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来”的拼音怎么写
来”的拼音【lái】
1. 来的拼音【lái】 笔划 7 五笔【GOI】 部首 【木】
2. 来是指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3.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4.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5.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6. 做某个动作:胡来。
7.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9.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10.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1.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2.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3.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4. 姓。
出处:
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也。——《说文》
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
于皇来牟。——《诗·周颂·臣工》。
来日方长。——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知来者之可追。——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来,至也。——《尔雅》。
憧憧往来。——《易·咸》
我行不来。——《诗·小雅·采薇》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白居易《卖炭翁》
然往来视之。——唐·柳宗元《三戒》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
往昔初阳时,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上的拼音怎么写
上的拼音:shàng 、shǎng
上读音:shàng、shǎng,注音:ㄕㄤˋ 、ㄕㄤˇ
释义:
上shàng(ㄕㄤˋ)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去,到:上街。
6、向前进:冲上去。
7、增加:上水。
8、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涂:上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拧紧发条:上弦。
12、登载,记:上账。
上shǎng(ㄕㄤˇ)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上面[shàng miàn]
位置较高的地方。
2、上衣[shàng yī]
上身穿的衣服。
3、头上[tóu shàng]
头的上方;头顶。
4、向上[xiàng shàng]
朝上。
5、跟上[gēn shàng]
在成就或物质的获取上,与同时代的人相配。
3. 拼音的拼写规则
使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时,要熟练掌握拼写规则,避免出现拼写错误.掌握拼写规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y和w的使用 为了使音节界限清楚,汉语拼音方案规定零声母开头的音节,要分别使用隔音字母y和w. 1.i行韵母要写成yi(衣)、yɑ(呀)、ye (耶)、yɑo(腰)、you(忧)、yɑn(烟)、yin(因)、yɑnɡ(央)、yinɡ(英)、yonɡ(雍). 2.u行韵母要写成wu(乌)、wɑ(蛙)、wo(窝)、wɑi(歪)、wei(威)、wɑn(弯)、wen(温)、wɑnɡ(汪)、wenɡ(翁). 3.ü行韵母要写成yu(迂)、yue(约)、yuɑn(冤)、yun(晕). (二)iou、uei、uen的使用 这三个韵母和声母相拼时,要去掉中间的元音字母,写为iu、ui、un.例如niu(牛)、ɡui(归)、lun(论).如果前面是零声母,就要按照y和w 的使用规则,分别写为you、wei、wen.可见iou、uei、uen是理论的写法,在实际拼写时并不出现.在分析韵母的结构时,仍旧使用iou、uei、uen,不用省写式. (三)ü的使用 韵母ü能和j、q、x、n、l五个声母相拼.声母j、q、x可以和ü相拼,但是不和u相拼.为了减少ü的出现频率,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当j、q、x和ü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省去,写成u.“居、屈、虚”要写为ju、qu、xu,不能写为 jü、qü、xü.而n、l既可以和u相拼,又可以和ü相拼,当n、l和ü相拼时,ü上的两点不能省去.“女、吕”要写为nü、lü,不能写为nu、lu. (四)声调符号的位置 声调符号简称调号,要标在韵母上,不标在声母上.单韵母只有一个元音,调号只能标在那个元音上,如bā(八)、tí(提).二合前响复韵母,调号标在前一个元音上,如bāi(掰)、bēi(杯); 二合后响复韵母,调号标在后一个元音上,如jiā(家)、ɡuó(国);三合复韵母,调号标在中间的元音上,如jiāo(交)、ɡuāi(乖).iu、ui、un是 iou、uei、uen的省写式.iu、ui的调号标在后一个元音上,un的标号标在前一个元音上.如 niú(牛)、ɡuī(归)、lùn(论). 