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0分急求,以“泊”为话题写作文
我们是流浪的歌者,一路高歌且吟且行,走在空旷的尘路上,未曾回望来时的方向,更未曾想过,在何处寻一片净土,让疲惫的心灵小憩片刻,我们认为,这是我们所追求的放达。
然而,终有一天,我们倦了累了渴望拥抱的时候,我们才停下追逐的脚步,问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泊。
回望,我们发现,名誉、地位、金钱、享乐,这些我们所追逐的东西都紧闭着大门,只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呼唤着我的乳名,那是我们白发的母亲,是淡然的故乡。
能让孤单的游子停泊的,大概只有故乡了。
李白与杜甫,一仙一圣,笔下锦句万千,而我只偏爱着两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大概只有离开故乡的人才能写下这样的牢骚人语,千里的归程阻挡了回家的冲动,却阻挡不了千里归家的渴望,于是,在寒冷的夜里,与一杯浊酒,于月光下翻晒桑梓。
于是,有了这样的梦境。梦里,自己还是当初不谙世事的孩童,与玩伴一起,坐在故乡的小溪边,蓬头稚子学垂纶。梦里,自己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卧看牵牛织女星。梦里,天地安好,一切如常。世间最凄苦的事情不是碌碌无为,而是当你想要停泊的时候,却找不到一个渡口,给你这飘零的船儿,片刻的安宁。
所以,趁你还记得故乡的那缕缕炊烟的时,趁你还识得故乡时,趁你还有一个亲人在牵挂你时,回头望望你记忆的村庄吧,那不仅仅是一排房子,不仅仅是几块土地,不仅仅是春天开花秋天落叶的树。当你面对困境无路可走的时候,你才会知道,只有故乡在你身后静静的凝望着你,给你依靠,而这个时候,你的故乡或许就湮没在风尘里给不了你最后一次相见的机会了,若你连回忆也没有,便只有“天涯一望一断肠”了。
累了的时候停下吧,举一杯清酒,邀一轮明月,在月光下翻晒桑梓,让疲惫的心灵得到停泊,然后,满怀希望再度上路。
日暮乡关何处泊,乡关如歌唤子归。
2. 杜牧的泊秦准怎么写的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如首句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秦淮河的迷蒙夜景,大可以看出语言的精练、准确、形象。末二句,上句明白如话,朴素自然;下句却运用了浅显的典故,以表达他深沉的感情,颇为雅丽清新。这一切,都使得这首诗显得词来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富有艺术勉力。
在秦淮地区停泊,作者写的就是停泊在秦淮地区的所见所闻嘛。
《泊秦准》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也就是写:烟雾和月色笼罩着秦淮河水和沙滩,在这个夜里停泊在接近酒家的地方。商家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痛楚,隔着江仍能听见在唱着亡国之曲 玉树后庭花。
第一句用了互文的手法,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