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工灯笼创意说明怎么写
第一步,制作骨架。纸灯笼比较简单的形状是立方体或圆柱体,最好选用可以弯曲的竹枝或竹皮搭成框架,衔接的地方用细线绑紧。如果不好找,细长条状的硬纸板和烧烤用的竹签也可以,结实程度和柔韧性会有所欠缺,但摆在室内也是很不错的装潢。
第二步,制作灯身。在文房四宝店买几张白色、红色的普通宣纸或者洒金宣纸,裁成符合灯笼骨架的长宽,就可以自行设计图案了。书法、绘画、剪纸,都可以在小小的灯笼上一展风采。糊好后,还可以用窄条的仿绫纸上下镶边,看起来更为雅致,很像古式的宫灯。如果不太擅长书画,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供参考。用一张薄纸在字帖上描下想要的字样,再将这张薄纸和深红色宣纸重叠在一起,用单刃刀片将字迹挖掉。拿掉薄纸,红宣纸上就出现了镂空的字迹。用白色宣纸做灯身,红宣纸糊在里面,烛光或灯光从镂空处映射出来,效果相当漂亮。
第三步,制作光源。如果放在室内,只需要在灯笼里点一根普通蜡烛;如果想提着出去,最好用灯泡和电池做一个简单电路。
2. 手工玩具说明书作文300字
我有一只玩具熊,这个玩具熊是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我可喜欢它了。
玩具熊全身的毛是桔色的,软软的摸起来非常舒服;大大的头上长着两个小小的耳朵,总是竖着,好像在认真聆听周围的动静;它的眼睛是红棕色的,看上去炯炯有神;鼻子是白色的,像是一个小三角似的,在鼻子尖上有两个黑色小鼻孔;它的嘴被毛遮住了;脖子上还系一个蝴蝶结,看上去很精神!玩具熊有两个短短的上肢,永远张着,仿佛等着我来抱它呢!
玩具熊长的不但很可爱,而且它很勇敢,在晚上睡觉时每当我害怕时,它总是在开双臂,好像对我说:“不要害怕有我呢!我会保护你的。”看到它,我就不再害怕了。因此每天晚上我都抱着它睡觉,它让我变得不再胆小。
每当我放学回家,走进我的房间,它用它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再说:“你回来了,我们一起做游戏吧!”它让我忘记了一天的疲劳。
这只玩具熊给我增添了无限的快乐,我喜欢它!
3. 设计说明书怎么写,应该注意什么
概要设计说明书又可称系统设计说明书,这里所说的系统是指程序系统。
编制的目的是说明对程序 系统的设计考虑,包括程序系统的基本处。流程、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
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程序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编制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如下: 11.1引言 11.1. 1编写目的 11.1.2背景 11.1.3定义 11.1.4参考资料 11.2总体设计 11.2.1需求规定 11.2.2运行环境 11.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11. 2. 4”结构 11.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11. 2. 6人工处理过程 11.2.7尚未解决的问题 11.3接口设计 11.31用户接口 11.32外部接口 11.3 3内部接口 11.4运行设计 11. 4. 1运行模块组合 11.4.2运行控制 11.4.3运行时间 11.5系统论据结构设计 11. 5. 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11. 5. 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11.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11. 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11. 6. 1出错信息 11.6.2补救措施 11.6 3系统维护设计 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提示(参考件) E.1引言 E.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E.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 E.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E.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E.2总体设计 E.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 E.2.2运行环境 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附录C。
E.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 E.2.4结构 用一览表及框图的形式说明本系统的系统元素(各层模块、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元素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元素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E.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本条用一张如下的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 E.2.6人工处理过程 说明在本软件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如果有的话)。
E.2.7尚未问决的问题 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 E.3 接口设计 E.3.1用户接口 说明将向用户提供的命令和它们的语法结构,以及软件的回答信息。
E.3.2外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同外界的所有接口的安排包括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本系统与各支持软件之间的接 口关系。 E.3.3内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之内的各个系统元素之间的接口的安排。
E.4运行设计 E.4.1运行模块组合 说明对系统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块组合,说明每种运行所历经的内部模块和支持软件。 E.4.2运行控制 说明每一种外界的运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步骤。
E.4.3运行时间 说明每种运行模块组合将占用各种资源的时间。 E.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E.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的名称、标识符以及它们之中每个数据项、记录、文卷和系的标识、定义、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的或表格的相互关系。
E.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中的每个数据项的存储要求,访问方法、存取单位、存取的物理关系(索引、设备、存储区域)、设计考虑和保密条件。 E.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说明各个数据结构与访问这些数据结构的形式: E.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E.6.1出错信息 用一览表的方式说朗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处理方法。
E.6.2补救措施 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 a.后备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当原始系统数据万一丢失时启用的副本的建立和启动的技术,例如周期性地把磁盘信息记录到磁带上去就是对于磁盘媒体的一种后备技术; b.降效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使用另一个效率稍低的系统或方法来求得所需结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个自动系统的降效技术可以是手工操作和数据的人工记录; c.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说明将使用的恢复再启动技术,使软件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使软件从头开始重新运行的方法。 E.6.3系统维护设计 说明为了系统维护的方便而在程序内部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
各个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采用如下的矩阵图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