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批语该怎样写
我也是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是最头疼的事。我给你搜了一篇,咱们共同学习吧
如何写好作文批语:
1 、认真赏识的批改态度:
爱默生曾经说过: “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 教师首先应当摆正心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学生作文,一两节课,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是努力写出的,已达到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是期待着老师的肯定或指正,以便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对于教师来说,批改时则应以正面评价为主,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语,看到成绩与进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如果否定过多,不仅无此必要,也易使学生丧失自信,抑制创造力的发挥,甚至对教师的批改产生误解乃至反感。哪怕是差生的作文,只要教师怀着热爱他们的感情仔细阅读,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优点,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写得真实,全是自己的语言,没有抄袭;没有完 全按照 老师讲的模式写,有自己的创造;有一两个事例选得很特别,是别人不注意、不常用的;有一处恰当的引用了格言、歇后语或名人名言;语言朴实,没有任何修饰和雕琢的痕迹;全是白描手法,开门见山,没有铺陈和渲染 …… 找到这些优点,在作文评价时给予表扬,并适当地给予充分的鼓励。老师们不妨细心观察,表扬后的学生学习劲头倍增。
作文的主体是人,作文不可无我,作文评改中也要大力提倡爱护 “ 我 ” ,尊重 “ 我 ” ,张扬 “ 我 ” ,以此为突破口,改变作文评改中的被动局面。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引导学生用心灵体味人生,用人格抒写人生,因此,教师在作文评改中就要确立学生主体的意识,摆正自身位置,教师不是学生作文的局外人、居高临下的评判者,而是学生作文的参与者、与学生一样的生活体验者和学生思想的交流者。
2 、批语要有鼓励性: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卷,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第一篇写了标题后,只写了一个 “ 夫 ” 字就没了,他评曰: “ 大有作文之势! ” 第二篇仅有标题,连 “ 夫 ” 字也没有,他评曰: “ 引而不发,妙也! ” 第三篇干脆白卷,连标题都没有写,他还是给他加上一个评语: “ 清白可喜。 ” 这当然是个笑语,带着某些讽刺意味,但笑过之后,逆向思考一下,我认为它还颇有一些启示意义,那就是写作文批语时注重掌握鼓励的学问。教师的眼睛不能专找学生的不足,还应发现优点给予鼓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作文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但可能是教师鼓励出来的。人常说,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写作文评语也是如此。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评语中贯彻鼓励性原则,敢于鼓励,善于鼓励。教师批改作文不是法官判案,不必那么拘泥,可坚持鼓励优点但不纵容缺点的做法。茅盾上小学时,老师在他的《宋大祖杯酒释兵论》的文末,写下这样的批语: “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 ” 在《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的文末,该老师的评语更为精彩: “ 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泄地,无孔不入 …”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可以想象少年的茅盾该是如何受其感发和激励。 :
学生作文,一两节课,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是努力写出的,已1 、认真赏识的批改态度:
爱默生曾经说过: “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 教师首先应当摆正心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达到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是期待着老师的肯定或指正,以便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对于教师来说,批改时则应以正面评价为主,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语,看到成绩与进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如果否定过多,不仅无此必要,也易使学生丧失自信,抑制创造力的发挥,甚至对教师的批改产生误解乃至反感。哪怕是差生的作文,只要教师怀着热爱他们的感情仔细阅读,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优点,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写得真实,全是自己的语言,没有抄袭;没有完 全按照 老师讲的模式写,有自己的创造;有一两个事例选得很特别,是别人不注意、不常用的;有一处恰当的引用了格言、歇后语或名人名言;语言朴实,没有任何修饰和雕琢的痕迹;全是白描手法,开门见山,没有铺陈和渲染 …… 找到这些优点,在作文评价时给予表扬.
2. 小学作文的评语怎么写
小学生作文评语集锦
1.你很善于观察生活,能敏锐的捕捉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你是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2.文章的语言很流畅,也写出了老师的感受。你是老师的知音,希望我们共同切磋,在文学的百花园中采撷芬芳的一束。
3.对不起,这一段老师没有读明白,你愿意为老师再解释一下吗?谢谢你。
4.你的字迹工整,书写很优美老师要向你学习。文章选材如果再新颖些,肯定会与书写交相辉映。你认为呢?