五、汉语拼音正词法 汉语拼音方案只规定了普通话音节的拼写规则,它并没有规定词、句子的拼写规则.从这点说它是不完备的,还需要有正词法规则加以补充.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1996年1月2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1996).“本标准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内容包括分词连写法、成语拼写法、外来词拼写法、人名地名拼写法、标调法、移行规则等.为了适应特殊的需要,同时提出一些可供技术处理的变通方式.本标准适用于文教、出版、信息处理及其他部门,作为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统一规范.”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规定:拼写普通话基本以词为书写单位.例如:rén(人)、pǎo(跑)、pénɡyou(朋友)、yuèdú(阅读)、dànshì(但是)、fēichánɡ(非常)、diànshì jī(电视机). 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双音节和三音节结构,连写.例如:ɡānɡtiě(钢铁)、hónɡqí(红旗)、duìbuqǐ(对不起)、chīdexiāo(吃得消). 四音节以上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名称,按词(或语节)分开写,不能按词(或语节)划分的,全都连写.例如:wúfènɡ ɡānɡɡuǎn(无缝钢管)、Zhōnɡhuá Rénmín Gònɡhéɡuó(中华人民共和国)、hónɡshízìhuì(红十字会). 学习正词法首先要建立一个观念,就是用汉语拼音拼写词和句子的时候,一定要分词连写.不要按音节(也就是按汉字)分写,也不要全连成一长串.例如“新闻联播” ,可以有三种拼法: 1.分词连写:xīnwén liánbō 2.按汉字分写:xīn wén lián bō 3.全部连写:xīnwénliánbō 只有第一种写法符合正词法的规定.我占个座,。
4. "我与汉语拼音"征文怎么写
我与汉语拼音记得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跟着老师念起了“a”“o”“e”,牙牙学语,可是我从来都没有特别重视过这一个个跳动着的精灵.要知道拼音可是语文学习的第一道基本功啊!现在我逐渐长大了,对书中偶尔出现的拼音更加重视了,因为我现在已是高年级学生了,发现书中出现的拼音已是少之又少,如果出现了,也就是我们要新学的字,所以一定要先看拼音才能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原来从不在乎的拼音,因为几件小事,我对它们的看法慢慢改变了.记得那是一次单元考试,我早已信心十足,因为前一天晚上,我刚好复习了这一单元.但是一发下试卷,我却皱起了眉头,第一道“看词语写拼音”就把我难住了.“iu”和“ui”我总是搞不清楚,急得我满头大汗,最后实在是没办法,只能写下面的题.当老师判完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后悔万分,这件事情过后,我就再也不敢不对拼音不重视了.汉语拼音还是课外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记得有一次,我正兴致勃勃的看着《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其中有一个字我不认识,我本想囫囵吞枣,简简单单的糊弄过去,可又一想,老师不是经常教导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精益求精的么,今后在遇到这个字就熟悉了,于是我打开了我们家的小老师--字典,我按照部首查字法,查都了这个字的读音和解释.汉语拼音不仅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了缺少,在生活中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已是21世纪,家家户户都走上了小康生活,电脑的出现也较为普遍.在电脑上查资料,听音乐,上网聊天都是轻而易举,十分方便,拼音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前,我刚接触电脑时,只会拿着鼠标乱点,上网玩一些单击小游戏,因为这个,爸爸没少批评过我,有一天晚上,我写完作业,爸爸对我说:“你学学打字吧!不要天天玩游戏了,在这样下去,你的眼睛早晚有一天会看坏的!”我听了爸爸的话,坐在了电脑面前,爸爸先把输入模式调成了拼音输入法,爸爸又告诉我,只要输入学过的拼音就可以了,我半信半疑,按照爸爸的话做了起来,果然,当我输入拼音时,同一个读音的字便会琳琅满目的出现在我的面前.学好打字后,爸爸又教我怎样查资料.在我们平时学习当中语文都要查资料,那时我还不知道怎么查,每次都是爸爸帮我,慢慢的,看见爸爸查资料,我也好奇起来,跟着爸爸学了起来,后来我才知道,只要输入自己想要查的资料,搜索,想知道的就会立刻呈现在屏幕上了.学完打字和查资料后,我感觉家里有一个电脑还真方便.现在我已是电脑高手了,在网络上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发电子邮件给远方的亲人也不成问题,在节日时可以收到他们从网络上传来的祝福,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如果没有汉语拼音,就不能使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有提高,如果没有汉语拼音,我们现在的生活就不会那么方便.汉语拼音已成为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更加好好学习汉语拼音,让汉语拼音伴我们一路同行。
5. 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