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村的拼音组词音序怎么写
村的拼音是cūn。村组词有:村落、村镇、村野、村学、村塾、撒村、村话、村步、村垣。
一、村落 [ cūn luò ]
1、村庄。
**《过五指山》诗:“车过村落地,老少夹路迎。”
2、泛指乡村,乡下。
宋·张孝祥《刘两府》:“某以久不省祖茔,自宣城暂归历阳村落。”
二、村镇 [ cūn zhèn ]
乡村集镇。
《水浒传》第六二回:“(两个公人)看看天色傍晚,约行了十四五里,前面一个村镇,寻觅客店安歇。”
三、村野 [ cūn yě ]
1、乡村和田野。
唐·刘禹锡《牛相公留守见示城外新墅兼简洛中亲故之什兼命同作》诗:“别墅洛城外,月明村野通。”
2、粗鲁;粗俗。
《西游记》第七回:“如来笑道:‘……今闻你猖狂村野,屡反天宫,不知是何方生长,何年得道,为何这等暴横?’”
四、村学 [ cūn xué ]
乡村学堂。旧时多指乡村私塾。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
2. 村的拼音组词音序怎么写
1、村庄
[cūn zhuāng]
农民聚居的地方。
2、村塾
[cūn shú]
旧时农村中的私塾。也叫村学。
3、村话
[cūn huà]
粗俗的话(多指骂人的话)。
4、村落
[cūn luò]
村庄。
5、村鸟
[cūn niǎo]
旧小说中用以骂人的话。鸟,用同“屌”。
6、村原
[cūn yuán]
乡村,乡间。
7、村胄
[cūn zhòu]
见“村纣”。
8、村务
[cūn wù]
乡村酒店。
9、南村
[nán cūn]
即栗里。在今江西九江南陶村西。
10、酒村
[jiǔ cūn]
指有酒店的村庄。唐 罗邺《南行》诗:“鱼市酒村相识遍,短船歌月醉方归。”
11、村伍
[cūn wǔ]
村户。古代户籍以五家为“伍”,故称。
12、村潭
[cūn tán]
村边潭水。唐 方干《送叶秀才赴举兼呈吕少监》诗:“书回册市砧应绝,棹出村潭菊未衰。”
13、村汉
[cūn hàn]
村夫,乡下人。
3. 古诗《村居》注音版
cǎo zhǎng yīng fēi èr yuè tiān ,fú dī yáng liǔ zuì chūn yān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ér tóng sàn xué guī lái zǎo ,máng chèn dōng fēng fàng zhǐ yuān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①》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②醉春烟。
儿童散学③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④。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注释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②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③散学:放学。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鸢:老鹰。鉴赏首联写时间和自然景物。
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
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
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颈联和尾联写人物活动。
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
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
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创作背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来临的喜悦而写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