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新闻标题
新闻稿标题怎么写呢,一般标题都要吸引人注意,但也有一些技巧,具备新闻稿的三个方面以及内容最好用标题全部展现出来。以下这篇是新闻稿标题怎么写文章,供大家参考。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这篇由资料站为您提供的文章。
新闻稿标题怎么写:
1,标题SEO:前65个字符很关键
标题在把网页内容通知搜索引擎时起关键作用。如之前所讲,搜索引擎对网页上方的文字赋予更多的权重。另外,很多网站(包括美通社网站)使用网页中 标签的标题,这个标签也是影响SEO的重要因素。尽量优化标题可以提升新闻的网络能见度(visibility)。
标题优化并不难,但可能要求你重新思考如何构建标题。因为搜索引擎只索引标题的前65个字符。若想达到最佳效果,必须将最重要的关键词放在标题的前面部分,甚至是标题的最前面。
另外一个需要重视的是,不要把标题做成关键词的堆砌。搜索引擎很擅长发现自然语言,很快能把关键词垃圾屏蔽。所以,不要做得太过界。每每谈到关键词,有人就很容易把好事做过头。只有当你的新闻稿集中于1-2个关键词时,SEO的技巧才会最大程度帮到你。
2,在标题里使用数字(当需要时)
我们这次研究发现的一个最令人惊奇的事实,乃是在标题中带有数字的新闻稿的表现较之无数字的要好。如果你的新闻稿中引用诸如调查结果或绩效的数据,或是给
读者提供某领域一些不争的事实,那么最好在标题中点明。标题中的数字传达的信息或有关即时性,或有关事实性,无论怎样,都能增强新闻本身的可信度。
3,用子标题增加细节信息
我观察每天的新闻稿,发现很多公司或机构感觉很难做到把标题字数限定在90-120个字符以内。那怎么办?你可以用子标题来补充上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信息,使主标题不那么冗长。你会发现这样让新闻视觉上更吸引人。读者也会觉得更易抓住重点,从而更愿意继续读下去。
4,重新思考你的新闻稿
公司门需要重新思考一些经久不衰的公关技巧,当然也包括新闻发布的技巧。与前几年的情况不同,如今你的听众—包括你想吸引的记者和博客主们都用网络获取内
容。他们搜索、分享,并与之互动。社交媒体让人们发现并共享信息,为品牌直接与受众交流提供了新的机会。搜索引擎在其排名算法把社交媒体的因素也容纳进
去,意味着社交媒体分享对信息的网络能见度有着长期的影响。若想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我们应重新考虑一下如何写好新闻稿,就从标题开始吧。
注意事项——
长度–标题长度应在90-120字符之间(字符,包括空格。不指单词)。(注:中文标题我们建议在17-25个词之间)
关键词–把最重要的关键词放在标题开始处(在头65个字符之内)。
标题中包含数字。人们一般喜欢看到明确的数字点。
2. 报道应该怎么写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始,展开,高潮,结尾),按规范这个填进去内容即是一篇不错的报道
碰到我,算你运气好。对于新闻报道这方面的东西,我再熟悉不过了…活动报道要看是哪种。文艺、会议还是比赛…每种都有不同的写法,但大体上分为三段式,第一段概括陈述新闻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第二段,陈述活动内容(过程),要简结,有领导讲话的话,要把他讲话的内容写进去。第三段,写活动意义,影响。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第一,题目突出了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二,报道的开头,就交待了事情的结果,接下来才写事情的大体经过。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体育比赛(跳绳、踢毽子、拔河等)或学习竞赛(写字、朗读、习作、辩论等)。
快采纳我
3. 怎么写新闻标题
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是要求其特殊、要求其独特。
让读者一看,使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
对于评论来说,更是这样。之所以有如此要求,是因为评论题目具有特殊的作用。
有人说:“标题是评论的眼睛。”这是一种“文学语言”。
那意思无非是说,眼睛是传神的,评论的标题应该把评论的精神表达出来;或者是说眼睛能够把人勾住,评论的题目应该一眼就能把读者吸引过来,使他非把文章读下去不可。如果是广播评论,要能吸引听众,使人非听下去不可。
正如汤姆森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采的标题。”
①在当今,报刊、广播电视频道的数量相对于过去已翻了好几番了。而且报刊已进入厚报时代,甚至有的报纸一天就出百版;广播、电视大多数已是全天候播出,这一切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可以说,信息爆炸时代已经来临。加上社会生活的节奏大大加快,人们已无过多的时间去关注它,可以说,就连看完报纸几个版面的时间也没有。
