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年快乐傣话怎么说
傣族的语言文字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分西双版纳方言、德宏方言和金平方言。傣族的拼音文字来源于梵文字母,各地不尽相同。
1954年进行了文字改革,分傣哪文(德宏)、傣泐文(西双版纳)、傣绷文(瑞丽、耿马、澜沧等地)和金平傣文。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
傣族的天文历法傣族有自己的传统历法。傣语称“祖腊萨哈”,意即“小历”。
其起源可上溯至周秦之际,现行傣历则始于明代以前。是一种阴阳合历。
傣历的年是阳历年,即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傣历的月是阴历月,即以月亮的一个圆缺为周期。一年分12月,单月是30天,双月是29天。
以六月为岁首,它的正月相当于夏历十月。平年是350或355天,闰年为384天。
傣历始于公元638年。四、傣族的医药卫生傣医药作为一门知识,是傣族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来,傣族人民在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汇积了丰富的民间药方,收集了上千种草药。其中《档哈雅》(医药书),是傣族一部重要的医学文献。
据文献记载:傣族迁到景永时,许多村寨因疫病死亡了很多人,唯独有一个村子,在景永坝头,不但没有人病死,而且个个身强力壮。他们开出了许多田地,生产发展得很快。
一天,有个名叫波的牙老人上山摘野果,路过这个村子,看到村里的人个个都很健康觉得很奇怪,就问村子里的人:“你们吃些什么东西,为什么人人都身强力壮的?”村子里的人告诉他:“没有吃别的什么,只不过刚来的时候大家天天上山采摘野果野菜吃,可能是这当中有什么原因吧。”波的牙回去后把这一情形告诉了别的村寨的人,并劝大家不妨试试看,上山去采摘野菜吃。
大家都想把病冶好,便纷纷照波的牙说的去做了。经过一段时间,果真见效,疫病明显减少。
波的牙注意从大家每采摘回来的野果、野菜中挑出样品保存起来。以后只要村子里有人生病,他就依样找这些果、菜给病人吃,有的吃了病就好了,也有的效果不太明显,而换了别样的一吃就有效。
就这样他慢慢地总结、积累经验,凡遇有人生病(当时主要是疟疾),就按不同类型的病分别给予治疗。逐步地疾病减少了,人们健康了,傣族群众就把波的牙称为“摩雅”,意思是会治病的人。
从此就有了傣医。有了文字以后,才记载下来成为今天较完整的傣族医书。
《传统傣医学手稿》:傣族古典医学著作。记载了传统傣医关于医药、方剂、制剂方面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至今保存下来的有在贝叶上书写的“贝叶本”和用构树皮支撑的纸张转抄的“棉纸本”多种。这是中国医药遗产中的珍品,目前已根据这些手稿资料整理编写出版了傣汉文对照的《德宏傣药验方集》及《西双版纳傣药志》。
五、傣族的宗教信仰傣族是一个信仰南传佛教的民族,傣语称为“布塔沙散那”。它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极深刻的影响。
大约在公元6—8世纪传入傣族地区。在此之前,傣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崇拜,亦即原始宗教。
由于佛教的广泛传布,傣族地区佛寺十分普遍。送子入寺为僧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尤其是在西双版纳地区,男孩到了8—10岁几乎都要入寺去过僧侣生活。
他们在那里学经识字,一般在1~5年还俗回家。傣文的大藏经号称八万四千部,大部分刻写在贝叶上,称贝叶经。
其中有些是傣族僧俗根据佛教义加以发挥和补充的著述。六、傣族的文学民族文学:傣族人民有着蕴藏丰富的民间文艺作品,包括叙事长诗、寓言、神话、传说、童话等。
许多著名的叙事长诗,如《召树屯与嫡木诺娜》、《娥并与桑洛》、《阿銮的故事》等中外闻名。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又名《南师巴塔麻嘎帕萨傣》。
