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应用质性研究写出研究设计方案
以下是七个实践的各种版本IE的集合:
七职员主要从事IE,方向分别为:
1.研究和开发管理;两个生产系统。设计与控制; 3.效率项目; 4.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5.实施规划和物流分析; 6工业卫生和安全; 7人力资源管理。
两个基本的东西,在IE:
IE技术包括:方法(程序分析,动态分析),作业测定,布局研究,生产线平衡,等等,但似乎还不够7。在现场IE,IE 7的做法包括:程序分析,运动分析,处理分析,运动经济原则,工作计量,布局的研究,生产线平衡。
三,内部
1,工程分析了台湾公司的材料。 2,处理工程分析。 3,运动分析(工作抽样工作抽样)4,生产线平衡。 5,运动分析。 6,经济原则的作用。 7,改进的工厂布局。
四,其他各种权利要求1,IE七做法:工作分析,方案分析(使用ECRS技能),运动分析(运动经济原则),实时分析,利用分析,布局移动分析,生产线平衡
2,七大手法:过程分析,运动分析,运动经济,时间,学习,工作抽样方法,人机配置方法,简化工作方法
3,七做法:改善行动法(动态改革法),以防止错误的方法(抗误差的方法),5 * 5W1H法(55法国),两手操作方法(手法),人交配方法(HMI法国),处理过程法(流动法),工作采样方法(采样)的
4,7做法:程序分析,时间分析,运动分析,管道分析,利用分析,材料分析,环境分析。
中国的知识和方法进行了总结,从不停的出来,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断使用各种知识,不断探索,不断分析和持续审查。从客观,定量化,多功能性和生产标准的实际可行性的各项原则,为后来者学习和使用。我发现七大手法在国外,不具备IE的说法(也许我没有找到),那么IE 7的做法必须进行,我们的人民,我们需要IE 7的做法呢?当然需要,这可能是我们自己的人的第一步走出IE IE国内基础。虽然我们使用的技术来创建基本国外的做法,但我们总结了他们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有一个精确的IE 7的做法,我们更容易掌握和使用。总之,利用这些手法我国更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但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IE 7的做法,但不是决定性的,上述七大手法IE基本上是使用自己的产品,那么你在哪里,这些公司已经使用IE的方法,总结出了IE 7的做法是? IE 7的做法是没有定义的,如果你可以给IE七大手法下一个定义?如何IE 7的做法定义它?我不知道你能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范围(生产,质量,品质,服务等)的IE使用
2,IE七大手法的应用对象七大手法(5M1E )的
3的主要途径
IE七大手法应用于4,IE 7的做法职能作用
5,IE宗旨目标七大手法
6原则上,IE 7的做法
2. 质性研究的方法及怎么样去做研究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
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
1)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 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 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 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 重视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质性研究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
如何选择研究的方法
从实际操作的层面看,研究方法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组成:进入现场的方式、收集资料的方法、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
3. 什么是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的步骤
1、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
2、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
3、选择研究对象,探讨研究关系
4、选择研究方法
5、进入研究现场,收集资料
6、分析资料,建构理论
7、写研究报告
8、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问题)
4. 质性研究方法的内容简介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非常复杂,涉及多个研究范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总称,如果把质性研究方法的全貌作呈现,则显得十分繁杂,不容易理出思绪,本书努力将复杂的问题简洁化,以便读者能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本书是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丛书之一,主要针对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人员而编写,针对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而展开,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了解质性研究方法的具体研究过程和程序,以便能够在实际中具体应用。
本书主要针对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人员而写,共分八章,对心理咨询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作了系统并深入浅出的阐述。包括:质性研究方法简述、理论基础、研究设计、资料收集的方法、质性研究报告的撰写、质性研究的检测、严谨性与关联性、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的争议及未来出路等。是从事心理咨询研究的工作人员身边必备的指导性书籍。
5. 质性研究方法的介绍
《质性研究方法》是2009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该书作者是(澳)利亚姆帕特唐、(澳)艾子。该书将系统阐述质性研究法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的类型及其具体应用,并附辅导练习。在目前国内研究者还不太熟悉质性研究方法的情况下,该书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人文学科类的研究生是非常好的教材,对研究人员则是非常好的研究工具书。
6. 是质性研究,还是量性研究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1质性研究: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的思路来分析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来即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2定量研究: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等。基本过程是:假设-抽样-资料收集-统计检验。
定量研究依靠的是对事物依靠量化的部分以及相关关系进行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的把握;而质性研究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以对事物的质达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性理解。
3.可以说两者可以互为补充,数量证据补充质性分析,质性研究为数量研究指明方向,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补充,共同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