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并州是现在的那个地方
山西太原古称并州: (1)古属冀州之域,虞舜以冀州南北太远,分置并州。
应邵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夏仍为冀州地,周曰并州。
《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薮曰昭余祁,川曰滹沱、呕夷;浸曰涞、易。”据《舆地广记》载,周并州包括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部分地区。
(2)汉武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东汉时,并州始治晋阳,建安十八年(213年)并入冀州。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领太原、上党、西河、雁门、乐平、新兴等六郡,仍治晋阳。晋沿用,建兴后沦没。
隋唐以后亦有并州,然其地屡有缩小。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并州于榆次,五月更名新并州,七年(982年)移治唐明镇,嘉佑四年(1059)改名太原府,并州之名遂废。
2. 古代并州是现在的那个地方
注音 bing zhōu 并州(拼音:bīng,中古拼音:pjeng)城市名 太原旧称. 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虞舜至周朝时的并州 古属冀州之域,虞舜以冀州南北太远,分置并州.应邵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夏仍为冀州地,周曰并州.《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薮曰昭余祁,川曰滹沱、呕夷;浸曰涞、易.”据《舆地广记》载,周并州包括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部分地区.汉武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 西晋-冀州、并州(公元281)部,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东汉时,并州始治晋阳,建安十八年(213年)并入冀州.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复 三国-魏-冀州、并州(公元262),领太原、上党、西河、雁门、乐平、新兴等六郡,仍治晋阳.晋沿用,建兴后沦没.隋唐以后亦有并州,然其地屡有缩小.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并州于榆次,五月更名新并州,七年(982年)移治唐明镇,嘉祐四年(1059)改名太原府,并州之名遂废.。
3. 狄仁杰是哪里人 古代的并州在现在的哪里
狄仁杰并州太原人,并州是现在的山西太原。
狄仁杰墓位于洛阳城东十二公里的白马寺旁(现被圈入白马寺),为一圆形土丘。墓前今存碑石两方,较大的石方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八字。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相位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为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朝复辟后,追赠司空、梁国公。
扩展资料
后世纪念
狄公祠位于江西彭泽县黄岭乡姚家村西,原为唐旧县街北门衙狱。据彭泽县志记载,狄仁杰任彭泽令期间,将囚犯免除死罪,囚犯以土在狱侧积成小丘,称为“纵囚墩”,后人在纵囚墩上建狄公祠。
狄梁公街位于山西太原市崇善寺北端东侧,原名狄公祠街。
狄村是狄仁杰的故里,在太原市老城区南郊(建南汽车站附近),村旁西北有狄母手植的槐树,称唐槐,并有“狄梁公故里”石碑。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狄仁杰
4. 古代兖州、衡阳、浔阳、并州各是现在的哪
兖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山东省直管,济宁市代管。
衡阳地处南岳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而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城南回雁峰,故雅称“雁城”。历来为湖南省第2大城.
浔阳,江名。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北的一段。
浔阳江余晖浔阳,史称柴桑、江
州,因其“南开六道,途道五岭,北守长江,运行岷汉,来商纳贾”,曾以中国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而著称于世。作为长江黄金水道上的历史重镇,浔阳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风风雨雨中,曾几度兴衰,几度浮沉。
九江古称浔阳,浔阳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湖北、安徽与江西三省交界处,万里长江与京九铁路在此交汇,鄱阳湖在东,庐山居南,襟江带湖,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即是兵家必争之地。
并州: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