浊.
胃体:黏膜充血,水肿.
胃角:黏膜充血,水肿
胃窦:黏膜充血,水肿,局部黏膜菲薄.少量灰白色结节样增生.
幽门管大弯侧见一0.6cm*0.6cm灰白色结节样增生.质软,活检3次.蠕动可.
十二指肠 球部:黏膜少量颗粒样增生.
内镜诊断:浅表性胃炎并萎缩.胆汁反流.黏膜增生(待病理)十二指肠球炎
病理诊断幽门管)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静止期.肠化(++).HP (-)
该病例为:男性.55岁.自觉上腹剑突下不适,无泛酸 嗳气.无腹痛腹胀.
无恶心呕吐/
我觉得西药方面可以使用胃达喜类制酸保护胃黏膜药。如果出现上腹胀,嗳气反酸症状可适当使用抑酸,加强胃动力药(如奥克,吗叮林等)。中成药方面可服用胃复春,猴菇菌片等药。饮食上注意避免进食辛,辣,酸,烫的食物。建议半年左右复查胃镜,另外可通过B超等检查,观察肝胆,胰腺等消化器官情况。有条件的话,可随访消化道肿瘤标记物指标。
6. 皮肤科病例怎么写
我治疗过会指甲的病历给你抄过来!
R1 经检查脚指甲患有甲藓,本人要求治疗
双足指2,3,4指灰色变厚,中间隆起.
诊断:***
R2 普诊
完了,会指甲也属于皮肤科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名因上嘴唇疖肿2天,伴高烧、头痛而前来急诊的男性青年患者,经体格检查:体温39.5℃,左上唇、眼周围组织红肿、触痛,鼻唇沟外侧有1.5cm直径的红肿硬块,在硬疖和硬块的皮肤表面均有多个小脓点。经追问病史,原来他在两天前左上唇长了一个小疮,发痒不适,即用手指挤压小疮,疮口流出黄水,当时似乎好了些,但当天晚上,就出现了上述症状。医生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诊断为上唇疖肿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经抗感染治疗后病愈。
因为口腔颌面部的血管丰富,构成深、浅两个静脉网,互相吻合,但没有静脉瓣,血液既可以向心回流,也可离心反流。因此,面部尤其是两侧口角至鼻根部位,即被医学上称之为“危险三角区”,在这个部位发生感染(如疖、痈等)后,若随意搔抓、挤压、挑破、热敷及意外损伤等,都可导致炎症迅速扩散。因为挤压疖、痈时,可使脓液和静脉内含细菌的栓子进入颅内海绵窦,引起颅内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当面部尤其“危险三角区”发生疖肿,早期可用2%碘酊涂抹患处,连续数次,保持局部清洁,疖肿通常可逐渐消散;如疖肿增大,周围红肿或唇痈初起,这时局部应外敷中药,常用的有二味拔毒散、玉露散或地丁草等,敷在疖顶周围,每日2次至3次,可促使炎症消退;如系唇痈,可在硬性浸润区敷用六合丹;若脓头溃破,或有脓栓形成时,局部应加用高渗盐水纱布持续湿敷,以利引流;如脓栓阻塞,引流不畅时,可在破溃孔处加用少量化腐丹,以促使坏死组织溶解,脓栓液化脱出。
7. 病例写的是什么
【释义】:1.某种疾病的例子。
某个人或生物患过某种疾病﹐就是这种疾病的病例。病历书写一般要求各种症状、体征均须应用医学术语,不得使用俗语。
3、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疾病名称或个别名词尚无恰当译名者,可写外文原名。药物名称应用中文;诊断应按照疾病名称填写。
4、简化字应按**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书写。5、度量衡单位均用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时一律采用国际符号。
6、日期和时间写作举例1989.7.30.4或5pm。7、病历的每页均应填写病人姓名、住院号和页码。
各种检查单、记录单均应清楚填写姓名、性别、病历号及日期。8、癌症、精神病等特殊疾病的病历诊断必须有上级医院的病理报告、诊断证明及相关资料。
门诊病历书写要求2、初诊必须系统检查体格,时隔三个月以上复诊,应作全面体检,病情如有变化随时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3、重要检查化验结果应记入病历。
4、每次诊疗完毕作出印象诊断,如与过去诊断相同亦应写“同前”。两次不能确诊应提请上级医师会诊,详细记载会诊内容及今后诊断计划,以便复诊时参考。
5、病历副页及各种化验单、检查单上的姓名、年龄、性别、日期及诊断用药,要逐项填写。年龄要写实足年龄,不准写“成”字。
