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学评论怎么写
文学评论的写作大致有四个步骤:阅读——定题——评论——写作。
(一)阅读 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 下坚实的基础。
1.阅读范围。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
所谓点面结合的“点”,是指作品。所谓“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 家的作品等。
在这里,作品的阅读是最重要的,这是获得评论权的最重要的依据。只有阅读 作品,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评论时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
所谓深浅结合,是指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钻得透一点,深到能产生真知灼见为止。为 了深,就要多读几遍。
恩格斯为了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一剧本进行评论,先 后将作品至少读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说:“为了有一个完全公正、完全‘批 判’的‘态度’”,为了“在读了之后提出详细的评价、明确的意见”,所以需要一个“比较 长的时间我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如,列宁为了对小说《怎么办》进行评论,在一个夏 天把这部小说读了五遍,“每一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
(《列宁 论文学艺术》第897页)**也说过,《红楼梦》要读五遍,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 这说明,浮光掠影、晴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
对于被评论的对象,一定要研究得透彻一 些,对作品象对人一样,要知心、知音。对其他作品和材料的阅读不妨浅一点,浏览一遍, 有一个直觉印象即可,否则,不能保证“点”的深。
2.阅读方法。一般采取“总体——部分——总体”的步骤。
一、总体,就是从头至尾 通读。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
二、部分,是要对重要部分仔细地读,分析研究,加深印象, 发现特色(或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观点。三、总体,是要获得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 的倾向和艺术性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摘记工作。有一种“评点法”的评论,就是一手拿笔,一边 阅读,一边评点的。
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三国演义》。还要通过阅读培养复述节录作品 内容的能力。
这是因为评论中常要概述作品内容,以作评论的依据。 (二)定题 所谓定题,就是在读书、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评论的题旨(中心)。
定题也 称为“选题”。 初学写作文学评论的人在定题时常犯以下几种毛病: 第一种,为评而评,无的放矢。
评论者随便拿一篇作品,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未经过 认真思考,就去评论。 第二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一开始就写《论***的小说创作》这样大的题目,往 往无从下笔而流于一般、平庸、肤浅。 第三种,缺乏新意,老生常谈,步别人的后尘,拾人牙慧。
应该怎样定题呢? 首先要选准作品。应该选择什么人的哪一篇作品,这是有标准的。
标准就是: (一)作品的价值。一篇作品拿到手,要掂一掂份量,权衡一下,问问自己:这 作品有 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评?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假使你要做一个彻底的人, 那么就应该特别注意作品的价值,而不必拘泥于你以前觉得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还是 坏。”
(《谈批评中的坦率精神》)这说明:文学评论要评的是文学作品,作品本身的价值才是 我们确定评论与否的重要依据。所谓作品的价值,指的是它的美学价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 性和艺术性达到的水平应是很高的,或比较高的;另外,是某一种作品代表着一种值得注意 的倾向,或者就是坏作品。
这两类作品都是值得评论的。因为,评论好的,可提高读者的审 美水平,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使作者认识到自己的特色,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一步; 评论坏的,可以防微杜渐,给作者敲警钟,使读者也能认识假、恶、丑。
(二)现实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指的是:国家事业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社会 发展的需要。
凡是现实需要评论的作品,我们作为评论者,就应该负起评论的责任。 (三)个人的专长。
选作品要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来定。也就是说,要选自己有所研 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能评论的来评。
尤其是初学评论写作的,更要扬长避短,否则 评起来困难,也不容易评好。 其次要定好中心。
要确定评的论中心,有两个原则要遵守: 第一、不同体裁,区别对待。体裁不同,确立评论中心的角度也应有所不同。
如:叙事 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信笺于人物塑造、矛盾冲突等方面。抒情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 度应偏重于艺术意境、感情抒发等方面。
第二、应有真知,贵在创新。评论的中心,必须从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真知灼见出 发来确立。
由于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可避免雷同,就能创新,评出新水平。对一篇作品, 是评人物形象,还是评情节安排,是评某一细节,还是评全篇结构,是评思想意义,还是评 语言风格,都需要评论者具有一双慧眼。
培养“眼力”,可以采取两个办法: 一是选取。选取作品有意义之点来评。
因为作者在写作时就是这样选材的。鲁迅说:“选 取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那是正确的批评家的任务。”
(《关于 小说题材的通信》)应该。
2. 书评怎么写范例
