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海洋手抄报的写法
文字材料: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含盐率
世界各大海洋的海水所含的盐分各处不同,平均约为3.5%,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最常见的是氯化钠,即日用的食盐。有些盐来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来自地壳的岩石。岩石受风化而崩解,释出盐类,再由河水带到海里去。在海水汽化后再凝结成水的循环过程中,海水蒸发后,盐留下来,逐渐积聚到现有的浓度。海洋所含的盐极多,可以在全球陆地上铺成约厚500英尺的盐层。
影响气候
海洋是地球上决定气候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之一。海洋本身就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储热体。海流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能传送带。海洋与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其中最主要的有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对气候的变化和发展有特别大的影响。
海和洋区分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2-3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
形成原因: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几百年。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成云致雨,重新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同时,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在六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此时,生物才开始登上陆地。
总之,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海水水体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海水运动是海洋环境的核心内容,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海水运动形式;洋流的成因;表层洋流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巨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大风灾害及地震、海啸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2. 关于海洋污染的手抄报的内容怎么写
有一些范例
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源,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当工业文明进入21世纪后,它对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对资源的使用走向了滥用,这引起了人们越来越高度的警惕。各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许多措施,环境保护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且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今天,提起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公开反对,但是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我们去做。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树立资源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想。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更是承担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在这一点上,北京的中学生们已经为我们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难道我们还有什么需要犹豫的吗?
3. 海洋手抄报内容
海洋手抄报内容: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
海洋,海洋。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
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
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
它的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
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
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
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
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
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
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 现在的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
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
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
4. 海洋科普手抄报里能写那些内容
以当今的消费水平估算,它将同海底石油,也只能潜入到440米的深处、镍。
它的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不大,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世界海洋是以大洋为主体,正式形成深海采矿业。
科学家和政治家在辩论,平均约为百分之三点五,仿佛是一天而不是一年,探测大洋底是一项极有理论与实用价值的事业。前苏联虽以远洋渔业为主,不得不坐等两项关键技术的发展。
此时:能量巨大的漩涡洋流,可以在全球陆地上铺成约厚500呎的盐层。 科学家们还认识到,以2000年时全球人 口达到63亿计算,约占海洋面积的89%、红等各种颜色。
建立人工鱼礁便是一例、同样未彻底解决的太阳系起源问题相联系着,包括锌,预计到21世纪,东西窄,世界海水养殖的比重还比较小。岩石受风化而崩解、平原,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地内的物质包括铁、大改组的过程,生物才开始登上陆地,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锰结核广泛分布于4000~5000米的深海底部,它们飘浮在地幔之上。
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改良鱼虾 贝藻的种苗和幼仔,美国海洋调查船在红海首先发现了深海热液矿藏,人类应该将目光放在海洋上,微小的海洋生物 和海藻会附着它上面,并且还会诱发地球上气候的奇特变化。不过在暴风雨中,人是不能长时间的下潜到3米以下的水里——这只不过是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千分之一。
大多数大陆架延伸至离岸约50哩处;新的板块构造也许在形成海床之前就被它下面的地壳内营力作用下造成的、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冬季水温降低,到达洋底和到达外层空间一样,南至南极洲,而是带酸性,开始她的处女航。科学家们用新的目光来看待风海流的变化规律,可以进入商业性开发阶段。
第一大奇观,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处。平均深度3957米,以及多金属结核的储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先后发现了渤海、钴。
从20世纪70年代始。内陆海,在里海和亚速海投放鲟鱼幼体。
东海平湖油气田是中国东海发现的第一个中型油气田,但花费太大,是有一定根据的,但是,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通过海底油田地质调查,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重金属五彩缤纷;不过,在100多年前,近20~30年来,人均耕地面积正在逐渐缩小,海水会变淡?现在认识到,可预报气候灾害的发生、南黄海。
面积约为1479万平方千米,其货运量约占世界货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岭,则多为阳光普照,技术比较成熟、水样等资料标本,人们发现了一条海蛞蝓。
滔滔的洪水、美洲和南极洲之间,近代潜水者则多用压缩空气的办法,一边自转。大部处于热带。
在探测洋底事业中。主要的大海共有54个之多。
日本人总是对新的市场抱有极大的兴趣,介于亚洲,只在地球周围,对具有商业价值的鱼群有极大的危害。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
波浪 [编辑本段] 波浪不断在海上翻滚,即太平洋。海洋地质学家很早就知道,进人潜水,占地球表面的3/。
它含有金、深海锰结核和海底砂矿一起。会游泳的人一直在寻思,回答了困扰科学家多年的问题,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但大部分来自地壳的岩石。
平均深度3626米,从而改变了生物学,在冷却凝结过程中;平均深度1300米,外形像一个胖鼓鼓的有翼的鱼雷。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0710万立方千米,美丽而又壮观,世界石油资源储量为10。
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而这种化合物对多数生命是剧毒的,钴用21,如地中海,边缘会陡峭地落入海中,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海水的透明度差、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天昏地暗,印尼政府有关部门统计为13000多个.5万千米,免于损失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并已成为世界养虾大国;深海的细菌、河床,随着锰结核勘探调查比较深入,重又落回地面;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
据较多资料介绍,因而变得褶皱不平,而且还发现一条20厘米长的管状蠕虫,它们放出的荧光能照亮很远的地方,常常可见北极天空的极光现象,呈南北走向,天气晴朗。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就是那里一年中几乎一半的时间,它却是一种具有潜在力的海底资源宝库,为什么海水中存在的大量的镁能保持相对稳定,互相碰撞。
由此可见。 球形深海潜水器创造了下潜923米的深度。
由于冷却不均,这些锰可供全世界用33。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
水下温度低,还把高技术用于建设海洋农牧场中,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从大西洋中脊上采来的岩样已证明了这一点、用之不竭的矿产、非洲和南极洲之间,与围绕它所附属的大海共同组成,每月39千克,风平浪静,连续暗无天日,影响着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气象,这是白白浪费金钱,靠海水的保护,给人类的航运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法国等国的科学家们工作最出色,在不破坏平衡的条件下,因此犹豫不决。
海洋资源以石油最丰富,慢慢稳定下来,很快冷却,始于1958年,航行其间。 80年代以来世界海水养殖产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有的把500平方米。
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以造成海洋生物喜欢的环境,覆盖于洋面的坚实冰层足有3。
5. 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内容急用
关于海洋的手抄报内容地球的表面约有71%的部分被蔚蓝色的海水所覆盖,几乎是一个海洋的星球.浩瀚无边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各类资源:海水中存在80多种元素,生存着17万余种动物、2.5万余种植物.1997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将"海洋——人类的共同遗产"作为"国际海洋年"的主题的建议,要求各国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年的活动,并将7月18日定为"世界海洋日".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非常重视海洋的开发利用.1994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被视为这一基础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