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溉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溉的笔画顺序如下图:
溉拼音:gài,注音:ㄍㄞˋ,简体部首:氵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2画,繁体部首:水部
五笔86:IVCQ,五笔98:IVAQ,仓颉:EAIU,郑码:VXHR,四角:31112,结构:左右
电码:3346,区位:2440,统一码:6E89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注溉[zhù gài]
以作注溉渠,已而觉。
2、潴溉[zhū gài]
潴溉。蓄聚灌溉。
3、沾溉[zhān gài]
沾濡浇灌。比喻恩典、德泽。
4、凿溉[záo gài]
开渠灌溉。
5、一溉[yī gài]
一次灌溉。亦比喻用力不多。
2. 概和溉的音序
音序G
概
拼音:
gài
解释:
1. 大略,总括:大~。~论。~述。~貌。梗~。~要。~算。~括。~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率(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称为此事件的“概率”。亦称“或然率”、“几率”)。以偏~全。
2. 情况,景象:胜~(胜景,美丽的景色)。
3. 一律:一~而论。
4. 气度,节操;气~。
5. 刮平斗、斛用的小木板。
溉拼音:
gài
解释:
1. 浇灌:灌~。
2. 洗涤。
3. 惘,殷,灌,溉,沃这几个字怎么读
惘,殷,灌,溉,沃这几个字读:wǎng ,yīn ,guàn ,gài ,wò拼音介绍: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
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