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需要拼音怎么写
需要拼音:xūyào
英文:demand
词性:动词,名词
褒贬:中性词
解释:应该有;必须有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
扩展资料:
甲骨文的“需”本没有雨字头,字形是人身上往下滴水。这个人身上湿漉漉的,可能是淋了雨,也有可能是刚沐浴完回来。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即今所用濡沥字。”马叙伦、李镜池等学者都认为需是“濡”的本字,意为濡湿。
徐中舒指出,“儒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了,甲骨文中作需字,即原始的儒字”“整个字象以水冲洗沐浴濡身之形”。认为这是古代儒士主持礼仪前浴身斋戒,体现出儒者的神职特征。其实儒字从需是取由本义“沾湿”而引申出来的“柔软”义,故需字不是“儒之初文”。儒字从人从需,表示柔顺软弱之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需要
百度百科-需
2. 需繁体字怎么写
需繁体字:需
拼音: xū
笔画:14
字义: 1.必得用:~求。~要。必~。急~。
2.必得用的财物:军~。民~。
3.等待。
4.迟疑。
释义:需字从雨从而,“而”本义为“胡须”,引申为“柔软的”,转义为“柔和的”。“雨 而”指雨下得缓和而有节度,即不是暴雨,暴雨会打得庄稼七零八落;也不是久旱无雨, 久旱无雨会使庄稼渴死。只有和缓而有节度的雨,才是人们需要的雨。“军需”指军粮供 应定量定时,一下子到得太多,粮食吃不完会霉变,许久不到则军士们会饿肚子。从需之 字中的“需”,都意为“柔软”。如“糯”指软米;“孺”指幼儿。“儒”指肩不能扛 物、手不能提斧的“软人”,即书生。“襦”指棉袄;“嚅”指两片嘴唇相碰;“蠕”指 无骨虫;“懦”指内心柔弱等。
组成词语:
1.供需[gōng xū] 供给和需求
2.需索[xū suǒ] 求取;勒索
3.急需[jí xū] 迫切需求
4.军需[jūn xū] 军队所需的给养、被服、装具、日用品等物资的统称;泛指军队作战、训练和生活上所需的物资和器材
5.无需[wú xū] 不需要;不用。
6.契需[qì xū] 谓马伤蹄而畏行路。需,通“懦”。
7.柔需[róu xū] 同“ 柔软 ”。
8.需勒[xū lè] 勒索。
9.亟需[jí xū] 急切需要
10.需次[xū cì] 旧时指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宋 楼钥 《送袁恭安赴江州节 推》诗:“ 九江 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守默斋杂 著》:“ 应祺 以监生得官,后需次 江西 ,尝署 吉南 赣。
3. “亟”字拼音怎么写
亟
jí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亟”(古极字)字的初文。中间是一个站着的人,上面一横表示“极于顶”,下面一横表示“极于踵。”金文繁化字形,与小篆的写法相似。本义:极点,尽头) 快速;迅速(含有急迫之意) [urgent;imperative]
亟,急也。——《广雅》
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
小饭而亟之。——《礼记·少仪》
欲霸之亟成。——《战国策·宋策》
亟言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君亟定变法之虑。——《商君书·更法》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孟子·梁惠王上》
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亟请广州府余暨南、番二县代求解免。——《广东军务记》
又如:亟欲;亟盼;亟肄(加紧训练);亟务(紧要之事)
另见qì
亟
qì
〈副〉
屡次 [repeatedly;time and again]。如:亟叹(屡次感叹);亟请(多次请求)
另见jí
亟
jí
ㄐㄧˊ
急切:~~。~待解决。~须纠正。
郑码:YJXA,U:4E9F,GBK:D8BD
笔画数:8,部首:二,笔顺编号:52251541
earnestlyurgently
亟
qì
ㄑㄧˋ
屡次:~请(屡次请求)。~来问讯。
郑码:YJXA,U:4E9F,GBK:D8BD
笔画数:8,部首:二,笔顺编号:52251541
4. 需词“凡尔赛宫”是什么意思及拼音,拼音怎么写
凡尔赛宫
fán ěr sài gōng
凡尔赛宫(法文:Cha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二楼有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当时的行宫拥有26个房间,如今拥有2300个房间,67个楼梯和5210件家具。作为法兰西宫庭长达107年(1682-1789)。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在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期中,凡尔赛宫被民众多次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吊灯和陈设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1793年,宫内残余的艺术品和家具全部运往卢浮宫。此后凡尔赛宫沦为废墟达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