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喜字用毛笔怎样写
如下图:
囍拼音:xǐ,注音:ㄒ一ˇ,简体部首:口部,部外笔画:21画,总笔画:24画
繁体部首:口部,部外笔画:18画,总笔画:21画
五笔:FKUK,仓颉:GRGRR郑码:BJUJ,四角:44661
结构:左右,叠字:二叠字,拆字:两个喜,统一码:56CD
笔顺: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丨フ一
释义:双喜。多用于婚嫁等喜庆场合。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形近字:喜
喜拼音:xǐ
释义:
1、高兴,快乐:欢喜。喜悦。喜讯。喜剧。喜气。喜色。喜幸。喜乐(lè ㄌㄜˋ)。喜洋洋。欢天喜地。欣喜若狂。
2、可庆贺的,特指关于结婚的:喜事。喜酒。喜糖。喜蛋。喜联。喜幛。喜雨。喜报。喜庆。贺喜。报喜。
3、妇女怀孕:害喜。她有喜了。
4、爱好:喜爱。喜好(好)。喜欢。好(hào ㄏㄠˋ)大喜功(热衷于做大事,立大功,现常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5、适于:喜光植物。海带喜荤。
6、姓。
2. 老双喜字怎么写
老双喜字写法如下: 两个并列的喜字方正对称,骨架结构稳定,如男女并肩携手而立。
又有四个口子,既象征男女欢喜,又象征子孙满堂,家庭融洽与美满。 喜的基本解释 喜[ xǐ ] 1、高兴,快乐 :欢喜。
2、可庆贺的,特指关于结婚的 :喜事。 3、妇女怀孕 :害喜。
4、爱好 :喜爱。 5、适于 :喜光植物。
6、姓。 扩展资料: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喜,乐也。
从壴,从口。凡喜之属皆从喜。
歖,古文喜从欠,与欢同。 白话版《说文解字》:喜,快乐。
字形采用“壴、口”会义。所有与喜相关的字,都采用“喜”作边旁。
“歖”,这是古文的“喜”字,字形采用“欠”作边旁,造字方法与“欢”相同。 相关词汇解释: 1、喜欢[xǐ huan] 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他喜欢文学,我喜欢数学。
2、喜庆[xǐ qìng] 值得喜欢和庆贺:喜庆事。 3、喜讯[xǐ xùn] 使人高兴的消息:丰收的喜讯。
4、欣喜[xīn xǐ] 欢喜;快乐:欣喜若狂。 5、惊喜[jīng xǐ] 又惊又喜:惊喜不已。
3. 毛笔尺寸 图片
湖州善琏含山“双喜”湖笔 直销店*毛笔*大号唐寅妙品
笔名:大号唐寅妙品
口径(笔头直径):15毫米
出锋(笔头长度):65毫米 单价:18元
湖州善琏含山“双喜”湖笔 直销店*毛笔*二号唐寅妙品
笔名:二号唐寅妙品
口径(笔头直径):14毫米
出锋(笔头长度):60毫米 单价:17元
湖州善琏含山“双喜”湖笔 直销店*毛笔*三号唐寅妙品
笔名:三号唐寅妙品
口径(笔头直径):13毫米
出锋(笔头长度):55毫米 单价:16元
湖州善琏含山“双喜”湖笔 直销店*毛笔*四号唐寅妙品
笔名:四号唐寅妙品
口径(笔头直径):12毫米
出锋(笔头长度): 5毫米 单价:15元
湖州善琏含山“双喜”湖笔 直销店*毛笔*五号唐寅妙品
笔名:五号唐寅妙品
口径(笔头直径):11毫米
出锋(笔头长度):47毫米 单价:14元
4. 求:姐姐结婚用毛笔赐什么字
不是赐,是赠,姐姐比你大,还可以用敬赠,赐是古代皇帝专用术语,可以赠“贺继朱陈”
唐代白居易有一首名为《朱陈村》的诗;“徐州古丰县,有村名朱陈。……一村推两姓,世代为婚姻。”一千多年来,朱陈村的典故,为文人墨客广泛运用,甚至“朱陈”两字已成为两姓联姻的代称,与“秦晋”并列。
白居易之后的有些诗词大家也曾提及过朱陈村。比如王安石写过“相看楚越常千里,不及朱陈似一家。”苏轼也在《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元好问》里题过“我是朱陈旧使君,劝耕曾入杏花村”,陈季常这个名字让人不由得想起可怜的龙丘居士“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的典故来。
试想秦晋的关系有相互利用的意味,多用来比喻商业合作双赢的局面,的确不适于媒妁之言,还是朱陈之好更为贴切。
“朱陈之好”
发 音 zhū chén zhī hǎo
释 义 表示两家结成姻亲。
出 处 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全诗如下: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
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徒学辨是非,只自取辛勤。
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
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
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
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
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
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
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
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