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不的繁体字还是本身。
不,读音是bù,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本义是萼足。现意思有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相关组词有很多,比如不再、不用、不给、不见、不许、不同、不想、不是、不定、不快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词语解析
1、不再[bù zài]
不重复第二次。
2、不用[bù yòng]
是指不听从;不采纳。
3、不给[bù gěi]
供给不足;匮乏。
4、不见[bú jiàn]
指不曾相见;不易看到。
5、不许[bù xǔ]
意思是不允许。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不
2. 含糊的拼音怎么写
含糊的拼音:[ hán hu ]
详细解释
1. 亦作“ 含胡 ”。形容声音、言语或意思等不清晰、不明确。
唐 刘禹锡 《与柳子厚书》:“弦张柱差,枵然貌存。中有至音,含糊弗闻。”《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駡否?’ 杲卿 含胡而絶。”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而 龟山 、晦庵 、无垢 之徒,皆以为兼仁智而言,其意含糊,了不可晓。”《儒林外史》第三七回:“ 张铁臂 红了脸道:‘是小时有这个名字。’别的事含糊説不出来。 杜少卿 也不再问了。”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只有 刘戡 显得特别:他象发热发冷,时而大声说什么,时而含糊地嘟囔。”
2. 形容办事敷衍马虎;苟且,不认真。
《旧唐书·陆贽传》:“既相执证,理合辨明,朝廷每为含糊,未尝穷究曲直。” 宋 欧阳修 《再乞根究蒋之奇弹疏札子》:“臣若有之,万死不足以塞责;臣若无之,岂得含胡隐忍,不乞辨明?”《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问官不肯推详,含糊了事。”《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遇着这般泼妇,难道终日厮闹不成?少不得闹过几次,奈何他不下,到只得诈瞎装聋,含糊忍痛。” ** 《学习和时局》:“对于人的处理问题取慎重态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
3. 示弱;差劲;无能。常与“不”字连用,表示反义。
老舍 《茶馆》第二幕:“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十:“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呀!不含糊!” 骆宾基 《东战场别动队》一:“人倒是不含胡,就是脾气暴躁点。”
3. 不会拼音怎样学,怎样学得快
记熟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的读音,然后再将字母组合起来拼读,分清声母、韵母、
【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音、后鼻音】零声母音节、整体认读音节、两拼法和三拼法,
记住声调读法规则和标调规则。会读并背下来,用心的话两天就能背下来,多练打字,
很快就会了。
汉语拼音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音节: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由声母、韵母组成。“定” dìng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
声母:发音较轻快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3个
标准发音:b[玻] p[坡] m[摸] f[佛]
齿龈音(舌尖音):d[的] t[特] n(讷) l(勒)
舌根音(软腭音):g[哥] k[科] h[喝]
舌面音(硬腭音,龈-腭音):j[机] q[七] x[西]
平舌音:z[资] c[次] s[思]
翘舌音:zh[知] ch[吃] sh[师] r[日](齿龈后音,舌尖后音) y[衣] w[乌]
韵母:发音时较响亮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24个
标准发音:a[啊] o[喔] e[鹅] i[衣] u[屋] ü[鱼 ]ai[爱] ei[诶] ui[威] ao[袄] ou[欧] iu[优] ie[耶] üe[约]
er[耳] an[安]en[恩] in[因]un[温] ün[晕] ang[昂] eng[亨] ing[英] ong[翁]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16个
标准发音:zhi [织] chi [吃] shi [诗] ri [日] zi [资] ci [次] si [丝 ] yi [衣] wu [呜] yu [鱼] ye [耶]
yue [约] yuan [冤] yin [音] yun [晕] ying [鹰]
单韵母: 发音声音又响又长 a o e i u ü 6个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 9个
前鼻音韵母:指拼音中以“n”结尾的,如:an en in un ün 5个
后鼻音韵母:指拼音中以“ng”结尾的, ang eng ing ong 4个
前鼻音与后鼻音有很大的差别了:前鼻音的尾音是n,后鼻音的尾音是ng
前鼻音由母音和鼻尾音组成。鼻尾音是-n,发-n时,要用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垂,让气流从
鼻腔透出,音结束舌尖是抵住上齿背的。[en发音 恩]
后鼻音eng 先发e,紧接着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是舌根音, 要抬起舌根。【eng发音 亨】
平舌音:z c s 有 3个 [拼音中以“z、c、s”开头的]
翘舌音:zh ch sh r 有 4个 [ 拼音中以“zh、ch、sh、r ”开头的
er【儿】为特殊韵母有时候归类于复韵母,有时候单独列为特殊韵母。
三拼音节有11个:ia ua uo uai iao ian iang uan uang iong üan
零声母音节: 开头没有声母,只有一个韵母独立成为音节a ai an ang ao e ei en eng er o ou
注意:键盘打字 ü 有时是【 V 】,如: 绿的拼音是 lv 。
4. “不是”的“不”正确读音是四声还是二声,“不”是多
不是的不读音是第四声,读音有2种,分别为: [ bù shi ] 、[ bù shì ]
释义:
[ bù shi ]
过错;过失;缺点。
[ bù shì ]
1.对判断词“是”的否定。
2.用于并列关系或选择关系复句中,常构成“不是……而是……”“不是……就是……”的格式。
一、不拼音:bù
释义: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6339能。~多。~经济。~ 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二、是拼音: shì
释义: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自以为~。实事求~。你说得极~。应当早做准备才~。
2.认为正确:~古非今。深~其言。
3.表示答应的词:~,我知道。~,我就去。
4.姓。
5.指示代词。这;这个:如~。由~可知。~可忍,孰不可忍?。~日天气晴朗。
6.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节约~不浪费的意思。
7.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这张桌子~石头的。那瓶墨水~红的。我~来看他的。
8.联系两种事物,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他~一片好心。咱们~好汉一言,快马一鞭。院子里~冬天,屋子里~春天。
9.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汗。
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去年,今年~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说,做~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
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
12.用在句首,加重语气:~谁告诉你的?。~国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
13.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
14.用在名词前面,含有“适合”的意思:他想的很~路。这场雨下的~时候。东西放的都挺~地方。
15.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你~吃米饭~吃面?。他不~走了吗?。你~累了不~? ⑾(必须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没去。这本书~好,你可以看看。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不再[bù zài]
放弃;停止进行。
2.不用[bù yòng]
表示事实上没有必要:~介绍了,我们认识。大家都是自己人,~客气。
3.不给[bù gěi]
供给不足;匮乏。
4.不是
[bù shi]
过错;过失;缺点。
[bù shì]
对判断词“是”的否定。
5.不见[bù jiàn]
不见面:~不散。这孩子一年~,竟长得这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