学写书评 怎样学写书评?首先,边阅读,边就情节和内容做笔记,记下日后可能阐发的评论.你会惊奇地发现,阅读时手边有一只铅笔,会使理解更为深人.阅读报刊杂志上的书评也会使你受益良多.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版物都辟有书评专栏或专页,一般在接近封底处.不妨花些时间到图书馆浏览最新几期的《书籍分类目录》和《当代文艺评论与批评》,这里发表有大多数著名作家早期作品的书评摘要,由此可获得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在此你还可读到那些你没有时间去看的书的简略的情节摘要,这为你写书评提供了很好的背景知识.你很快会发现,一篇好的书评应包括以下方面:1.一个生动的开场白:用一两个简短的段落揭示作者的姓名、书名,以及有关作者的简要信息,如过去的作品、曾获得的荣誉.2.如果是小说,对情节做简要勾勒,如果作品不是小说,写明写作目的和主题.3.书评作者对此书优缺点的评论.4.用一个总结性的语句式段落使读者对此书有一个总体印象.。
3. 【鉴赏评论性文章怎么写啊
鉴赏文章与读后感的主要区别在于,鉴赏文章要尽可能地站在客观的角度,从文学性、艺术性等各个方面来评价这些作品;而读后感则是更偏重于自我的感受.读书写鉴赏文章要比写读后感难一些,难就难在你要有一些鉴赏方面的理论标尺,比如文学性的好坏,文字的优美程度等等,这些要求你自己心里首先要有点数.而且鉴赏文章并非全部的表扬,名著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历史局限性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写的.我不是经常写文学鉴赏类的东西,不过经常写其他的评价,我一般会这样写:总体回忆一下全书,大概说一下情节、作者什么的;然后评价一下它的文字,这个比较容易,找到一两处写的优美的地方或者写得烂的地方,记住,评论一定要有细节;然后评价一下全书的层次构架,这个也比较容易;如果楼主有这个能力,还可以评价一下地域性、人文性啊什么的。
写鉴赏一定要有批评,否则显不出你的水平.参考:〔赏析〕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沈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於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麽高明了.。
4. 【关于文学作品的推荐稿怎么写】
文学作品的推荐稿怎么写?个人以为,其实应该即是对该部(篇)文学作品的文学短评,推荐参考以下内容:一、文学短评的定义:文学短文属于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指对各种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作品、文学发展史、文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高中学生写文学评论,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写3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这种文学短评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它也必须是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短小精悍的文章.文学短评也有人称它为鉴赏短文.文学短评“麻雀虽小”,但应“五脏俱全”.写作时要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作品材料为依据,紧扣作品,有的放矢,评析原文的主要内容或主要特色.二、写作角度与内容:1.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这类题目主要是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2.分析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5)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7)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4.谈谈作品的构思技巧.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2)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3)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
5. 搜集课外阅读方法,明确如何写摘抄型、感想型、评论型笔记
1、摘抄型笔记. 就是将书中的片段摘抄下来,作为资料加以积累.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上,也可以摘抄在读书卡片上.具体做法视自己的需要来决定.2、感想型笔记. 是读完一部或一篇作品之后有所感想的笔记.这种笔记也叫札记,常用来表述作者读书治学中的点滴体会,而以单篇形式散见于书刊报章之中,分学术性较强的治学札记和谈论古今人事、社会沧桑、思想修养等的读书札记两种.做这种笔记应注意的问题是要抓住其中的一点作阐发,切忌面面俱到;而且要注意联系个人或周围的实际生活进行议论,有理有据,以培养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及议论能力.3、评价型笔记.是对作品的思想或艺术手法进行评价的笔记.一部或一篇作品,都会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采用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我们读过之后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或赞赏,或肯定,或否定,或觉得美中不足,等等,我们不妨把自己的看法写下来,并引用实例加以证明,这就是评价型笔记.总之,我们读书要做到一个“勤”字,即勤动口,勤动脑,勤动手.坚持不动笔不读书.。
6. 文学评论怎么写
微型文学评论以评价短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为主,而且只要求选其一点来写,因而读懂作品、确定选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选点要准,即能透视作品的主要意义或能表现作品的主要写法。选点的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免下笔力不从心而流于空泛。
其次,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我们知道,对作品的评价是论点,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则是用论据论证论点。
如果笔墨分散,语言拖沓,势必无法用极其有限的篇幅比较深入地评析作品,论证论点。 第三,结构要明快。
对作品的评价最好在开头直接提出,下文加以证明,形成总分结构。如果有必要加上总结性文字以收束上文,那就形成总分总结构,但不可勉强,以免画蛇添足。
第四,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评价和分析作品,把观点渗透到富有魅力、给人以美感的文字之中。同时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增浓文学评论味。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反过来内容也需要依靠形式来表现。所以,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时,万不可弃思想内容而不顾,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也可以适当提及表现手法。
当然,它们的侧重点决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