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漫分镜稿如何写
分镜的话,不管是漫画的还是动画的都是要画出来的啊……漫画的话只要在原稿纸上设计好这一页漫画的布局,也就是按自己想法画出大小不一的格子,然后在各个格里画出这个格要表现的大致的画面内容(不用很详细)。这个就是漫画的分镜。
制作动画也有专门的分镜纸(忘了它具体叫什么了= =),上面有印好的矩形格,在这些格里画出动画每个场景的大致布局(背景、人物)并要在一旁用文字注明这个场景中人物的动作和台词;如果一个场景没有转换的话,无论这个场景所占时间多长(其实一般不会长于半分钟),都用一个分镜(即一个格)来表现,若场景转换则要再用另一个分镜来表现。画动画的分镜不用太过拘泥于格子的限制,若是表现力需要的话在画的时候略微超出格子也是可以的。当然制作成动画后画面大小都是一样的,分镜的各个场景还需要原画人员和动画人员(这都是具体的职位)画出很多张原画和动画。
[原画]是把人物的一个动作中的“动作关键点”画出来,比如一个挥拳的动作,关键点就有手肘后收蓄力的姿势、出拳的姿势、以及击打后收拳的姿势。而[动画]则是把这些关键点之间的动作分很多帧来表现。[动画]画好后还要由作画监督来进行修正,尽量统一画面风格(动画人员有很多),以及把有人物走形的地方修改好,然后再由上色人员给每一张画面上色,技术人员再把这些画面串联起来而制作成动画。这样说是很难解释清楚的,我大体说明一下,希望能给你帮助~
2. 动画文字分镜剧本怎么写
首先要有文字分镜表,第一行依次是:场景 镜头号 景别 镜头 镜头运动 内容对白 时间(秒)。
可以自己做表格。然后按照动画的镜头依次往里填吧。
场景就是你的镜头所处的环境。比如(夜间外景)还是(白天室内)什么的 镜头号就按动画镜头的次序往里填1234呗 景别是只你的镜头里画面中主体物的距离,常见的就是(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下面给你解释一下 远景 远距离拍摄所形成的视野开阔的画面 介绍环境,表现与环境有关的剧情内容 全景 某种特定环境中的被摄主体的整体所构成的画面 观众可以看清人物,也可以看见环境 中景 被拍摄主体的主要部分所构成的画面 引起观众对人物的注意以及对人物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和联想 近景 被拍摄主体的局部所构成的画面 看清人物表情,介入情感活动 特写 被拍摄主体某个特定的不完整局部所构成的画面 透视人物、境遇的关键性细节 还有不常用的大远景和大特写你应该可以理解 镜头:常用的有水平镜头,俯视镜头,鸟瞰镜头,正面镜头,肖像镜头(侧面镜头),过肩镜头等。
这些镜头百度百科里就有解释,很简单,不懂的话可以自己查。镜头运动:常见的分为推、拉、摇、移、跟镜头 镜头推拉就是镜头的推拉技巧是一组在技术上相反的技巧,在非线性编辑中往往可以使用其中的一个而实现另一个的技巧。
推镜头相当于我们沿着物体的直线直接向物体不断走进观看,而拉镜头则是摄像机不断地离开拍摄物体。当然这两种技巧都可以通过变焦距的镜头来实现这种技巧效果。
推镜头在拍摄中起的作用重点是突出介绍在后面的影片中出现的起重要俄人物或者物体,这是推镜头最普通的作用。它可以使观众的视线逐渐接近被拍摄对象,是逐渐把观众的观察同整体引向局部。
在推地过程中,画面所包含的内容逐渐减少,也就是说,镜头的运动摈弃了画面中多余的东西,突出重点,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某一个部分。用变焦距镜头也可以实现这种效果,就是从短焦距逐渐向长焦距推动,使得壑诳吹轿锾宓南肝⒉糠郑?梢酝怀鲆?硐帜谌莸墓丶?M凭低芬部梢哉故揪薮蟮目占洹?br> 拉镜头和推镜头正好相反。
这是摄像机不断地远离被拍摄对象,也可以用变焦距镜头来拍摄(从长焦距逐渐调至短焦距部分)。作用是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表现主体人物或者景物在环境中的位置。