5.太棒了!你的文章,再现了东北人的憨直爽朗,使读者顿感神清气爽。语言流畅至极,通感运用尤为巧妙。你的笔锋具有征服力和感染力。努力,再创辉煌!
3. 小学作文评语怎么写及优秀案例集锦
一、作文评语不宜过长。农村小学的学生基础和城市学生的原有知识情况不一样,有些学生的作文也不过100来字,可我发现有些老师所写的评语却比学生的作文还长。作文本子发下来,学生眼前通红,却只是大致瞟一眼,或塞书桌,或两眼发直……老师的心血岂不是白费?更何况,他都没有能力写出长文章,怎么可能有水平去欣赏老师的“佳作”呢?对于这类文章,我们可以写些建议性的评语。如:“文章有些地方很精彩,我很有兴趣知道得更详细些,这需要你的帮忙,相信你会满足我这个愿望的。”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知道自己的作文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相信通过修改定能比前面的作文具体。
二、作文评语不宜过于深奥、抽象,要因年级因生而异。农村学生知识面窄,对于一些科学术语不是很理解,有的教师写评语千篇一律不管差生优秀生,如:“作文不够生动、具体,上下文的衔接处理得不是很好。”有些学生看完评语要先查字典才能知道什么是“衔接”。据我了解,查字典的学生少之又少,农村学生本来胆子又不够大,就这样带着诸多不理解滑过了一次又一次作文训练。学生虚度了好时光,老师们又如何能心安呢?面对这样的情况,在下笔之前,考虑考虑学生的差异,写出更简单明了的评语,对师对生都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4. 小学语文作文怎么写评语
小学语文作文批改评语范例字迹A本子清秀、整洁,犹如海滨小城的街道一样,找不到一点脏……端端正正的字迹,让人看了真舒服……你的字像印的一样漂亮……很惭愧,我字没有你写的好看…… B、随随便便,字哪能不像猫掏的似的……字不在格子中间,当然看起来不顺眼……你的字东倒西歪,是不是今天风太大,才刮成这样的……我不相信你的字写不好,永远就这么潦草……认真耐心地写,你会写的比我还要棒…… 内容 A这般丰富的内容,简直和作家写出来的差不多呀……你的习作有血有肉,读起来真是一大享受……你的作文内容具体,我读的十分过瘾……你平时肯定爱看作文书,才写出这么多字…… 语句A流畅生动的语句,好似庐山瀑布,飞流直下,通顺极了……比喻得十分贴切,说明你一向观察细心……你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拟人句的……反问句运用在这里多么合适……这个感叹句表达了你当时真实的感情……古诗引用恰到好处,我以后也要把学过的诗用到作文中去……歇后语用的妙啊妙啊,把我肚子都笑疼了……B作文疙疙瘩瘩,读起来很难受如同走在乡下凹凸不平的小路上,不小心就容易跌一跤……句子像被谁切断了,不完整……写好。
5. 作文批语怎么写
如何写好作文批语: 1 、认真赏识的批改态度: 爱默生曾经说过: “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 教师首先应当摆正心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学生作文,一两节课,成文一篇,也非易事。
在他们看来,是努力写出的,已达到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是期待着老师的肯定或指正,以便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
对于教师来说,批改时则应以正面评价为主,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语,看到成绩与进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如果否定过多,不仅无此必要,也易使学生丧失自信,抑制创造力的发挥,甚至对教师的批改产生误解乃至反感。
哪怕是差生的作文,只要教师怀着热爱他们的感情仔细阅读,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优点,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写得真实,全是自己的语言,没有抄袭;没有完 全按照 老师讲的模式写,有自己的创造;有一两个事例选得很特别,是别人不注意、不常用的;有一处恰当的引用了格言、歇后语或名人名言;语言朴实,没有任何修饰和雕琢的痕迹;全是白描手法,开门见山,没有铺陈和渲染 …… 找到这些优点,在作文评价时给予表扬,并适当地给予充分的鼓励。
老师们不妨细心观察,表扬后的学生学习劲头倍增。 作文的主体是人,作文不可无我,作文评改中也要大力提倡爱护 “ 我 ” ,尊重 “ 我 ” ,张扬 “ 我 ” ,以此为突破口,改变作文评改中的被动局面。
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引导学生用心灵体味人生,用人格抒写人生,因此,教师在作文评改中就要确立学生主体的意识,摆正自身位置,教师不是学生作文的局外人、居高临下的评判者,而是学生作文的参与者、与学生一样的生活体验者和学生思想的交流者。 2 、批语要有鼓励性: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卷,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
第一篇写了标题后,只写了一个 “ 夫 ” 字就没了,他评曰: “ 大有作文之势! ” 第二篇仅有标题,连 “ 夫 ” 字也没有,他评曰: “ 引而不发,妙也! ” 第三篇干脆白卷,连标题都没有写,他还是给他加上一个评语: “ 清白可喜。 ” 这当然是个笑语,带着某些讽刺意味,但笑过之后,逆向思考一下,我认为它还颇有一些启示意义,那就是写作文批语时注重掌握鼓励的学问。
教师的眼睛不能专找学生的不足,还应发现优点给予鼓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作文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但可能是教师鼓励出来的。
