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斧的繁体字怎么写
“斧”的繁体字是:斧斧[fǔ]的释义: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
古代亦用来作兵器:~子。~头。
~钺。~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用斧砍:~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
~藻(雕饰、修饰)组词:刀斧[dāo fǔ]:刀和斧子。古代刑具。
亦借指严刑。斧凿[fǔ záo]:斧子和凿子。
板斧[bǎn fǔ]:一种古兵器,斧刃较通常所用者平宽。 因通俗故事中说程咬金只有三板斧的本事而转喻开创事业或压服别人的手段。
斧木[fǔ mù]:指经斧削而未修整的木料。手斧[shǒu fǔ]:史前时期的石斧状工具,通常用石制成,一面扁平,另一面弯曲,其切削缘似石斧。
2. 斧的繁体字怎么写
“斧”的繁体字是:斧
斧[fǔ]的释义:
1.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子。~头。~钺。~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2. 用斧砍:~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藻(雕饰、修饰)
3. 组词:
1. 刀斧[dāo fǔ]:刀和斧子。古代刑具。亦借指严刑。
2. 斧凿[fǔ záo]:斧子和凿子。
3. 板斧[bǎn fǔ]:一种古兵器,斧刃较通常所用者平宽。 因通俗故事中说程咬金只有三板斧的本事而转喻开创事业或压服别人的手段。
4. 斧木[fǔ mù]:指经斧削而未修整的木料。
5. 手斧[shǒu fǔ]:史前时期的石斧状工具,通常用石制成,一面扁平,另一面弯曲,其切削缘似石斧。
3. 弓的繁体字怎么写
弓无繁体字。
弓的解释
[gōng ]
1.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箭。~弩。飞鸟尽,良~藏。
2.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子。~鞋。
3.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
4.弯曲:~身。
5.姓。
释义
(1)〈名〉射箭或打弹的器械
弓,兵也,所以发矢。--《说文》
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正字通》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毋弛而弓,一栖两雄。--《韩非子·扬权》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贾谊《过秦论》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杜甫《兵车行》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
又如:弓手(亦作"弓箭手"。宋元时州县统辖的负责巡逻、缉捕的兵卒);弓壶(有"弓"字铭文的酒器;装弓的袋);弓号(弓);弓剑(弓与剑);弓箕(弓和箕。喻指世传的家业技艺)
(2)〈名〉形状或作用像弓的器具
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范爱农》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乐府诗集·隋·明余庆·军行》
又如:弹弓;胡琴弓;弓小(弓形而纤小);弓弯(弓鞋。指缠脚妇女穿的鞋)
演奏弓弦乐器时的运弓技术〖bowing〗。如:连弓;分弓;顿弓;连顿弓;击跳弓;弹跳弓;抛弓。
(3)〈名〉丈量土地的器具,用木制成,形状似弓,两端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侯道五十弓。--《仪礼·乡射礼记》
丈地弓制不真,责之弓手。--清·黄六鸿《清文部·责经手》
又如:弓手(古代丈量地亩持步弓的人)
(4)〈名〉计量单位,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一弓为五尺、三百六十弓为一里
自冢至麓,凡二百弓。--唐·陆龟蒙《送小鸡山樵人序》
又如:弓口(尺寸。弓: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
(5)〈名〉弯曲,引申为弯身,指行礼
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载,谓有士人醉卧,见妇人踏歌曰:"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其中双鬟者问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见我作弓腰乎?"乃返首髻及地,腰势如规。
又如:弓腰人(古指舞伎);弓身
4. 大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大字的繁体字还是大
一、大的读音:dà、dài、tài
二、汉字释义:
[ dà ]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2.指大小的对比。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5.年长,排行第一。
6.敬辞。
7.时间更远。
8.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 dài ]
1.医生。
2.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
[ tài ]
1.古通“太”。
2.古通“泰”。
三、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四、部首:大
五、相关词组:
大洋、大齐、满大、襃大、大洲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横、撇、捺
二、词语释义:
1、大洋
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地方。
银元的俗称。
2、大齐
犹大同。谓使完全齐同。
最大的定限。
大体的界限。
3、满大
自满自大。
4、襃大
亦作“褒大”。谓称扬而使之光大。
宽大。
5、大洲
地球表面上某块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总称。地球共分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5. 克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克”字的繁体字还是“克”。
克 :kè
“克”具体有以下几个含义:
1、能够:克勤克俭。
2、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3、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4、严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
5、消化:克食。
6、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7、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带“克”的诗句有:
1、周王子克。——《左传·桓公十八年》
2、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
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书·大禹谟》
4、克,能也。——《尔雅》
5、匪斧不克。——《诗·齐风·南山》
6、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书·洪范》。
7、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