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通讯
首先我们要明白通讯稿的作用。通讯稿是拿来在广播站读或者发新闻的,所以你在写通讯稿的时候,就要朝这两个方面靠。
通讯稿的字数一般在200字到500字之间,写少了无法表达中心意思,写多了谁也没有那个功夫给你播这么长时间,所以一定要安排合理。
通讯稿的标题一般为“XXXXXXX会议/活动圆满完成/顺利召开”或者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记住要有主谓宾。不要有时间性短语或词汇出现在标题里。
标题下面要写上“通讯员:XXX”,并且记住要靠右写,还有就是要打上括号。这个要单独占一行。
接下来就是正文了。一般来说,第一段第一句是:XX年XX月XX日XX:XX,XXX事在XXXX地点顺利召开/圆满完成。然后接下来就是写出席活动会议的有那些主要人物。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太过单薄的话,就再加上活动的目的之类的,让它显得充实。
第二部分,就要写活动的经过了。注意不要写成跟主持人报幕稿一样的“第一项是”“第二项是”(如图所示)。学会用连接词,而且要会变着法的用,就像写高考英语作文那样,把每件事用连接词串起来。
第二部分可以分一到两段。在每一件事叙述完后,要适当的有些评价,比如“引得阵阵掌声”之类,但也没有必要每件后面都写。注意使用高级词汇,不要出现语法上的错误与混乱。
语言上,你的语言越官方越好,因为通讯稿是很正式的,要求“真实、客观、时效性“,所以要减少你的个人主观色彩。
有一点很重要:文中不要出现主持人。这个不属于事件的主要内容,所以不要叙述。还有就是对领导的称呼,第一次是全职位加全名,以后出现就可以只要姓了,例如”齐书记“之类。
结尾要单其一段,对事件进行总结和评价,记住要是积极的评价。学会说”了解了“”促进了“”为。。。。。打下基础“之类的官话,为通讯稿收个好尾。
最后要署名,别忘加上时间。到这里,一篇通讯稿就完成啦。一般写完通讯稿要10分钟,记住不要忘了留出5分钟检查检查哦。
2. 通讯怎么写
通讯是新闻体裁中最主要的一种,而校园记者在通讯写作中,主要碰到的还是人物通讯,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写作人物通讯的浅薄看法。
首先还是应该阅读一些优秀的人物通讯,诸如……从这些名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受感染。先要模仿着写。范本一定要找优秀的。读了后能让自己潸然泪下的,应该称得上优秀的作品。从阅读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层次、语言特色、背景资料的穿插等技巧。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看多了优秀人物通讯,能够耳濡目染,吸收借鉴,自成体系。
在采访时,也有几点要注意。一是要注意观察细节。二是留心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三是全面的了解采访对象,不囿于采访他本人,从对他的家人、同事、朋友的采访中也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有一点,一下要牢记,采访了解的材料越丰富,越有利于写作的顺利完成。
在写作中,应先从繁杂的材料中提炼中心思想(主题),确定中心思想后,进一步思考打算怎么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叙写。大致可分为几个版块,把小标题拟好。小标题定好后,基本就可以开始写了,用事实来论证小标题,同时穿插人的背景。这样写好后只能算是初稿。
写好后精心打磨也是很有必要的。哪些地方细节不够细,哪些地方语言不够感人,哪些地方文法有误,都要精心修改,直到自己感动为止,自己写的作品连自己都不能感动,怎么去感动他人呢?
