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遍字的繁体字在一本简体书中出现,有什么额外的意思么
徧1 〔biàn ㄅㄧㄢˋ〕
〔《广韵》方见切,去线,帮。〕
“ 扁4 ”的被通假字。“ 遍1 ”的古字。“ 偏2 ”的被通假字。
1.普遍;全部。《诗·邶风·北门》:“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 陆德明 释文:“徧,古遍字。”《庄子·天下》:“选则不徧,教则不止。” 成玄英 疏:“若欲拣选,必不周遍。”《汉书·贾谊传》:“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徧以疏举。”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五:“浮云连阵没,秋草徧山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一切异状,徧试之,无出其右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海军篇》:“徧船皆火,礮械俱尽。”2.谓遍及。 晋 陆机 《辩亡论上》:“祸基京畿,毒徧宇内。”《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大德六年》:“ 朱清 、张瑄 ,父子致位显要,宗戚皆累大官,田园馆舍徧天下。”3.量词。表示动作从头到尾完成的次数。《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帝 时大司农 弘农 董遇 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读书百徧而义自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谷楮》:“种三十亩者,岁斫十亩,三年一徧。” 唐 李白 《僧伽歌》:“问言诵呪几千徧,口道 恒河 沙复沙。” 宋 毛滂 《蝶恋花·春夜不寐》词:“更起绕庭行百徧,无人祗有栖莺见。”4.量词。 唐 宋 时称乐曲的结构单位。今存词调犹可见其遗迹,如《哨徧》、《泛清波摘徧》。
徧2 〔piān ㄆㄧㄢ〕
〔《集韵》纰延切,平仙,滂。〕
同“ 偏1 ”。
1.偏私。《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非惟雨之,又润泽之,非惟徧之我,汜布护之。” 吕向 注:“润泽非唯徧我下人而已,盖君化分散,万物皆沾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作“匪唯偏我。”2.辅助;辅佐。参见“ 徧2手钱 ”、“ 徧2师 ”。
2. “全”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全
全quán
◎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全。完全。智勇双全。求全责备。
◎ 整个,遍:全部。全国。全民。全神贯注。全心全意。
◎ 都:代表全来了。
◎ 使不受损伤:保全。
◎ 姓。
同义词
都 ,齐
相关词语:
完全 无全 行全 拥全 宥全 圆全
安全 天全 私全 成全 贷全 纯全
存全 德全 顾全 苟全 健全 救全
具全 乐全 两全 全交 全军 全策
全备 全粹 全价 全诘 全貌 全力
全安 全度 全能 全材 全德 全部
参考资料
在线汉语词典:3/3346.html
3. 达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达的意思分解:
学会达的繁体字,先看达字的演变、笔画(笔划)、笔顺、部首、拼音。有关带有繁体字(或简体字)“达”的成语:请点此查看有关带有“达”字的成语大全,有关达字图片演示。
以下是达字的笔画数、部首、笔顺和达的繁体字怎么写的演变:
达
(达)
dá
通:四通八达。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达人。达士(达人)。
通晓:洞达。练达。
遍,全面: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
到:到达。抵达。通宵达旦。
实现:目的已达。
传出来:传(chu俷 )达。转(zhu僴 )达。
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达。达官贵人。
姓。
笔画数:6;
部首:辶;
达
dá
【动】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leadto;goto〗
达,行不相遇也。——《说文》
达,通也。——《广雅》
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礼记·内则》
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国语·吴语》
达四聪。——《虞书》
达于河。——《书·禹贡》
七曰达吏。——《周礼·大宰》
下达。——《仪礼·士昏礼》
天下达道。——《礼记·中庸》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唐·李朝威《柳毅传》
屋极有窗以达气。——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四通八达;达越(疏通瑟底之孔使其声迟重);达乡(相对而畅达的窗户)
到达,通到〖reach;achieve;attain〗
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资治通鉴》
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都护歌》
4. 通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通”字的繁体字还是通。
这个字没有繁体与简体之分。“通”的读音、意义及用法示例如下:通 tōng 〈动〉(1) (形声。
从辵( chuò),甬( yǒng)声。本义:没有堵塞,可以通过)(2) 同本义 [open;through;unimpeded] 通,达也。
——《说文》往来不穷谓之通。——《易·系辞》推而行之谓之通。
坎为通。——《易·说卦》道远难通。
——《国语·晋语》。注:“至也。”
血脉欲其通也。——《吕氏春秋·达郁》。
注:“利也。” 凝绝不通声暂歇。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3) 又如:通衢大道(四通八达的大道,指交通要道);通漕(直通水运);通塞(指境遇的顺利与滞涩);通水(通水运;能行船的地域);通畅(通行无阻的);通川(有河川流通的地方);通邑(四通八达的城市)(4) 通往 [lead to] 指通豫南。
——《列子·汤问》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才通人。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5) 又如:通天(通往天界。
后用以形容本能非凡);通吊(至丧家吊唁)(6) 传递;传达 [pass on;communicate] 主簿通语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通其意。
