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崎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崎字不曾简化,所见即是:
部首 山
笔画数 11
笔画:竖、竖折/竖弯、竖、横、撇、点、横、竖、横折、横、竖钩、
崎 qí
〈形〉形声。从山,奇声。本义: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
崎岖,倾侧也。——《广雅》
险峻。
《韵会》丘奇切,音敧。《说文》险也。本作。从危,攴声。今文作崎。《玉篇》崎岖,山路不平也。《张衡·南都赋》上平衍而旷荡,下蒙茏而崎岖。
相关词组:
崎岖
巘崎
嵚崎
崎崟
长崎
岖崎
峻崎
崎锜
崎曲
崎险
嵚崎磊落
崟崎磊落
崟崎历落
崎嵚历落
嵚崎历落
僧却崎
崎字篆隶楷行草书欣赏:
篆
隶
楷
行
草
2. 唐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唐”的繁体字【唐】。
唐【táng】
从庚从口,以繁盛殷实(庚),繁衍生命(口)。
部首笔画
部首:广
部外笔画: 7
总笔画: 10
五笔86: yvhk
五笔98: ovhk
笔顺编号: 4135112251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广口
汉字部件分解: 广肀口
笔顺编号: 4135112251
笔顺读写: 捺横撇折横横竖竖折横
汉英互译
唐
T'ang
方言集汇
粤语:tong4
客家话:[梅州腔] tong2 [沙头角腔] tong2 [客英字典] tong2 [海陆丰腔] tong2 [客语拼音字汇]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 [东莞腔] tong2 [陆丰腔] tong3 [宝安腔] tong2
潮州话:tang5(thâng5) <;姓>deng5(tn̂g)
基本解释
1、夸大,虚夸:荒~。~大无验。
2、空,徒然:功不~捐(功夫不白费)。
3、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
4、朝代名:~代。~诗。~僧。~人。~三彩。后~。
5、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
5、古同“螗”,指蝉。
6、姓。
7、失去。组词:~子。
8、蔓草。爰采~矣。
3. “定”的繁体字怎么写
“定”的繁体字就是“定”。
定,ding,从宀从正。正家而天下定。
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型。~义。~都(dū)。~稿。~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规~。鉴~。
2. 使不变动:~案。~罪。决~。确~。
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
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
5. 确凿,必然的:必~。镇~。
6. 预先约妥:~计。~情。~货。~做。
7. 姓。
〈形〉
(1) 会意。字从宀( mián),从正,正亦声。“正”意为“统一”。“宀”为“宇”省。“宀”和“正”联合起来表示“宇
本义:国家安稳的局面。
转义:确切的状态(如确切的时间、地点、人物等)。
(2)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stable;smooth and steady]
定,安也。——东汉·许慎《说文》
靡所定处。——《诗·大雅·桑柔》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诗·小雅·采薇》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
以待阴阳之所定。——《礼记·月令》
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袁可立)徐取一、二倡乱者抵法,事遂定。——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3) 又如:定迭(定叠。安定,太平);定害(定搅,定虐。扰乱,扰害);定帖(稳定;安定);定昏(请晚安)。
(4) 镇静;宁静 [quiet]
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李中《碧云集》
(5) 又如:心神不定;入定(佛教徒闭眼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6) 固定 [fixed]
我戎未定。——《诗·小雅·采薇》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定数(迷信者认为人生祸福都是命里注定,称为定数);定止(固定的处所);定式(固定的样式);定所(固定的住所、居处)。
4. 降龙十八掌的繁体字怎么写
"降龙十八掌"的繁体字是降龙十八掌。
"降龙十八掌"是金庸小说里的武功,招式名称取自《周易》,丐帮的镇帮绝学,除帮主外,偶然传予为帮会立下重大功绩的帮众,为萧峰、郭靖、洪七公、耶律齐的绝学。
特点:
刚猛威武,刚柔并济,极耗内力。
原文出处:
降龙十八掌--天下第一(旧版)(新版已删除)
便在此时,萧峰的右掌已跟着击到,砰的一声响,重重打中那老僧胸口,跟着喀喇喇几声,肋骨断了几根。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好俊的功夫!【降龙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这个“一”字一说出,口中一股鲜血跟着直喷了出来。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
5. 龙的繁体字怎么写、
龙的繁体字:
龙的拼音:lóng
龙的意思:现代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龙为先民想象中的神物,乃综合数种动物的形状,
并以想象增饰而成,后用以代指皇帝或比喻非凡的人物。
龙的笔顺笔画:横、撇、竖弯钩、撇、点,共5笔。
关于龙的成语故事:叶公好龙、蛟龙得水、降龙伏虎。
扩展资料:
成语故事介绍:
1、叶公好龙
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道理: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一定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而要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哟,我们要做个表里如一的人。
2、蛟龙得水
北魏时期,朝廷决定南征,急需将才,尚书李冲受命挑选将领,小官吏杨大眼要求率军出征。
李冲认为他的资历不够,杨大眼当众表演自己捷走如飞,他的武艺高强征服了李冲,当即任命他为主帅,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让他蛟龙得水。
道理:一般人总是等待着机会从天而降,而不想努力工作来创造这种机会。在这个世界山从来不缺少机会,而是缺少能够把握住机会的人才。所以在机会来临之前,我们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3、降龙伏虎
南北朝时,佛教很盛行。
前秦建元12年,西域涉公和尚来到长安,他能使用咒语咒下龙。每有大旱,皇帝常请他咒龙,一会就看见龙下在钵中,天就会下雨。皇帝和大臣前去钵中观看,都觉得很神奇。
北魏时,僧稠和尚有一次在王屋山中修行,看见两只老虎相搏,吼声震动山岩,僧稠就用锡杖将它们分开,两只老虎被驱散了。
道理:漫漫人生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这时,就需要我们乐观的面对,需要我们用顽强的毅力去面对,去克服遇到的困难!你要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龙
搜狗百科-叶公好龙
搜狗百科-蛟龙得水
搜狗百科-降龙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