人常说,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写作文评语也是如此。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评语中贯彻鼓励性原则,敢于鼓励,善于鼓励。
教师批改作文不是法官判案,不必那么拘泥,可坚持鼓励优点但不纵容缺点的做法。茅盾上小学时,老师在他的《宋大祖杯酒释兵论》的文末,写下这样的批语: “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
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 ” 在《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的文末,该老师的评语更为精彩: “ 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泄地,无孔不入 …”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可以想象少年的茅盾该是如何受其感发和激励。 : 学生作文,一两节课,成文一篇,也非易事。
在他们看来,是努力写出的,已1 、认真赏识的批改态度: 爱默生曾经说过: “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 教师首先应当摆正心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达到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是期待着老师的肯定或指正,以便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
对于教师来说,批改时则应以正面评价为主,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语,看到成绩与进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如果否定过多,不仅无此必要,也易使学生丧失自信,抑制创造力的发挥,甚至对教师的批改产生误解乃至反感。
哪怕是差生的作文,只要教师怀着热爱他们的感情仔细阅读,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优点,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写得真实,全是自己的语言,没有抄袭;没有完 全按照 老师讲的模式写,有自己的创造;有一两个事例选得很特别,是别人不注意、不常用的;有一处恰当的引用了格言、歇后语或名人名言;语言朴实,没有任何修饰和雕琢的痕迹;全是白描手法,开门见山,没有铺陈和渲染 …… 找到这些优点,在作文评价时给予表扬.。
6. 小学作文怎样批改
在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往往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事,付出许多精力,花费许多时间,却是“背着儿媳妇朝华山——出力不讨好。”
加之教学任务繁重(两个班的学生150多人)每次作文都收上来,象俩座大山压的老师们喘不过气来,于是批改作文就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最遗憾的是,大多数同学对老师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评语,连看都不看一眼,接着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桌兜里一塞了事,前一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书写潦草、语句不通顺”,这次作文依然“书写潦草、语句不通顺”。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就在“指导学生自改作文”方面作了大胆研究和试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为此,我校语文组全体成员进行了近十多年的作文教改实验,摸索出一套较行之有效的批改方法,现简述如下: 怎样批改作文?我们按从易到难的方法,列出十条要求,前三次批改只提1一5条要求,大家觉得较简单,会做了,有了兴趣;第四次,再提第六条要求,以后逐条增加。
这样初一年级十几篇文章批改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10个方面算出文章的成绩(写在作文的左上角),写出批语。 以下10个方面,每个方面给10分,一篇作文满分为100分。
1.格式是否正确(题目、提行、落款、自我评价) 2.卷面是否整洁。 3.错别字几个(找出来,在旁边修改,每个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
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挑不出来,怎么办?我们就搞流水作业:每人要批四篇文,每篇作文要经过甲、乙、丙、丁4个人之手。甲批错别字六个,乙发现本文错别字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一百字的说明书。
丙发现本文错字是8个,那么甲、乙同学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一百字的说明书。学生批改之后,我还要抽查,重点抽查那些粗心的同学。
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个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还要一一改错。
4.找病句,分析病因,旁修改(每个病句扣2分)。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
每处病句减2分,减完为止。
7. 怎样写好小学生作文的评语
怎么写作文评语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
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一定要用心写作文评语,使作文评语具有六“性”。