傣族创世史诗。内容包括开天辟地、人类形成,傣族先民的兴起、迁徙、定居的过程。
其中有许多傣族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人物传说,是一部研究傣族古代神话及社会的古籍文献。史书:《泐史》原名《囊丝本勐泐》)(《西双版纳历代编年史》)。
该书采取编年体记录了傣族从1180年(傣历542年)傣族首领叭真入主西双版纳建立景金殿国始,止于1950年西双版纳解放的主要史实。该书有1947年云南大学刊印的、李拂一的译本,译名为《泐史》,翻译的是从1180年~1864年部分。
1958年由张公瑾补译1844~1950年部分,名为《续泐史--西双版纳近百年大事记》。该书还有其他详简不同的译本。
《泐史》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傣族社会历史的许多珍贵资料,是傣族重要的史书类文献。七、傣族的戏剧西双版纳境内有泰缅化的歌舞剧,腾龙沿边一带有汉化的傣族戏。
歌舞剧都在较大的宗教集会中演出,例如车里宣慰街每年冬间的赕佛大会,一连三天晚上都有歌舞演出,剧情有历史故事,宗教神话,爱情传奇,而行头化装则千奇百怪,用纸扎成龙、孔雀、龟、鹤、鹿、蚌等,彩画鲜丽。化装为美女的演员,把纸扎的孔雀分前后两段缠在身上,以两手捉翼而飞。
化装为青年的演员,把纸鹿缠身上做鹿舞。大龟则用一个人伏在龟腹内、手脚即龟之四足,龟颈内有一机关;能使龟头倏而伸长数尺,倏又缩回腹内,引得观众大笑。
傣戏:傣戏大约有二百年的历史。较早的剧目有《十二马》、《公孙犁田》、《昌少对唱》等。
2. 新年快乐傣话怎么说
傣族的语言文字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分西双版纳方言、德宏方言和金平方言。傣族的拼音文字来源于梵文字母,各地不尽相同。
1954年进行了文字改革,分傣哪文(德宏)、傣泐文(西双版纳)、傣绷文(瑞丽、耿马、澜沧等地)和金平傣文。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
傣族的天文历法傣族有自己的传统历法。傣语称“祖腊萨哈”,意即“小历”。
其起源可上溯至周秦之际,现行傣历则始于明代以前。是一种阴阳合历。
傣历的年是阳历年,即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傣历的月是阴历月,即以月亮的一个圆缺为周期。一年分12月,单月是30天,双月是29天。
以六月为岁首,它的正月相当于夏历十月。平年是350或355天,闰年为384天。
傣历始于公元638年。四、傣族的医药卫生傣医药作为一门知识,是傣族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来,傣族人民在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汇积了丰富的民间药方,收集了上千种草药。其中《档哈雅》(医药书),是傣族一部重要的医学文献。
据文献记载:傣族迁到景永时,许多村寨因疫病死亡了很多人,唯独有一个村子,在景永坝头,不但没有人病死,而且个个身强力壮。他们开出了许多田地,生产发展得很快。
一天,有个名叫波的牙老人上山摘野果,路过这个村子,看到村里的人个个都很健康觉得很奇怪,就问村子里的人:“你们吃些什么东西,为什么人人都身强力壮的?”村子里的人告诉他:“没有吃别的什么,只不过刚来的时候大家天天上山采摘野果野菜吃,可能是这当中有什么原因吧。”波的牙回去后把这一情形告诉了别的村寨的人,并劝大家不妨试试看,上山去采摘野菜吃。
大家都想把病冶好,便纷纷照波的牙说的去做了。经过一段时间,果真见效,疫病明显减少。
波的牙注意从大家每采摘回来的野果、野菜中挑出样品保存起来。以后只要村子里有人生病,他就依样找这些果、菜给病人吃,有的吃了病就好了,也有的效果不太明显,而换了别样的一吃就有效。
就这样他慢慢地总结、积累经验,凡遇有人生病(当时主要是疟疾),就按不同类型的病分别给予治疗。逐步地疾病减少了,人们健康了,傣族群众就把波的牙称为“摩雅”,意思是会治病的人。
从此就有了傣医。有了文字以后,才记载下来成为今天较完整的傣族医书。