那么,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那新闻评论标题如何创新呢?这就涉及一个标题创新艺术的问题。
一、评论标题的生动性 一讲到生动,人们会立刻想到小说、散文、诗歌等,似乎与新闻评论无缘。其实生动和新闻评论早已是水**融,尤其在西方新闻评论作品中为一大特色。
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起来,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农民怕政策变化而不敢下力长远致富,对当前农村的一大思想障碍的评论,标题可以想出很多。
如《致富要有长远打算》、《兼顾当前和长远》、《当前和长远》、《农民致富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等等,这些标题都可以据以成篇,但未免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作者却干脆把群众的语言直接用作定题:《致富不能“鸡啄米”》,这样既直截了当,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从语言来说又比较形象生动,使听众听了以后不易忘却。
同样的标题还有:《为分数“拧水分”好 》(《光明日报》2005年06月10日)、《为健康“颁奖”》(载《人民日报》2004年8月5日第一版)、《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取妻》(江苏如皋县人民广播站1986年7月15日播出)、《莫把“衙门”抬下乡》(湖南益阳县广播站1986年2月10日播出)等等 ,这些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醒目、形象,从而产生吸引读者的魅力。 二、评论标题的幽默性 幽默是智慧的象征,才华的体现,它以特有的诙谐和意境,让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领悟到生活的哲理。
老舍先生说:“幽默地去奇袭侧击,使人先笑几声,然而一琢磨脸就红起来,这要比正颜厉色地教训人效果好得多。” ②“讽刺家的心是冷的,而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在心态上没有讽刺家那么厉害”。
③具有幽默效果的新闻评论标题,不仅给读者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而且能够激发读者对新闻评论内容的兴趣。要把评论写好,讲究语言文字的幽默性是高招之一,其中制作富有幽默性的标题,就会一下子抓住读者和听众。
试举一例: 《人民日报》2004年4月210日“今日谈”的标题为《喜人的“不习惯”》。这篇评论据以“前两天在北京火车站乘火车,登车后总感觉什么地方和过去不同。
原来是站台加高和车底持平,上车如履平地了。习惯了踩着梯子上下车,对这方便之举一时倒有些不自然。”
作者抓住了事件的性质——可喜的,借用自己的感受——“不习惯”来概括这一使人上下车方便的变化。事情本身没有逻辑矛盾,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 ,逻辑矛盾就出来了,幽默感也出来了,于是人们才有读下去的欲望。
如果标题为《可喜的变化》,这一标题是准确地反应了事情的原委,但太笼统,让人一看就是喜鹊评论,而这种性质的新闻在中国铺天盖地,根本没法吸引读者的眼球。 再如:《“猪八戒”不该成为荧屏“香饽饽”》(《经济参考报》2005年08月22日)、《这样的“抠门”值得称赞》(《人民日报》2005年08月10日 第一版)、《楼市:中央政府不是"千手观音"咋办》(《中国青年报》2005年07月07日)、《企业要有“野性”》(《文汇报》2005年08月19日)、《造林还是“造字”》(湖北十堰电视台2002年11月15日首播)、《乡镇企业不是属猪的》(甘肃人民广播电台1985年12月14日播出)、《既要打锣,就不要怕响》(江苏省阜宁县广播站1983年6月25日播出)等等。
这些标题诙谐有趣,它特有的幽默力量,比一本正经的说教有效的多。 那么,如何制作引人入胜的新闻评论幽默标题呢?首先要了解读者精神和物质上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发掘心理上的幽默敏感点,但最终还得利用一定的语言手段和表达技巧来激发读者对幽默敏感点产生共鸣。
三、评论标题的哲理性 哲是智慧,是人类科学思想的花朵。理就是道理,是符合科学规律的道理。
哲理,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原理,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规律,或者说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简单地。
4. 怎样写专题报道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目的
四、特点
五、要求
六、格式
七、流程
1、选题
2、明确主题
3、查找资料
4、列好提纲
5、写初稿
6、定稿
7、投稿