写人物通讯还有一个关键是要真实。通讯是新闻体裁之一,无论是哪种新闻语言,都讲求真实可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人物通讯不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可以尽力渲染、铺陈,但人物通讯不可以。“历中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我们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要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但一定不能忘了,我们是在叙写历史,任意涂改、抹杀历史真实的人是会遭人唾弃的。
3. 通讯怎么写格式
01
因为通讯稿非常注重格式,所以我们要调整word中的格式。首先将标题改为黑体,并设置字号改为小三;同时正文的字体改为宋体,字号为5号;并且整篇文章的行距更改为1.5倍行距;中间出现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文章开头要注明 (通讯员xx 摄影xx)并且 加粗。
02
通讯稿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写通讯稿时不需要特别华丽的修饰,我们只需要简单的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而且还要简单的写明时间发生的事件、地点、人物等。
03
通讯稿的各个方面要求统一,比如立场、人称,以免让读者发生混淆;并且通讯稿还需要注意其的时效性,真实性,不能胡编乱造,更不能将过时的东西反复书写;文章的配图还要符合当时的实际,不能用摆拍作图,图片能够反应当时的实际情况。
特别提示
有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通讯稿的格式做些修改,但是基本的原则不能变。
4. 通讯的写作格式
通讯写作要点:
不拘一格地具体而详尽地报道事实,这就是通讯。通讯的共同特征,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方式综合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不论报道的是事件还是人物,它一般要始终围绕“人”做文章,通过人的活动和思想展现事实,所以一般来说带有情感色彩,这正是通讯的魅力所在。通讯写作比消息灵活,允许记者表达倾向(当然,某些通讯也可采用客观报道的方式),但要写好不容易,因为需要更扎实的文字表达功底。
通讯要求非常明确主题,提炼好通讯的主题,通常是通讯成功的关键。这需要深入分析事实的特点,了解发生的背景和时代精神。这方面可窥见作者的分析能力和思想水平的高低。
通讯的结构类型灵活多样,常见的有以下三种;1,“一条龙”式,即时间上的纵向结构。
2,“破西瓜”式,即空间上的横向结构。
3,“剥竹笋”,即从简单、表达化向纵深发展,最后达到高潮,点破主题。
详略得当、前后呼应,是通讯写作中需要经常考虑的问题。
写通讯注意的格式和要点:
标题不要过于笼统,大得无边。一旦这样确定下来,你必须一切从头讲起,不得不面面具到,难于把握材料。
不要这样写:“提起***,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翘起大拇指说,他真是个好**”。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多,这大多是作者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套话。类似的套话还有不少,例如“他一心扑在**上”、“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不图……,只图……”等等。还有一些格式上的套路,一段感谢的场面,然后是:“事情是这样的……”。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真正接近生活来写。
不要这样写:“他兜里揣着病假单,坚持上班……”。这是不真实的作者编的套话。既然带病坚持工作,何必要把病假单带在身上呢?如今讲究产品质量,如果人家知道是带病工作的产品,还会买吗?根据《劳动法》,除了危急情况,带病坚持工作而领导没有制止,要承担责任的。
不要将纯自然地采访的内容全部写进通讯。要适当编排,提炼出积极的主题,十分材料用三分已相当满了。
不能将商业广告性质的情形写为通讯,作为新闻投给党报。要划清为党报写稿与商业活动的界线。
5. 团委学生会会议通讯稿标题怎么写
(本刊讯)新一届学生会干部大会于2011年4月13日下午4:00在明德楼B0305教室如期举行。数学系党总支书记王克盈、辅导员曹贤姿、潘旭莉、郝珊以及新一届学生会干部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由我系党总支书记王克盈老师对我系新一届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和指导,她主要强调了五个方面。首先,王老师要求我系学生干部要学会服从,多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将同学的思想问题及时反映给老师。她说:“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全系的作风,所以要保证老师与学生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工作。”其次,王老师还强调各学生会干部应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团结,特别是系上的大型活动,应积极主动的进行商量与协调。第三,作为学生会干部,应严格要求自己,首先要学习成绩优秀,其次是品质和工作能力。在发扬自身的优势上,克服缺点,弥补不足。同时要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自己与班级干部、同学之间的关系。第四,要学会吃苦,学会奉献,学会忍耐,刻苦的学习专业技能和做人处事的方法与能力,从各方面锻炼、提升、完善自己。在会议的最后,王老师对后期工作进行了安排:对于是运动会,王老师希望我系学生干部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团结,把我系最好的精神风貌展示给向全院学生。其次是认真筹备四项技能比赛,提升各项活动的质量。最后,王老师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系里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大会于下午5:00圆满落幕。此次学生干部大会的成功召开,让各学生会干部受益匪浅,也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对以后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计划。相信在老师和各学生会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系学生工作必定会开展的更有秩序,更有特色。
