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乐谱怎么写
通常我们认为,像五线谱、简谱之类的专业文档应由专业软件来完成。其实不然,利用我们手头现有的软件一样可以做出和专业软件相媲美的文档。例如用Word 2000就能写出很不错的简谱,甚至超过了某些专业软件。
首先,打开Word 2000。打开“文件”下的“页面设置”,选择最后一项“文档网格”里面的 “无网格”。然后就可以编辑了。
一张简谱,首先是它的调。例如:1=G,这个比较简单。如果有升号(#)或降号(b),升号可在“插入”中的“特殊符号”中找到“#”,降号则可用小写字母“b” 来代替。插入后,再将其选定,然后在“格式”下的“字体”里选择“上标”就可以了,例如:1=bG。然后是节拍,如4/4、3/4等,这些都可以直接输入。
下面就该输入乐谱了。最好的方法是先将所有的简谱用数字键盘一起输入,然后再编辑,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具体方法就不详细说了,这里只说一下编辑的方法。
先从大的说起吧!全音符如:|5---|,二分音符如:|5-|,只要在数字后面输入减号即可。四分音符则直接输入数字。八分音符的输入方法是先输入该音符,然后选定,在工具栏中选择下划线即可。十六分音符则选择双下划线就行了。
音符的高、低音和附点都可以用“点”来表示。只是输入方法不同而已。高音在音符的上面添加,低音则可添加着重号,而附点直接在音符的后面输入就行了。在输入三连音的时候稍显麻烦一点。具体方法是:先写好音符,然后将光标移到音符上面,在“插入”里选择“符号”,在子集里选定“制表符”,先选择里面的左上弧线,即:“ ”,再选择右上弧线,即“ ”, 然后在两线的中间输入数字“3”即可。例如“ 3 ”。如果是较短的连音线也可以用这种弧线来表示,只是去掉数字而把两条弧线连在一起即可。如果是较长的连音线则可以用绘图工具里的“自选图形”下的“曲线”来手工添加或在两弧线中间添加一条直线也可以。
至于修饰音,也可以用上标的方法来表示。
2. 怎样写歌
不需要学习什么谱子的 我以前也是什么都不懂 但是我从小就能自己哼哼出旋律来 那说明 我们还是有一点的音乐细胞的
我现在跟一家唱片公司合作 我的作品也有四五十首了
我现在告诉你 你没事的时候 就自己 哼哼旋律 然后 用力的记住他 如果你记不住 就用手机录下来
知道很熟练的时候 再继续顺着这个往下哼 等真正哼完整首的时候 再给它加歌词进去 就是一首歌曲了
我写歌一般都是 词曲同时出来的 这样有感觉 你也可以试试 一边哼旋律 一边想歌词进去
等你都弄好了 再找一家工作室帮你编曲 所谓的编曲 就是伴奏 你录个清唱给他就行 让他给你做伴奏
然后你自己再录音 就是一首完整的歌曲了
不懂的 可以加我QQ 397219057
3. 乐谱怎么写
乐谱是一种以印刷或手写制作,用符号来记录音乐的方法。
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发展了不同的记谱方法。记谱法可以分为记录音高和记录指法的两大类。
五线谱和简谱都属于记录音高的乐谱。吉他的六线谱和古琴的减字谱都属于记录指法的乐谱。
传统的乐谱主要以纸张抄写,现在亦有电脑程式可以制作乐谱。 五线谱一般分类为 1、中国古代就有“宫,商,角(jue),徵(zhi),羽”五音,对应 简谱 中的1 2 3 5 6,是 乐谱的相册 (20张) 乐谱的基本 音符 ,在谱曲时 古曲 用这五个音。
在谱曲时是以它们其中的一音定调,只有在乐曲中才会体现音节,几分音符和音的长短。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就是这样谱曲的,整首歌里没47两音出现,是传统民歌。
2、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 记谱法 。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
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 唱名法 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 音阶 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
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 五线谱 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
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宗教歌曲。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J·J· 卢梭 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
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因此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得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体制,已基本通行于各个国家,在学校里已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3、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种方法。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和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一线、上加第一间,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一间等,各代表一个音级。
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 谱号 来决定。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中音谱号,又称C谱号。
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五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三种用 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 大提琴 、大管、长号 的较高音区。
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 编辑本段 五线谱一般分类为 总谱 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
分谱 分别记载着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 大谱表 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 及混声合唱等。
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
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在欧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一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阿雷佐的圭多逐步发展成四根线。
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钱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来又成为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13世纪有人使用第五根线,成为五线谱的前身。