注意的几点
(1)题目要反映特定内容,简单明了,明确主题
(2)署名要真实,对文章内容负责
(3)摘要两三百字为宜
(4)内容重点放在自己所做的事情
(5)整体结构要合理
(6)排版要符合标准
(7)正文为理论推导[应该怎么做]、实验过程[具体做什么]、结论[结果怎么样]为主线。
(8)“新”就是指新的理论、新的方案等
(9)参考文献必须是正式发表的文献。
5. 新闻报道怎么写
何写新闻,首先是“标题”,它是传播信息的眉目,也是信息的精髓。
标题里还有 正题和引题、副题,大家常说的引题,经常在正题的上面,例如坚持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正题为“钢铁工业走出节能增产新路子”。下面副题是“钢产量6年增加1200万吨,总能耗减少160万吨标煤,短缺品种产量大幅度增长。
出此以外,副题还负有交代形势、说明背景、烘托气氛,以引出正题的作用。通俗的说,就是正题上面的一行小字是引题,正题下面的是副题。
现在报纸两种标题经常看见, 另外就是正题先出,比如:粥少僧多、村小官多,副题则是:1481人的光明村养着15个村干部。还有一种经常见的一个标题例:宝力供电所、倾情千万家。
题目起到画龙点睛的目的。一句题目就点出宝力所真情为民服务内容。
也是文章要写的主要内容。所以说正题称为主题,是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或思想的概括与说明,它是写新闻的特点,也是必须具备的。
还有一点提醒大家,单行标题(就是一个标题)一定要准确、醒目。不能写着张三拐到李四身上,文章内容也要围着主题转,叫做一个中心。
准确做到文题相副,不能文不符实,更不能文不对题。用题目吸引读者,通常看报纸文章标题黑字,格外醒目,标题的鲜明突出,引人注目。
例如昌图一烟花厂发生爆炸,死伤惨重。这样的标题令读者立即动心想看下去,这就是题目起到的决定性和吸引作用。
讲一下什么叫导语。所谓的导语,就是文章开场白,或开篇的第一句话,第一段文字。
它是一则新闻里最有价值、最精华部分的概括。据说导语是美国人发明的,他们是最早提倡新闻必须有导语。
**非常重视文章的精练。他在审阅一个文件时,加了这样一段话:“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
导语的写法是多种形式,1、有叙述式;例如,云南干部群众,一说起种砂仁致富的事,总少不了夸奖中国药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是他们为基诺族打开聚宝盆。这种写法称为叙述式导语,用凝练的语言,扼要的叙述出一则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这种写法是导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
2、结论式例如:题目为“市场决定一切”,导语是中国彩电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日公司,现以似乎到了结束历史使命的时候了。这是先下结论,后在具体叙述。
3、描写式标题是:苏小姐的“黑名单”开头为“苏小姐是一位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的白领女性,前年她乔迁新居。一番装修之后,免不了又添置一些家电、高档日用品等物件。
望着温馨的家具,苏小姐真是喜上眉梢,乐不可支。”但这种描写形式,在导语中不能多,几句话后便转入叙述。
4提问式导语,例如标题为“昌图一烟花厂发生爆炸”谁该承担法律责任?开头为本报讯12月30日记者获悉,辽宁铁岭昌图双庙子镇烟花场发生爆炸,先后死者42人,伤者30多人,经查实,该厂是三无生产厂家,没有任何许可证。试问何人种下隐患,导致这场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这段导语明确而吸引人的提问,恰恰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由谁承担事故责任,这样文章会引起人们的兴趣。
发问后,在将事实真相报道出来。可能是一篇好文章,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5、摘要式、标题:新疆煤炭预测储量居全国首位,导语为:新疆已探明煤炭储量一万六千零四十二亿吨,居全国首位。这种摘要式导语,它虽然也是叙述的方式,但它提要特点较为突出,其写法也是通常用的。
如果大家觉得记不住的话,就记住导语称为倒叠金字塔方式,先把重要事实或结果放在导语里,后面不必重复,就是大座朝上,它是新闻通常用的手法。举例标题:优质服务筑“凤巢”。
本报讯;河北唐山市南区地税局以优质服务,为投资企业创造良好税收环境。目前,共有264户域外企业落户南区,今年前10个月上缴地方税收1468万元。
这类导语明显是倒叠金字塔,把成绩说在前头,然后在叙述怎样完成的经过。另一种叠金字塔,从塔尖往下顺,把成绩放在结尾。
当然新闻结尾不重要,对结尾没有严格要求。有的甚至没有结尾。
数字也可以结尾,觉得话说完了,就行了,不能向单位写总结那样,非得来个好的结尾。总之导语短短几句话,要写的具体完整,应该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或部门及事情原因。