注: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6. 什么是通讯文,通讯文怎么写
人物通讯是用来展示新闻人物事迹和形象的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
在人物通讯写作中,既要表现出人物的“先进性”,又要让读者感受到所写人物的真实可信、实实在在,感觉到先进就在自己身边,学先进、赶先进不是鞭长莫及的事情,从而使先进人物与群众身边的同事保持一致性。 那么,人物通讯写作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拟一个好题目 常言说,看书先看皮儿,看报先看题儿,题好一半文。
可见好题目对于通讯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才是好题目呢?笔者认为,根据所写人物的工作性质、先进事迹、性格特点、外貌和姓名等拟出来的适合“这一人物”的题目都是好题目。
这样拟定的题目如果单拿出来品评,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用于所写人物的通讯标题,却是最合适不过的,正所谓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笔者曾撰写过一篇计算机老师檀素芳的人物通讯,根据其工作性质,给这篇通讯拟了《复制奉献 粘贴成功》这样一个标题。
“复制”和“粘贴”是利用计算机编辑文档时常用的方式,檀素芳又是计算机老师,她为了给一届届的学生“粘贴”成功,无数次地“复制”着奉献。这篇通讯投到报社后,刊发时题目一字未改。
《华北石油报》编辑马晓锋是一制作标题的高手,笔者经他刊发的稿件,大多改动了题目,而这一次采用了原题。我想,可能是这个题目拟得比较好吧。
马编辑还撰写过一篇《贾校长的真本事》,说的是一学校姓贾的校长,带领广大教职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创建区域名校的事。该通讯题目从人物的姓氏着眼,形成了“真”与“贾”(假)的谐音对比,可谓一好题。
二、与人物的“娘家人”见见面 虽说撰写人物通讯前进行了采访,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材料,但成稿后,难免有些细节上的出入。细节虽小,但对表现通讯人物先进性的影响可不小。
为使内容更加真实,人物更加可信,把写好的人物通讯交给所写人物单位的领导、同事和本人先读一读,与所写人物的“娘家人”见见面,让他们作第一读者,把好投稿的最后一道关。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
还以《复制奉献 粘贴成功》为例。这篇通讯写好后,笔者把稿件交给了檀老师的“娘家人”。
第二天,檀老师就提出,稿子把她的学历搞错了。檀老师从生产单位去学校当老师前就已经取得了大专学历,我却写成了檀老师到学校后,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刻苦自学取得了大专文凭。
笔者还写过一篇题目为《与孩子们一起实现梦想》的人物通讯,说的是华北油田采一小学综合实践课老师刘彦英与孩子们一起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多个实践项目连续获由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等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综合实践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需要老师有广博的知识。
笔者在文中写道:“为上好这门课,刘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天文、地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该通讯交给“娘家人”看后,刘老师当即提出修改这句话,理由是“我的知识没那么渊博。”
后来,我把这句话改成了“她自学了自然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 三、处理好人物与身边人的关系 “红花还需绿叶扶”,先进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广大职工群众的突出代表,与身边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人物通讯一定要把主人公与身边人的这种联系表现好,而不是把主人公与身边人对立起来。
有的人物通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为突出主人公的“先进性”,往往要写身边人的落后。 如:华北石油报2007年3月6日第三版《田新民:运输战线“老黄忠”》一文:70多岁的母亲心脏主动脉夹层,去年冬天心脏病发作休克,正值大队会战期间,他没有请假回老家,而是让家属回家看护了一个多月,母亲给他打电话:“你再不回家,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 儿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任务又紧张繁重,不能回家亲自在母亲跟前尽孝,实属无奈之举。
作为年迈的母亲,想念儿子当在情理之中。想念至极,说句抱怨的话也能够理解。
但作为新闻报道,如果原原本本地把母亲说的话一字不落地写出来,就值得商榷了。让我们重读一下这位母亲的话,“你再不回家,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这样写,除了说明母亲自私外,能够更好地表现所要报道人物的“先进性”吗?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情况。
但新闻报道毕竟不是“实况录像”、“现场直播”,需要加工提炼,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因此,如果单纯为了突出报道人物的“先进性”,采取“厚此薄彼”的作法,结果却是顾此失彼。
四、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人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人物通讯要力求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把人物的精神追求揭示出来,才能使通讯血肉丰满,感情真挚,也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更加可信。
去年教师节前夕,一处小学周晓娜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这不由地使笔者想到了三年前,笔者曾写过的关于她的一篇人物通讯(题目是《追逐的脚步不停歇》)。
任教13年来,周晓娜被评为石油分局级骨干教师,多次在中小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先后获“岗位明星”、“学习成才标兵”、“优秀教师”、“优秀**员”等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