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沾的繁体字怎么写
沾的繁体字怎么写 ( 沾 | 沾 )
沾的QQ繁体字是什么 ( 跕 | 沾 )
沾的拼音/沾的音标 zhān
沾的意思——→
沾是什么意思→
沾的意思是什么 (1)(动)本义:浸染;浸湿。
(2)(动)因为接触而被东西附着上面:~水|~泥点儿。
(3)(动)稍微碰上或挨上:~手|~亲带故。
(4)(动)因发生关系而得到(好处):~光|利益均~。
(5)(动)〈方〉行;好;可以:不~(不行、不成)。
2. 胶字繁体怎么写
胶字繁体字
拼 音
jiāo
部 首 月
笔 画 10
五 笔 EUQY
基本释义
1.黏性物质,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质。~原。鳔~。乳~。万能~。如~似漆。~合板。
2.用橡胶树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弹性的物质:橡~。~鞋。~皮。~布。
3.有黏性像胶的:~泥。~水。
4.粘着,粘合:~合。~着(zhuó)。~柱鼓瑟。
3. 胶繁体字怎么写
“胶”的繁体字为:胶。
胶(jiāo),中国汉字,本义为粘合剂。在地理方面,现多指以山东省胶州市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如胶东,胶南等。
“胶”多音字:
jiāo
⒈粘性物质。用动物皮、角或树脂等制成。也有人工合成的:牛皮~。树脂~。万能~。
⒉制成胶质的药品:阿~。鹿角~。
⒊特指橡胶:~轮。~底鞋。
⒋像胶那样有粘性的:~泥。~水。
⒌粘住,粘合:~着。~合。
jiǎo
胶,水名,现称胶河,在胶东半岛。起源于山东省胶南市北部的胶山(古名铁橛山、黔艾山或桂艾山),流经柏乡、良乡、铺集、王吴水库、李家营、柏城、姚哥庄、河崖后,在胶州市的胶莱镇汇入南胶莱河,几经改道再汇入大沽河,在胶州辖区注入胶州湾。
汉时的胶西、胶东即据此命名。 最初的治地在胶河东岸(现高密境内),后行政治所东移至现胶州境内,而地名被保留。民国时定为胶县,1987年更为胶州市。
《胶县志》中并无胶州一名的本源,经过考证,盖渊于此。汪福茂。
háo
1.戾。参见"胶加"﹑"胶戾"。
胶: 药物剂型之一。用动物的皮、骨、甲、角等加水反复煎熬,浓缩后制成的干燥胶块。多为补养药。如驴皮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4. 和字繁体怎么写
和字繁体和
和的解释
[hé]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
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
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
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
10. 姓。
[hè]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诗。
[huó]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面。~泥。
[huò]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药。奶里~点儿糖。~弄。~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水。
[hú]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5. “牛”的繁体字怎么写
“牛”没有繁体字,只有异体字:牜
读音:niú
意思: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气。
4.姓。
笔画:4
组词:
1.牛骍[niú xīng]:赤色牛。古代用为祭祀的牺牲。
2.养牛[yǎng niú]:饲养牛。
3.牛酪[niú lào]:一种从牛奶凝聚出的食品。是乳酪的一种。
4.牛腰[niú yāo]:文稿、书卷等一大捆,像牛腰那样粗壮。
5.泥牛[ní niú]:泥土所做的牛。古时于立春日造泥牛,举行一定的仪式,以祈求丰收。
“牛”字出自:
1.牛,大牲也。——《说文》
2.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3.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4.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5.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6.牛田牧田。——《周礼·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