二;主体。主体是紧接导语第二部分,它承接导语,围绕主题具体展开新闻事实及内容,详细阐述事实,使其清晰,并补充导语里未提到的次要材料,使信息更加详细确凿,内容更加完整。
对主体部分的要求为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新,就是要适应新形势,钻研新问题,抓住新特点,总结新经验,避免老一套。
二要“小”,就是要抓住某一事物的某个侧面或某一点进行报道,不要面面俱到。把口子张小一点,不要写又臭又长的文章。
三要实,就是从实际出发,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生编硬造,不胡乱拔高,尽量说的让人一看就懂,文章不能重复话。四要“活”要特别运用能够说服人、打动人的典型人、典型事和群众语言,形象,生动的说明问题,把材料和观点结合好。
最后从头到尾要紧紧围绕主题,逐步的、层层深入展开,要做到抓。
6. 新闻稿格式
原发布者:曾经的那些活宝
新闻稿格式一,会议稿格式题目本网消息几月几日,(会议)在(地点)举行.我校(参会人员注意主次以及职位)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谁主持.(若主持人与活动无关可不写)(会议主要讲话人或者是职位最高人)在会上指出,(强调)会议的主要内容(或者总结)按笔记来高度概括.(前提做好笔记,注意不要过于口语化了,如果讲话人的话有分点,写到稿子上)(次要人物)跟上面要求一样,但是概括的还要简洁一些.(如果人太多的话,就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代替)会议决定了什么事情,(或者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记者***)注意事项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挑出最受关注的信息善于抓住会议召开的背景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3、领导讲话内容的提炼4、注意程序主次5、描绘会场气氛,兼顾会场内外6、简要概括举办会议的意义。(会议稿的重点在于最后一段,如果没有写这个的话,就重点写领导讲话).二,竞赛类稿格式题目本网消息几月几日,(比赛)在(地点)举行.我校(参会人员注意主次以及职位)出席比赛.(若主持人与活动无关可不写)(领导)讲话的内容,介绍比赛及比赛经过,描写赛场的气氛,选手的表现,(最后结果),,,,,,评委或者领导对比赛的评价,总结.---------------强调内容本次比赛的意义.((记者***)注:第一段:写导语,介绍主承办单位、评委、参赛选手第二段:写比赛过程(选手+观众),参与情况
7. 新闻报道怎么写
新闻报道的格式
1,首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2,首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个很个性化和组织化的行为,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特点,一个报纸可以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一点不能放弃,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格式去写,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
8. 报道活动的新闻怎么写
一、标题。标题不宜过长,也不要太短,10-20个字左右,但是标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能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完全是看你标题拟的怎么样,所以,在拟标题的时候要择取活动亮点,简述活动内容,力求上口,夺人眼球。
二、正文。正文主要需要运用简单明练的语言概述事件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参与对象(适当时可加入主、承办方)参加人物(尤其是出席嘉宾),也可简单加入事件的意义。其实就是新闻五要素(5W: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事what)。
三、注意段落布局,要美观清晰。注意稿件的新闻性,真实性不可更改;标题太过文艺化,网络新闻要一句话标题,副标题不太适合;导语千篇一律,没有将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部分吸进去; 稿件有细节描述,却抓不住重点,内容不丰富;人物原话引用较少,没有还原现场;新闻报道谨慎使用第一人称,只有当指谓群体时,才可能会出现我们这样的字眼。
四、概括陈述新闻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第二段,陈述活动内容(过程),要简结。第三段,写活动意义,影响。
扩展资料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