6、根据病情给病人开诊断证明书,要记载主要内容,医师签全名,未经诊治患者,医师不得开诊断书。7、患者需住院时,由医师在病历上写明住院原因和初步诊断,记录力求详尽。
8、门诊医师对转院患者应负责填写转院病历摘要。急诊病历书写要求原则上与门诊病历相同,但应突出以下几点:1、应记录就诊时间和每项诊疗处理时间,记录时详至时、分。
2、必须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有关生命指征。3、危重疑难的病历应体现首诊负责制,应记录专业医师的会诊等内容。
4、对需要即刻抢救的患者,应先抢救后补写病历,或边抢救边观察记录,以不延误抢救为前提。住院病历书写要求1、住院病历由住院医师或试用期医师书写,在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
2、对新入院患者必须书写住院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住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月经史、婚育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病历小结、鉴别诊断、诊断及治疗等,医师签全名。3、住院病历应尽可能于次晨查房前完成,最迟须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急症、危重患者可先书写详细的病程记录,待病情允许时再完成住院病历。4、住院病历必须由主治医师及时审阅,做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修改住院病历应用红墨水。修改后,修改者用红墨水签名。
被修改六处以上者应重新抄写。入院记录书写要求1、入院记录是住院病历的缩影。
要求原则上与住院病历相同,能反映疾病的全貌,但内容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2、入院记录由住院医师书写,应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3、对既往史及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吏及体格检查中与本病无关的资料可适当简化,但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及阴性资料必须具备。再次入院病历记录的书写要求1、因旧病复发而再次住院的患者,书写再次入院病历和记录。
因新发疾病而再次住院,不能写再次入院病历和记录,应按住院病历和入院己录的要求及格式书写,可将过去的住院诊断列入既往史中。2、书写再次入院记录时,应将过去病历摘要以及上次出院后至本次入院前的病情与治疗经过,详细记录于病历中。
对既往史、家族史等可从略,但如有新情况,应加以补充。3、患者再次入院后,医师应将上次入院记录调出,并置于再次入院记录之后。
4、再次入院病历和记录的书写内容及格式同住院病历和记录。病历中其他记录的书写要求1、病程记录:首次病程记录应包括症状、体征,诊断和诊断依据,初步诊疗计划,重危患者观察病情变化的注意事项。
病程记录应包括病情变化(症状、体征)、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医技科室检查结果、特殊治疗的效果及反应、重要医嘱的更改及理由、会诊意见及对原诊断的修改和新诊断确立的依据。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记录,一般病人每1 - 2天记录一次,慢性患者可3天记录一次,重危患者或病情突然恶化者应随时记录。
2、交班医师均需作出交班小结,接班医师写出接班记录。阶段小结由经治医师负责记录在病程记录内。
3、决定转院的患者,住院医师必须书写较为详细的转院记录,由组长审查签字。4、出院记录和死亡记录应在当日完成,出院记录内容包括病历摘要及各项检查要点、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及治疗经过、效果,出院时情况、出院后处理方案和随诊计划,由经治医生书写,并同时抄写于门诊病历中,以便门诊复查参考。
死亡记录的内容除病历摘要、治疗经过外,应记载抢救措施、死亡时间及原因,经治医师书写,组长审查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