一、准确性老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要遵循小学生各年段的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规律,要做到正确、客观,不要随意拔高要求,更不要求全责备。评语要写得具体明确,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和收获。
比如教师发现学生的习作行文多有不通时,就不能光写个“语句不通”了事,而应具体指出语病的根源,属于何种毛病,应如何避免等,像再世华佗一样,开出“对症良方”来。二、情感性教师写作文评语要以情去感染人,要以己心去发现他心。
可落笔直呼其名,还可多情地加上个“斜字,敞开自己心扉,似家常絮语,像亲朋叙旧,字字句句轻扣学生的心弦。这样,学生阅读了老师深情的评语后,感受到老师是用心在关注他,用情在欣赏他,用爱在发现他,不仅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会使师生的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大大提高学生对评语的阅读兴趣。
曾经教过一个姓冯的女生,女孩什么都好,就是一直郁郁寡欢,好像生来就与欢笑无缘。真的是生性如此,还是另有隐情呢?几次试探性的交谈都未获得结果。
后来在《我的**》一文中,她吐露了因自己的疏忽而使弟弟不幸落水身亡的悔恨心理,写得质朴感人。我读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质朴的语言,纯朴的感情,令人潸然泪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更何况当时的你只是五岁的娃娃,哪能预料祸福?老师觉得错不在你,你不能总生活在阴影里。
爸妈虽有失子之痛,但能有你这样懂事的女儿,也是一种最好的补偿,他们会感到幸福的!老师、同学和你父母都真心期盼着见到你灿烂的笑脸!”这位女生读了这段评语后,十分感动,从此,脸上渐渐地有了笑容。三、激励性“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古诗文、传说故事,教师在评语中不妨送上一句:“你真是写作高手!把民间故事巧妙地运用到景物描写中来。”
也有学生作文通篇文采飞扬,比班内学生明显高出一筹,教师就可以这样批注:“阅读你的文章是我的一种荣幸,几年后或许你的名字会家喻户晓。”我想,每一个孩子读到这样的批语都会心花怒放。
再如,“可喜可贺,又一篇佳作问世了!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53735,证明你已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作文,我仿佛看到21世纪的冰心!”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发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为做人而作文的信念。
四、启迪性对学生不符合写作要求的习作,或者文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的现象,教师要进行点拨--用上启发性的评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一个学生在《我学会了游泳》一文中没能把自己学游泳的过程写具体,只写道:“我开始怎么游也不会游。
爸爸就耐心地教了我一个方法,我便按爸爸教的方法游,终于学会了游泳,我高高兴兴地回家去。”我就在这段话旁写下了批语:“真为你高兴,你的游泳本领大起来了,你爸爸真有一手!我也希望学一学,可仔细地阅读了你的文章后,老师也没找到你爸爸的绝招,让人感到遗憾。”
没有直接用“内容不具体”“重点不突出”来点出学生作文的不足,而是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思考,认识文章中的不足。这个学生看了批语后,马上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把爸爸教游泳的方法具体地写了下来。
五、趣味性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师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喜欢在生动有趣的语言中获得教益,喜欢在笑声中悟出道理。
一句深刻幽默的评语,不仅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而且可以达到一种“笑过之后又令人深思”的效果。如,“句号瞪着圆圆的眼睛,引号的眉毛挑了起来,叹号哭起了鼻子:'我的主人,你怎么忽视我在文中应有的位置呢?'”这么一句评语送给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文一逗到底,乱点“鸳鸯谱”的学生,可促使其在一笑之余,马上“拨乱反正”。
又如,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我远远地看见前面走过来一位老人,他头发灰白,满脸皱纹……”我给他写了这样一条眉批:“你是长着千里眼,还是戴着望远镜呢?”结果全班同学竞相传阅,以后学生习作中此类错误就很少出现了。六、商讨性学生写作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往往表达出独特的认识,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
8. 怎么写作文批语
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
