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字篆书怎么写
一、英字篆书写法如下:二、释义:1、花:落~缤纷。
2、才能或智慧过人的人:~豪。科技群~。
3、姓。4、指英国:~尺。
~镑。离~回国。
三、相关组词:精英 英明 英国 英雄 英俊 英武 英勇 英尺 英名 英年 群英 英两 英才 英杰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映”的省略,表示映照、辉映。英,篆文(艹,植物)(央,“映”,映照、辉映),表示草木之中高光高亮的部分,即辉映绿丛的黄色花蕊。
为了吸引鸟类蜂蝶与昆虫采集和传播花粉,广泛繁殖,花蕊进化出鲜亮的颜色,通常为眩目的黄色,使花蕊在万绿丛中一目了然,引蝶入胜。造字本义:名词,鲜黄鲜亮、辉映草木、吸引蜂蝶的花蕊。
文言版《说文解字》:英,艹荣而不实者。一曰黄英。
从艹,央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英,开花而不结果的草。
一种说法认为“英”是黄色的花蕊。字形采用“艹”作边旁,采用“央”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1、英年[yīng nián] 英气焕发的年龄,多指青壮年时期:正当~。~早逝。
2、群英[qún yīng] 指许多有才干的人,也指许多英雄人物:~会。~欢聚。
3、英两[yīng liǎng] 英美制重量单位的旧译。1977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计量局通知,淘汰“英两”,改用“盎司”。
4、英才[yīng cái] 才智出众的人:一代~。科技~。
5、英亩[yīng mǔ] 英美制地积单位,1英亩等于4840平方码,合4046.86平方米。旧也作。
2. 英字篆书怎么写
一、英字篆书写法如下:
二、释义:
1、花:落~缤纷。
2、才能或智慧过人的人:~豪。科技群~。
3、姓。
4、指英国:~尺。~镑。离~回国。
三、相关组词:
精英 英明 英国 英雄 英俊 英武 英勇
英尺 英名 英年 群英 英两 英才 英杰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映”的省略,表示映照、辉映。英,篆文
(艹,植物)
(央,“映”,映照、辉映),表示草木之中高光高亮的部分,即辉映绿丛的黄色花蕊。
为了吸引鸟类蜂蝶与昆虫采集和传播花粉,广泛繁殖,花蕊进化出鲜亮的颜色,通常为眩目的黄色,使花蕊在万绿丛中一目了然,引蝶入胜。造字本义:名词,鲜黄鲜亮、辉映草木、吸引蜂蝶的花蕊。
文言版《说文解字》:英,艹荣而不实者。一曰黄英。从艹,央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英,开花而不结果的草。一种说法认为“英”是黄色的花蕊。字形采用“艹”作边旁,采用“央”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英年[yīng nián]
英气焕发的年龄,多指青壮年时期:正当~。~早逝。
2、群英[qún yīng]
指许多有才干的人,也指许多英雄人物:~会。~欢聚。
3、英两[yīng liǎng]
英美制重量单位的旧译。1977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计量局通知,淘汰“英两”,改用“盎司”。
4、英才[yīng cái]
才智出众的人:一代~。科技~。
5、英亩[yīng mǔ]
英美制地积单位,1英亩等于4840平方码,合4046.86平方米。旧也作。
3. 英字行书写法
一、英的行书写法:
二、英的释义:
1、花。
2、才能或智慧过人的人。
3、姓。
4、指英国。
三、英的组词:
群英、英灵、英石、英制、英气
英烈、英年、英名、英两、清英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英武[yīng wǔ]
英俊威武。
2、英俊[yīng jùn]
才能出众。
3、英名[yīng míng]
指英雄人物的名字或名声。
4、英两[yīng liǎng]
英美制重量单位的旧译。1977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计量局通知,淘汰“英两”,改用“盎司”。
5、英石[yīng shí]
广东英德所产的一种石头,用来叠假山。
4. 之的篆体字怎么写
之的篆体字写法如下图:
其释义为:
〈动〉
(会意。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代〉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助〉
的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形〉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
拓展资料:
篆体,汉字古代书体之一,也叫篆书。是对古文字的统称。“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古人认为篆书为仓颉所造,其实是不可信的。一种文字的产生是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酝酿发展过程的,不可能有一个人在短时期能完成。广义的篆体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篆书字划圆转,结构依六书之义,故唐孙过庭谓:“篆尚婉而通”。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
篆体书法在魏晋以后走向式微,到了唐代以李阳冰为代表。篆体书法在清代迎来了第二次创造高峰,出现了一大批善篆书家如王澍、钱沾、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建国以后篆书代表人物有王福庵、韩天衡、王友谊、沙孟海、黄宾虹、刘江、来楚生、邓散木、张辛、陆维钊、倪和军、商承祚、徐无闻等。
5. 上字的篆体字怎么写
给你提供一些作为参考,详见附图。
均是“上”的篆书写法,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
其中有一种写法与“二”相似,篆书中“二”字为相同长度两横,“上”字为长横上面一点或一短横,注意区分。
图片较大,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