拍摄机器向后移动,逐渐扩大视野范围,可以在同一个镜头内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二也是为了镜头之间的衔接需要,比如前一个是一个场景中的特写镜头,而后一个是另一个场景中的镜头,这样两个镜头通过这种方法衔接起来就显得自然多了。
镜头的推拉和变焦距的推拉效果是不同的。比如,在推镜头技巧上,使用变焦距镜头的方法等于把原来的主体一部分放大了来看。
在屏幕上的效果是景物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场景无变化,只是原来的画面放大了。在拍摄场景无变化的主体,要求连续不摇晃地以任意速度接近被拍摄物体的情况下,比较适合使用变焦距镜头来实现这一镜头效果。
而移动镜头的推镜头等于接近被拍摄物体来观察。在画面里的效果是场景中的物体向后移动,场景大小有变化。
这在拍摄狭窄的走廊或者室内景物的时候效果十分明显。移动摄像机和使用变焦距镜头来实现镜头的推拉效果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因此我们在拍摄构思中需要明确的意识,不能简单的将两者互相替换。
摇镜头这种镜头技巧是法国摄影师狄克逊在1896年首创的拍摄技巧,也是根据人的视觉习惯加以发挥的。用摇镜头技巧时摄像机的位置不动,只是镜头变动拍摄的方向,这非常类似与我们站着不动,而转动头来观看事物一样。
摇镜头分为好几类,可以左右摇,也可以上下摇,也可以斜摇或者与移镜头混合在一起。摇镜头的作用使得观众对所要表现的场景进行逐一的展示,缓慢的摇镜头技巧,也能造成拉长时间、空间效果和给人表示一种印象的感觉。
摇镜头把内容表现得有头有尾,一气呵成,因而要求开头和结尾的镜头画面目的很明确,从一定被拍摄目标摇起,结束到一定的被拍摄目标上,并且两个镜头之间一系列的过程也应该是被表现的内容,用长焦距镜头远离被拍摄体遥拍,也可以造成横移或者升降的效果。摇镜头的运动速度一定要均匀,起幅先停滞片刻,然后逐渐加速,匀速,减速,再停滞,落幅要缓慢。
移镜头这种镜头技巧是法国摄影师普洛米澳于1896年在威尼斯的游艇中受到的启发,设想用“移动的电影摄影机来拍摄,使不动的物体发生运动”,于是在电影中他首创了“横移镜头”,即是把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向轨道的一侧拍摄的镜头。这种镜头的作用是为了表现场景中的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把一些事物连贯起来加以表现。
移镜头和摇镜头有相似之处,都是为了表现场景中的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画面上给人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摇镜头是摄像机的位置不动,拍摄角度和被拍摄物体的角度在变化,适合于拍摄远距离的物体。
而移镜头则不同,是拍摄角度不变,摄像机本身位置移动,与被拍摄物体的角度无变化,适合于拍摄距离较近的物体和主体。移动拍摄多为动态构图。
当被拍摄物体呈现静态效果的时候,摄像。
3. 关于“分镜感”的写法
我说不明白呀,你得从电影里得到一点启示了。
总的来说分镜感是让你的作品更具连贯性的。
1.从不同的角色或者描写上来达到说明同一件事的目的。
2.不同的分镜可以描述不同的事情,人物,然后交叉叠加。(比如幻想类小说经常表述一个星球或者一个王朝的变革时,常常从这个角色跳到另一个角色是吧。)
3.同一个人同一个景色的分镜、(比如你可以见到有人写到某个地方春天到了,描述完了,突然下一段变成描述这里的冬天。或者上一段写到女孩子上了车,下一段就变成她已经下了车。)
分镜是从影视来的,你要深入了解,恐怕要对看多练了……
这是自己写的,不是粘贴来的啊!
