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首七言古诗
1.《题西林壁》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秋思》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泊船瓜洲》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答钟弱翁》 年代: 宋 作者: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5.《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咏柳》 年代: 唐 作者: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嫦娥》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8.《乞巧》 年代: 唐 作者: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9.《山行》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回乡偶书》 年代: 唐 作者: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 七言古诗一般是写几句
可以写4句,符合近体诗格律的就叫做“七言绝句”;也可以写8句,符合近体诗格律的就叫做“七言律诗”;也可以写8句以上,符合近体诗格律的就叫做“七言排律”;也可以写6句,那就是古体诗,若写更多的话,也可以是古体诗。
七言格律诗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不是古诗,兴于唐代。 这种诗有几种格式: 1、平起平韵首句押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平韵首句不押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3、仄起平韵首句押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平韵首句不押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5、平起仄韵首句押韵式与2同, 6、平起仄韵首句不押韵式与1同, 7、仄起仄韵首句押韵式与4同, 8、仄起仄韵首句不押韵式与3同。
以平韵为多仄韵较少,第一句可押也可不押韵,之后逢双句押韵,每句的一三五位平仄可不论,二四六七必须分明,且忌孤平和三平尾,第三四两句和第五六两句必须对仗工整。
3. 七言古诗一般是写几句
可以写4句,符合近体诗格律的就叫做“七言绝句”;也可以写8句,符合近体诗格律的就叫做“七言律诗”;也可以写8句以上,符合近体诗格律的就叫做“七言排律”;也可以写6句,那就是古体诗,若写更多的话,也可以是古体诗。七言格律诗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不是古诗,兴于唐代。
这种诗有几种格式:
1、平起平韵首句押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平韵首句不押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3、仄起平韵首句押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平韵首句不押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5、平起仄韵首句押韵式与2同,
6、平起仄韵首句不押韵式与1同,
7、仄起仄韵首句押韵式与4同,
8、仄起仄韵首句不押韵式与3同。以平韵为多仄韵较少,第一句可押也可不押韵,之后逢双句押韵,每句的一三五位平仄可不论,二四六七必须分明,且忌孤平和三平尾,第三四两句和第五六两句必须对仗工整。
4. 【七言律诗书写格式怎么写】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什么叫对仗呢?首先要符合读音平仄相对的格律——上句某字位是平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仄声;反之,上句某字位是仄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平声.然后,必须符合词性、词义对称的格律,即对称字位的字词只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如有违律,则不能算律诗.七律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对偶.例如《七律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全诗二、四、六、八句押“an”的韵.[编辑本段]基本句式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首句平起仄收式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〇〇●●句◎〇⊙●●〇〇韵 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首句仄起仄收式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5. 怎样写七言律诗
写作要求: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
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
1、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2、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3、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4、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扩展资料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七言律诗的兴起,晚于五言律诗。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
这一时期的七言律诗虽亦有高华秀朗的名篇,但内容上绝大多数属于奉和应制、酬赠,比之五言律诗更见狭窄。同时,盛唐时期李白、王维、高适等诗人的七律,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到了杜甫,七言律诗才展示其诗体潜力而打开艺术天地。
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杜甫以下至中唐时期,七言律体未能推陈出新。晚唐时期,七言律诗则打开了新局面。温庭筠、李商隐、杜牧这几位七律圣手不仅修整了律诗的形体,而且改造了律诗的气质,把律诗艺术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人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五中总结了唐代七言律诗的发展历程:“唐七言律自杜审言、沈佺期首创工密。至崔颢、李白时出古,一变也。高、岑、王、李,风格大备,又一变也。杜陵雄深浩荡,超忽纵横,又一变也。”
五代时期七言律诗乏善可陈。宋代七律创作延续了杜甫和中晚唐诗人的创新努力并在“江西诗派”手中逐渐定型,走出了一条以理趣见长、以议论为诗的新路子,佳作不少。元明清以下,七言律诗逐渐衰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七言律诗
6. 写一个七言古诗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同学你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右上角采纳哦~~~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谢谢哦
7. 比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古诗要怎样写啊
七言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五言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8. 七言古诗大全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9. 10首七言古诗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过后一山拦。
[泊秦淮] 杜牧 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观书有感] 朱熹 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韦应物 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约客] 赵师秀 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 清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 杜牧 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