《传统傣医学手稿》:傣族古典医学著作。记载了传统傣医关于医药、方剂、制剂方面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至今保存下来的有在贝叶上书写的“贝叶本”和用构树皮支撑的纸张转抄的“棉纸本”多种。这是中国医药遗产中的珍品,目前已根据这些手稿资料整理编写出版了傣汉文对照的《德宏傣药验方集》及《西双版纳傣药志》。
五、傣族的宗教信仰傣族是一个信仰南传佛教的民族,傣语称为“布塔沙散那”。它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极深刻的影响。
大约在公元6—8世纪传入傣族地区。在此之前,傣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崇拜,亦即原始宗教。
由于佛教的广泛传布,傣族地区佛寺十分普遍。送子入寺为僧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尤其是在西双版纳地区,男孩到了8—10岁几乎都要入寺去过僧侣生活。
他们在那里学经识字,一般在1~5年还俗回家。傣文的大藏经号称八万四千部,大部分刻写在贝叶上,称贝叶经。
其中有些是傣族僧俗根据佛教义加以发挥和补充的著述。六、傣族的文学民族文学:傣族人民有着蕴藏丰富的民间文艺作品,包括叙事长诗、寓言、神话、传说、童话等。
许多著名的叙事长诗,如《召树屯与嫡木诺娜》、《娥并与桑洛》、《阿銮的故事》等中外闻名。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又名《南师巴塔麻嘎帕萨傣》。
傣族创世史诗。内容包括开天辟地、人类形成,傣族先民的兴起、迁徙、定居的过程。
其中有许多傣族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人物传说,是一部研究傣族古代神话及社会的古籍文献。史书:《泐史》原名《囊丝本勐泐》)(《西双版纳历代编年史》)。
该书采取编年体记录了傣族从1180年(傣历542年)傣族首领叭真入主西双版纳建立景金殿国始,止于1950年西双版纳解放的主要史实。该书有1947年云南大学刊印的、李拂一的译本,译名为《泐史》,翻译的是从1180年~1864年部分。
1958年由张公瑾补译1844~1950年部分,名为《续泐史--西双版纳近百年大事记》。该书还有其他详简不同的译本。
《泐史》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傣族社会历史的许多珍贵资料,是傣族重要的史书类文献。七、傣族的戏剧西双版纳境内有泰缅化的歌舞剧,腾龙沿边一带有汉化的傣族戏。
歌舞剧都在较大的宗教集会中演出,例如车里宣慰街每年冬间的赕佛大会,一连三天晚上都有歌舞演出,剧情有历史故事,宗教神话,爱情传奇,而行头化装则千奇百怪,用纸扎成龙、孔雀、龟、鹤、鹿、蚌等,彩画鲜丽。化装为美女的演员,把纸扎的孔雀分前后两段缠在身上,以两手捉翼而飞。
化装为青年的演员,把纸鹿缠身上做鹿舞。大龟则用一个人伏在龟腹内、手脚即龟之四足,龟颈内有一机关;能使龟头倏而伸长数尺,倏又缩回腹内,引得观众大笑。
傣戏:傣戏大约有二百年的历史。较早的剧目有《十二马》、《公孙犁田》、《昌少对。
3. 蒙语的新年快乐怎么说
шинэ жилийн менд хургэе
谐音:赛音喜呢乐不
蒙古族过年
蒙古族称之为“查干”,即“白节”之意。蒙古族自古崇敬白色,把它作为美好和吉祥的象征。过春节很隆重,从农历12月开始准备食品、衣着和祭祀祖先的供物。除夕,家族长辈带领全家人向家里挂的佛像行大礼,焚香点烛,然后祭祖。接着晚辈给长辈敬酒,长辈则向晚辈祝福。到了晚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手抓羊肉和饺子。整个晚上家族人喝酒、唱歌通宵不眠。
初一清晨,全家首先祭祖、祭天。接着由家族中德高望重者致祝词,祝福人们在老天爷的保护下万事如意。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祝福并送手帕、钱等礼物。接着亲朋好友们互相拜年,即使相距几十里地也要去拜年。
4. 新年快乐篆体怎么写
新年快乐 小篆:
新年快乐 大篆(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