从学生的作文心理看,学生每次作文写作后,最急于知道的就是教师对作文情况的评价,从教师的评语中找到自我和学习的成就感。所以,教师的评语中每句话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写作文的心理,关切着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写好作文评语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当掌握的一门艺术。那么如何写好作文评语呢?我个人认为: 一、要有认真赏识的批改态度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文,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学生每写成一篇作文,只要是自己独立完成的,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的。送给老师批改,是期待老师的肯定或指正,以便从中得到力量和启示,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提高自己写作兴趣和信心。
如果否定的太多就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使学生产生误解乃至反感。就算是一个差生的作文,只要教师怀着热爱他们的感情去仔细的阅读是能够发现一些优点的。
比如说写得真实,是自己的语言,没有抄袭,没有完全按照老师的模式去写,很有创造力;个别地方引用事例很独特; 有恰当的格言、名人名言;语言很朴实,有白描说法、开门见山等等。优点总是有的,只是要用心去找。
找出来了在评语中给予肯定和表扬,在适当的给予鼓励,学生的写作劲头肯定会提高的。二、批语中多用鼓励性语言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
第一篇写了标题后,只写了一个“夫”字就没有了,他的评语是:“大有作文之势!”第二篇作文只有标题,连“夫”字都没有,他的评语是:“引而不发,妙也!”第三篇作文干脆就是一张白卷,连标题都没有写,他还是给了一个评语:“清白可喜。”这当然是个笑话,带有某些讽刺意味,但是我们在笑过之后再反过来思考一下,还是很有些启示意义的。
那就是说写作文评语的时候要注意多用鼓励性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好的作文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但有可能是老师鼓励出来的。
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其实它就是一门鼓励艺术,写作文评语尤其是这样。一个语文教师在学生的作文评语中坚持鼓励,敢于鼓励,善于鼓励,这是必须的。
矛盾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在他的《宋大祖杯酒释兵论》的文末写下这样的评语:“好笔力,好见地,读诗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在《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的文末,该老师的评语更为精彩:“目光如炬,笔锐如剑,洋洋千言,宛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我们读了这样的文字完全可以想象少年的茅盾当时受到了多么大的感动和激励。
9. 家长给孩子的作文评语怎么写
许多家长看到孩子的作文后,总想按自己的思路每句都指出更合适的句子。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使孩子认为他没有表达清楚,挫伤了孩子写作的兴趣,让孩子对写作有惧怕感。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很多字或词有多层意思,当然写作的时候就有很多不同表达方法。
倘若家长让孩子改得多了,孩子肯定会觉得自己写得什么都不是,写得再好最终还是会被改掉,失去了写作的信心。这样做无形中挫伤了孩子写作的积极性,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不敢下笔。
孩子写作刚起步,哪怕是文章跑题也好,表达杂乱也好,只要是用心写出自己的真心话,都是在进步。我们应看到孩子这些进步,应该明白保持孩子作文的原貌是给孩子信心的关键。
重点赞赏作文的亮点,让孩子有成就感。孩子的每一篇作文都是孩子的成果,有了成果家长就要表扬。
教育界流传着一句名言:赏识意味着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我们要学会发掘作文里面的优点,比如有突出的中心思想、题目新颖、描写具体、词语优美等等,实在想不出表扬的,可以说字体工整、书写认真、书面整洁等等。
有了这些表扬,孩子认为自己的写作是成功的,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增加孩子创作积极性。不忘指出作文的错误,让孩子有好习惯。
这里的错误主要是指的错别字、标点符号、错用的词等。文字和标点是写作之基本,不可让孩子在这里面犯错误,出现这些错误时家长一定要指出。
孩子每天都学会很多生字,但有的字不知如何用,或者说用得不扎实,以至于用错了地方。语文也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一个小标点、一个错误字都可能会造成整篇文章失去光泽。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有错别字没有及时指出,孩子就会沿袭原来的做法,错误得不到纠正,所以希望家长批改孩子作文时要留心这些方面。另有一点,一定要指导孩子不能抄袭别人的作品。
抄袭别人的作品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也无益于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遇到好的作品只能借鉴,可以专门收集起来作为范文来收集,当我们收集得多了,看得多了,自然会感觉到下笔有话,心中有词了。
小学生上三年级后,已经正式开始写作文了,家长要紧跟孩子写作步伐,及时点评。以上是我根据女儿的习作情况,针对点评低年级作文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妙笔生花,运笔自如地写出好作文,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