——汉· 贾谊《过秦论》信耗莫通。——唐· 李朝威《柳毅传》(7) 又如:通状(申递各级官厅的上行公文);通信;通消息;通辞(呈递书面意见;传达话语);通化(传达教化);通书(通信);通问(互相致意问候;互通信息)(8) 沟通;接通 [link up] 阡陌交通。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旁推交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9) 又如:通同造意(串通谋划);通脚(跑腿说合);通灵(与神灵相通);通房连阁;通源(源头相通);通属(连接);通同(串通,勾结)(10) 往来友好 [friendly intercourse] 数通使相窥观。
——《汉书·李广苏建传》(11) 又如:通家至契(世代有交情的好友);通谱(同姓的人互认为同族);通正(和畅平正);通关(交往联系);通欢(往来交好);通交(结交;交往)(12) 了解;精通 [understand;comprehend;be proficient in;be well versed in]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后汉书·张衡传》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不能通其意。——唐· 韩愈《杂说》诸母皆通文。
——清· 林觉民《与妻书》(13) 又如:通玄(通晓深奥的道理);通方(通达道术);通心(内心通达);通明(洞晓事物的道理);通幽(通晓幽深的道理);通悟(洞达事理,而具有高度的领悟力)(14) 通报;说 [report;tell]。(15) 如:通报(通知禀报);互通姓名;通志(表达意趣志向);通呈(通报呈递)(16) 疏通;开通 [dredge;remove obstacles from;open] 疏之欲其通。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政通人和。——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17) 又如:通路(开通道路);用泻药通便;通急(排解急难);通堙(开浚堵塞的水道);通沟(疏通沟渠);通瘀(疏通瘀滞)(18) 通行;通用 [pass through;in common use]。
如:通关文牒(通行证);通率(通用的比例);通语(普遍通行的语言);通义(通行不变的道理、法则);通礼(通行的礼仪)(19) 流通,互相交换 [exchange] 商而通之。——《史记·货殖列传》通鱼盐。
(20) 又如:通关节(暗中行贿、勾通官吏);通刺(通报名刺;交往)(21) 陈述 [state]。(22) 如:通款(向敌方表示愿意降服);通诚(在神前表白诚意)(23) 通奸,过非婚性生活 [commit adultery]。
(24) 如:与人有通(25) 调和 [reconcile] 以通八风。——吕氏春秋·慎行论》词性变化 ◎ 通 tōng 〈形〉(1) 整个,全部 [whole] 皆通习之。
——唐· 韩愈《师说》(2) 又如:通班马步快(全体骑马、步行的捕快);通悉(都知道;全部了解);通国(全国,整个国家);通般(全部,全面);通检(全部检查);通览(遍观)(3) 博识 [learned;erudite] 博览古今者为通人。——《论衡·超奇》(4) 又如:通品(博学多识、才能出众的人);通士(学识丰富而通达事理的读书人);通雅(博识多才,品格雅正)(5) 总共 [in all;altogether]。
(6) 如:通共(总计);通计(总计);通纽(总合,合在一起);通址(合计;总共)(7) 共同 [common]。(8) 如:通财(共享财物);通性(一般人所共有的性质);通同(共同);通谋(共同合谋)(9) 透彻 [penetrating]。
(10) 如:通平(通畅平正);通妥(通顺妥帖);通快(通畅快捷) ◎ 通 tōng 〈名〉(1) 在某一方面,技术高超、有独创性或聪明灵巧的人 [master;expert]。(2) 如:通方(通晓为政之道);万事通;日本通;中国通;美国通(3) 古州名 [Tong prefecture](4) 西魏设。
在今四川达县(5) 五代周置,在今江苏省南通县(6) 金置。在今北京市通县(7) 乐器名 [one of musical instrument] 又立为四器,名之为通。
通受声广九寸,宣声长九尺,临岳高一寸二分。——《隋书》(8)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 [unit of land]。
十井为通 地方一里为井。
5. 传字繁体怎么写
一、传字繁体字如下:
二、释义:
[ chuán ]
1、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流~。由前向后~。古代~下来的文化遗产。
2、传授:师~。把自己的手艺~给人。
3、传播:宣~。胜利的消息~遍全国。
4、传导:~电。~热。
5、表达:~神。~情。
6、发出命令叫人来:~讯。把他~来。
7、传染:这种病~人。
8、姓。
[ zhuàn ]
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水浒~》。《吕梁英雄~》。
三、相关组词:
传奇 传话 传达 流传 传染 宣传 传递 传授 传播 传说 家传 祖传 盛传 传世 传略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利用驿车一站站转递信件及物品。
文言版《说文解字》:传,遽也。从人,专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传,以驿站转递文件。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专”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祖传[zǔ chuán]
祖宗留传下来:~秘方。三代~。
2、盛传[shèng chuán]
广泛流传:这地区~着他的英雄事迹。
3、传世[chuán shì]
珍宝、书画、著作等(多指古代的)流传到后世:~珍品。~之作。
4、传送[chuán sòng]
把物品、信件、消息、声音等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电报。~消息。
5、传略[zhuàn lüè]
比较简略的传记:《孙中山~》。
6. 完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完”字的繁体字"完"
完【wán】
释义
1. 全:完备。完全。完整。完善。完好。完璧归赵。覆巢无完卵。
2. 尽,无:用完了。煤烧完了。
3. 做成,了结:完毕。完成。完结。
4. 交纳:完粮。完税。
5. 姓。
【名词】
古代轻刑之一
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刑法志》
汉以前指剪去犯人的须发;汉以后罚作劳役。因其不伤肢体,故曰“完”
山羊
地名。在河北省境内,太行山东麓。秦为曲逆县,北齐设北平县,金改永平县,后升完州,明改完县
水名。即今黑龙江
通“院”。墙垣
【相关词语】
完罅、玩完、完成、完补、完葺、神完、完签、完采、完絜、完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