4. 什么是分镜头剧本的写法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首先,它是使用摄影机的手段,然后是使用剪刀的手段。
当然。电影的蒙太奇,主要是通过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再创造来实现的。
电影的编剧为未来的电影设计蓝图,电影的导演在这个蓝图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进行再创造,最后由摄影师运用影片的造型表现力具体体现出来。 在电影的制作中,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广大观众所理解和喜爱的影片,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手段,就叫蒙太奇。
综上所述,可见电影的基本元素是镜头,而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手段是蒙太奇,而且可以说,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表现手段。 既然一部影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那么,这电影的基本元素——镜头,究竟是什么呢?它和蒙太奇又有什么关系呢7我们知道,镜头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焦距、用不同的时间一次拍摄下来,并经过不同处理的一段胶片。
实际上,从镜头的摄制开始,就已经征使用蒙太奇手法了。 就以镜头来说,从不同的角度拍摄,自然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
如正拍、仰柏、俯拍、侧拍、逆光、滤光等,其效果显然不同。就以本同焦距拍摄的镜头来说,效果也不一样。
比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其效果就不一样。再者,经过不同的处理以后的镜头,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加之,由于空格、缩格、升格等手法的运用,还带来种种不同的特定的艺术效果。再说,由于拍摄时所用的时问不同,又产生了长镜头和短镜头,镜头的长短也会造成不同的效果的。
同时,在连接镜头场面和段落时,根据不同的变化幅度、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情绪需要,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联接力法,例如谈、化、划、切、圈、掐、推、拉等。总而言之,拍摄什么样的镜头,将什么样的镜头排列在一起。
用什么样的方法连接排列在一起的镜头,影片摄制者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就是蒙大奇。如果说画面和音响是电影导演与观众交流的“语汇”,那么,把画面、音响构成镜头和用镜头的组接来构成影片的规律所运用的蒙太奇手段,那就是导演的“语法”了。
对于一个电影导演来说,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并不等于精通了“语法”,蒙太奇在每一部影片中的特定内容和美学追求中往往呈现着千姿百态的面貌。 蒙太奇对于观众来说,是从分到分。
对于导演来说,蒙太奇则先是由合到分,再分切,然后又由分到合,即组合。分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因此导演应写出分镜头剧本。
作为观众,应当怎样从蒙太奇的角度来鉴赏导演的艺术呢?说到底,蒙太奇是导演用来讲故事的一种方法;听的人总希望故事讲得顺扬、生动,富有感染力又能调动起观众的联想,引起观众的兴趣,这些要求完全适用于蒙太奇。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弄清剧情校概。
或一般地领悟到影片的思想意念,而是要求清晰而流畅地感知影片叙述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细部,—部影片的蒙太奇首先应让观众看懂。 现在,一部当代的故事影片,一般要由五百至一千个左右的镜头组成。
每一个镜头的景别、角度、长度,运动形式,以及画面与音响组合的方式,都包含着蒙太奇的因素。可以说,从镜头开始就已经在使用蒙太奇了。
与此同时,在对镜头的角度、焦距、长短的处理中,就已经包含着摄制者的意志、情绪、褒贬、匠心了。 在镜头间的排列、组合和联接中,摄制者的主观意图就体现得更加清楚。
因为每一个镜头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对形态必然和与它相连的上下镜头发生关系,而不同的关系就产生出连贯、跳跃、加强、减弱,排比、反衬等不同的艺术效果。另一方团,镜头的组接不仅起着生动叙述镜头内容的作用,而且会产生各个孤立的镜头本身未必能表达的新含义来。
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用于表现的尝试,就是将一个因在荒岛上的男人的镜头和一个等待在家中的妻子的面部特写组接在一起的实验,经过如此“组接”,观众感到了“等待”和“离愁”,产生了一种新的、特殊的想象。o又加,把一组短镜头诽列在一起,用快切的方法来连接,其艺术效果,同一组的镜头排列在一起,用“淡”或“化”的方法来连接,就大不一样了。
