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录取批次怎么填 录取批次是如何设置的
高考录取批次和志愿设置如下: 1 提前批(零批次)本科志愿:军事、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等,国防生,艺术和体育类专业,部分航海类专业,经各省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院校(专业)。
第一批本科(一本)志愿:教育部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经省级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本科一批,也称重本,意为重点本科一批普通高等院校。
又分为“‘985工程’、‘211工程’(含特色211工程)、港澳重点(获准在内地统招的港澳知名学府)、省属重点(含省部共建、“小211工程”)”四类。重点本科是指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而所谓的一本,是各省、市对重点本科大学的录取批次的叫法而已,久而久之也成为了社会上的一种叫法。
教育部从未划定哪些院校属于一本,哪些学校属于二本,全部统称为普通本科。一般各省会将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以及一些招生情况很好的院校放在一本批次录取,但各省均不一样(比如南京邮电大学,在贵州是一本,在江西则是二本)。
也就是说重点本科就是社会上认为的一本。第二批本科(二本)志愿:一般本科院校。
是指放在中国高考录取招生的时候在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二线。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二线,学年制通常为4—6年,学生毕业后颁发本科学历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
本科第二批学校主要是省属本科院校和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综合实力通常低于在高考进行本科一批录取的院校,有些全国高校中综合实力靠前的学校也在高考本科第二批中招生。第三批本科(三本)志愿: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
2. 什么叫录取批次证明
高校录取批次证明就是当初高校发放的入学通知书,用来证明你所就读的学校所在批次。此证明可以在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开具,或者就是当地教育局开具。
高考录取批次是指由于在各省(区市)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于是将不同层次的院校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
录取批次大致分为:提前批录取院校:含军队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本科院校、空军招飞、民航招飞院校和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
扩展资料:
录取批次改革对选择学校的影响:
1、高考的提前批次在本科批次前进行,提前批录取后就不用再报本科批次了,没有录取对于本科批次的报考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的。进行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主要是军校、公安院校、司法院校及民航、空军招飞院校,除了有笔试成绩的要求外,还会有面试,体检这方面的考察,录取比较严格。
2、一流学校
985、211、双一流学校在志愿报考时,仍然是热点,报考人数依然很多。不过,这对高分学校还是很有利的,可以多选择几个心仪的学校报考。平行志愿不像之前第一志愿优先录取,减少了偶然性,不存在低分捡漏的情况,在报考时,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录取情况,设置一个保底的志愿。
3、录取分很高的二本学校
一些二本学校虽然是二本,录取分数要比一本线还要高,尤其是某些专业在全国的排名都靠前。这些二本学校的分数将有可能大幅度上升,原先一本批次的保底志愿只能是一本学校,而现在很有可能为了二本学校的某个专业把它当做保底志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录取批次
3. 志愿填报常识:高校录取批次如何确定
考生填报志愿,要严格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专业目录》(以下简称“招生专业目录”)填涂志愿信息卡、填写志愿表,志愿表中志愿学校和专业的“批次位置”一定要与“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批次位置相一致。
考生应认真了解招生学校情况及各项有关招生规定,严格按照规定时间选报志愿。考生填涂志愿信息卡和填写志愿表要认真细致,志愿信息卡由计算机录入后打印出考生志愿核对表,考生校正签字。录取时将以志愿信息卡的志愿顺序为依据投递档案。因考生填报志愿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考生志愿是考生电子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录取的重要依据,一经填报,任何人不得更改。
由于招生学校在客观上存在差异,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分批录取的方法,分为提前录取、第一批录取、第二批录取、艺术类高职、专科录取。
(1)提前录取的院校
参加提前录取的是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和少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艺术院校及招收艺术专业的院校、体育院校及招收体育专业的院校。
(2)第一批录取的院校
参加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是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
(3)第二批录取的院校
参加第二批录取的院校是一般本科院校。
(4)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
(5)专科录取的院校
参加专科录取的院校是全国(含北京市)的专科类院校和招收专科学生的本科院校。
在录取中,以上每批录取院校之间按批次顺序录取,互不影响,只有上一批结束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批录取。
同批次录取院校在同一时间进行本校的录取工作;不同院校由于所报志愿的考生多少及分数高低不同,自然导致同批录取院校所谓志愿“梯度”关系,这是考生需要注意的。因为招生学校只有在审核完上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档案,并确定该校的录取状态(录取结束、档案数与计划数持平或该志愿生源不足)时,才能确定是否调阅下一志愿报考该校并且未被上一志愿所报学校录取的考生档案。也就是说,同批次院校间的所谓志愿“梯度”,是由考生志愿情况自然形成。(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