到了16世纪又有了加线的办法,它更加完备了音高的记载。 有量记谱法是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的。
这种用音符、休止符 和记号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的记谱法,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用涂以黑色涂成的,它被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又被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一直使用到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沿用至今。如 小节线 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号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号取自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号源于纽姆谱,17世纪系统化后用于五线谱。
五线谱所用的音符及休止符各有8种。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
五线谱在中周逐步流传和使用,是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才有所推广。在五线谱之外,还存在着各种线谱的体系。
除纽姆谱外,在16世纪中意大利和英国就曾使用六线谱及七线谱(供管风琴之用)。20世纪初,也有人对五线谱进行过改革,并作过种种多线谱的尝试,但都未能普及。
编辑本段 分类方法二 较有针对性的记录不同种类。
4. 请问如何才能听歌写谱
楼主想要达到的听歌记谱,属于音乐的基本功——“视唱练耳”中的一部分。可以这样说,它是“视唱”熟练后自然可以达到的一种水平,也是“练耳”的低级要求。所谓“视唱”,就是看谱唱,是从谱到音的过程,练耳与此相反,是从音到谱的过程。
要想听到歌就记出谱,就要求听歌者对音程、调式等内容掌握得非常好,达到一种不用想、类似条件反射的程度,因此,也就要求听者首先要对视唱非常熟练。如果一般的歌曲的曲谱(可以是简谱)做不到拿来即唱,想要听歌记谱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练记谱要先练视唱。视唱练耳是一件实践性很强的事儿,最好有一个好的老师,这是最快的办法。
如果你学简谱视唱,则重点在于建立调式的感觉,从哪个调练起不是太重要,因为简谱是首调,不反映调高,只在谱前标一下而已。关键要练习一个调内的音程关系,以及音之间的排列组合(这些再加上节奏其实就是歌了)。并且要在大量的练习中寻找调式的感觉(这对以后的记谱很有好处,可以保证以后不出现将 5671记成1234的情况)。
练习,当然从最基础的音阶开始,先把12345671唱准再说,这个听来简单,但随着你耳力的提高,你会不断地发现自己连音阶都总是唱不准,这是初学时必经的一个阶段。当然,总是练习音阶会很乏味,12345671之外,可以慢慢扩展到与音阶相关的一些条目(比如132435465761……)等等,这些内容一般教材都会有。之后,再辅以一些更有难度的,针对音程的练习(比如1#1121#213141#4151#516……一个八度内所有音程都唱到,先上行,再下行,很枯燥,但很有效),来巩固音程的概念。对于歌曲的“实战”,可以找一首你已经会唱的歌的谱子,按识谱的要求来唱,由于你头脑中对其有概念,因此会容易很多,也会相对快一些地建立音程和调式的观念,但不能总唱会的,要从会的扩展到不会的。当然,这些要建立在相当牢固的基础练习之后。
具体的方法,当然找个会的人教你最好,如果没有,效果一般不太好,但也有凑合的办法。首先,需要一个音准的乐器比如吉它(前提是你能调准它),最好是键盘乐器,因为键盘乐器不容易跑。其实投入也未必很大,在网上找一个虚拟电子琴之类的小软件即可,又不用花钱,比钢琴还准,还永远不会跑音。在一开始基础练习的时候,需要有键盘乐器帮忙校准你的声音。另外,最好有一个可以录音的设备,比如电脑,或者MP3,或者录音机什么的都行。根据我的实践经验,初学者耳朵的进步常常要远快于嗓子,也就是说,你的听有音准的东西听多了,听的水平会比唱的水平提高得快。利用这个特点,你可以把你自己练习的视唱条目录下来,然后放给自己听,也许唱的时候不觉得有问题,但听的时候,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这样自己给自己当老师,也是一个将就的办法。
简谱视唱熟悉到以下这个程度:一般流行歌曲的曲谱,看到后,第一遍慢识,第二遍原速,第三遍加词完成。这个时候,如果天赋或感觉好的话,听歌记谱就成为一种自然的能力了,不需要练习也可以了。
对于听歌记谱的专门练习,其实也简单易行。如果视唱已经熟练,调式感已经建立,那么就找一首会唱而不知道谱的歌曲,从第一个音和第二个音的关系开始,依次地推断每相邻两音的音程关系。具体的办法就是,先唱前两个音,将它们之间的音程距离同你以前练习视唱时唱过的音程相比较,看哪个合适,依次这样下去,会得出一个首调谱,但这样推定的未必正确,因为36和25的关系是一样的,音程相同的两音很多,最开始两个音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全曲记谱准确性。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依靠良好的调式感觉,这种感觉是在大量的视唱练习中培养出来的。
总之,听歌记谱是在依靠过硬的视唱功底的,如果不能熟练的视唱,记谱无从谈起,所以要把视唱练好,记谱无师自通。
5. 写歌谱怎样写,节奏又是怎样的
要看你的歌谱是简谱还是五线谱。
你如果很着急的话,就先写个简谱,不难。写歌其实并不难,也不需要会什么乐器,勉强了解一下就可以了(我觉得乐器只是辅助记谱,和练耳)
写歌最重要的就是要敢想,这样才可能找到灵感,其实也不要太用乐理来约束自己,我觉得这样写得歌就很死,如果用灵感来写的话就会好一些。
至于用什么方法来记,既然你不会什么乐器可以用手机或mp3录音都可以的,(现在大多数写歌都是这样的,很方便,听说林俊杰开始写歌的时候也是这样)只要你脑子里有灵感出现就赶快录下来,然后再勉勉强强的规划一下,最后哪到专业人士那里给你谱曲编曲制作等等。这样一首歌就出来了。
或者你有音乐基础和记谱的知识的话那就更好办,把你要写的旋律记下来,用你的旋律打一下拍子来唱,看哪个拍子合适,比如四三拍你觉得合适,那么就记下是四三拍,如果你觉得四四拍合适,那么就记下四四拍,如此类推。旋律+节奏+谱子+歌词,每一个元素都有了,你的歌也就出来了。
祝你好运!
6. 怎么写五线谱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
假使音乐作品是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这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
连谱号包括起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和括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括弧)两个组成部分。
括线分花的和直的两种。
花括线为钢琴、风琴、手风琴、竖琴、扬琴、琵琶等乐器记谱使用。
直括线为合奏、合唱、乐队记谱用。在总谱中用直括线来连接同为乐器,把它们分成完全的或不完全的乐器组。有时在直括线之外还加上辅助括线(花的或直的)来连接同种乐器。
在总谱中,独唱独奏声部如果只包括一两行五线谱的话,左边只画一条起线,而不加括线。
为了标记过高或过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叫做加线,在五线谱上面的叫上加线,下面的叫下加线。
由于加线而产生的间,叫做加间,在五线谱上面的加间叫上加间,下面的叫下加间。
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上加线和上加间,由下向上计算,下加线和下加间由上向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