再如,把以下A、B、C三个镜头,以不同的次序连接起来,就会出现不同的内容与意义。 A,一个人在笑; B、一把手枪直指着;C、同一的人脸上露出惊俱的样子。
这三个特写镜头,结观众什么。
5. 搞笑四格漫画的分镜应该怎样写
基本的绘画知识如分镜,如何转换成漫画分页格式时如何呈现吸引观众的画面,计算每页漫画所需的故事等之类的知识是需要大约知道的。
但不一定要具备绘画技巧。(不过切记要和漫画家/漫画公司达成共识,因为有些漫画公司/漫画家是会很大方的在漫画首页/尾页写上编剧人的名字,有些则没有列出名字而让漫画家独取名利的。)
至于上述的要和你合作的漫画公司/漫画家商讨,清楚了解他对文字的所呈现内容的想像程度。因为漫画家就有如导演一样指导演员对该场景需表现什么表情和如何表演出那个场景的核心任务。
而有些漫画家可以自行在只有对白,角色当时的表情以及过场场景的文字描述就可以自行想像到画面,但是有些漫画家却需要编剧将全部的画面仔细的描写出来。以下是我之前兼职当漫画编据时的写漫画剧本经验,每间公司或则雇主(既是合作的漫画家)所写过的两种方式。
例:-------------------------------------------------- 男主角捧着莫名物体,脸上露出恐惧害怕的表情。[这是什么?] 莫名物体忽然冒出强光。
[啊————](尖叫声)-------------------------------------------------- 这个是最基本的场景稿,适合一些可以自行想像表情以及场景画面的漫画家。-------------------------------------------------- 男主角捧着莫名物体,(莫名物体呈现一团光芒以显示神秘)脸上露出恐惧害怕的表情。
(眼睛充血,嘴巴扭曲,汗水流满脸) [这是什么?] 莫名物体忽然冒出强光。(图景视野:男主角背部,男主角微微的弯腰,光芒由身体的空际中窜出) {啊————](图景视野:笔直的黑暗小巷子,只呈现尖叫声)-------------------------------------------------- 这个就适合于不太擅长自己幻想表情以及场景的漫画家。
需要在一些特定的部分仔细的描写出表情和画面以及过场场景给描述出来。不过要注意的就是漫画剧本跟一般的电影/剧场剧本的写法是不一样的哦。
漫画家/漫画公司的编剧最好不要写成小说形式,通常需要的是类似电影或动画般的分镜或则分页剧本,文字呈现方面最好选择最直接简单容易明白表达画面的词句,否则会影响漫画家对画面的幻想和呈现出现需要和编剧沟通而形成延稿的情况。最好是可以在编剧稿交出的同时将整个故事内容写一个大纲1万多字的大纲,(当然和漫画公司合作这个程序是绝对避免不了的,大纲的字数多少视公司而定。)
让漫画家明白故事大约的内容,人物和世界背景。这样漫画家可以有个底,对已经转换成漫画分页的格式的编辑稿能够容易掌握。
漫画分页的编剧就例如:(以下是随手拈来的剧情,请见谅。)------------------------------------ 第10页 女主角冷静的后退。
ABC三位恶女学生露出冷笑。[想逃吗?] 女主角转身跑。
ABC追上去。[抓住她!] AB扑倒将女主角压在地上。
C拿起在角落的木棒。挥起木棒(昂视画面) [死吧!!]------------------------------------ 第11页 被压趴着的女主角转头瞪着C(焦点在眼睛)。
C忽然掐着自己的喉咙。(痛苦状) [嘎。
啊。
] AB转头。(图景视野:C的脚部背面平视到AB和趴在地上的女主角,棒子掉到地上。)
C七孔流血。(图景视野:大头画面,画面恐怖状) C倒下。
AB将手放在脸颊尖叫。------------------------------------ 第12页 女主角扶着墙壁站起来。
(图景视野:俯视)低头闭着眼睛(图景视野:女主角大头画面,背面AB惊恐的看着爬向他们的C。) C挣扎趴在地上,伸长右手。
[救我。救我。
..] AB惊慌的抱在一起。[友里。
.] 女主角侧脸。开口(图景视野:注重嘴巴) [如你所愿。
]------------------------------------ 第13页 C头部裂开。血溅到AB。
(图景视野:AB上半身特写,AB睁大眼睛,血沾满AB。) [啊啊啊啊啊———] 女主角拿起书包。
[我不是要逃,而是避免让你们受难。]------------------------------------ 而漫画分页的分格方面就要看该漫画家的风格,有些是喜欢多个画面塞在一页,有些就比较喜欢用5到6格的分格方式,所以必须先了解漫画家的习惯。
注:编剧稿方面记得要以漫画家/漫画公司看得懂为前提,以上是我以前合作过的漫画家所接受的写法。(我习惯以每格画面以“。”
为一格,有()/“,”以及没有分隔的对白是属同个画面)所以最好事现先问清楚他们接受的方式,我的写法不能100%为准。而漫画分页的分格方面就要看该漫画家的风格,有些是喜欢多个画面塞在一页,有些就比较喜欢用5到6格的分格方式,所以必须先了解漫画家的习惯。
建议在写剧本前先拿一些自己之前写好的一些短篇给合作的漫画家,询问他看得懂哪部分以及哪部分看不懂。然后记取漫画家所说的更进自己的写法就行了。
(注:不是每个漫画家解读稿的理解力都一样的,所以最好在合作前先开个小会议了解对方。) 以下是其他的参考网站,希望可以帮助你。
/bbs/viewthread.php?tid=388&sid=od3Fj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