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撰就是姓杜的人撰写”吗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杜默的文人。
他 熟读经史,喜欢作诗。但其在吟诗作文时 却不讲韵律,喜欢随意发挥。
有一次,他 的好友欧阳修等人为其设宴饯行。席间, 吟诗作对,热闹非凡。
杜默随口吟了一首 答谢诗:“一片灵台挂明月,万丈词焰飞 长虹;乞取一勺丹凤水,活取久旱泥蟠 龙。”此诗后两句重复了一个“取”字, 因而犯了写诗禁忌。
别人指出这一错误, 杜默坚持不改,声称写诗贵在意境,而不 能因形害意。因为他作诗不讲章法,所以写出的 东西诗不像诗,文不像文,给人不伦不类 的感觉。
当人们看到不像样的诗文就脱口 而出:“这是杜默撰写的。”后来这句话逐 渐简化为“杜撰”二字。
再后来,“杜撰” 就被引申为不真实地、没有根据地编造的 意思了。
2. 杜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杜'的繁体字还是:杜 [dù ]。“杜”是传承字,并不是繁体字或简化字。
杜 [dù ]
部首:木 总笔画:7
解释: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
阻塞或堵塞。
姓
组词:
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
杜口:闭口不说。
杜弊:拒绝作弊。
杜黜:排斥,黜退
杜鹃:杜鹃属的一种鸟,体长约15厘米,体背尾部均黑色,体下面白色、杂有深色横条纹,脚黄色,常把卵下到别的莺鸟巢里
3. 急求一个姓‘杜’的名字
男:为宝宝取的名字:杜丹明 取自名句:千古丹心明日月;一身正气写春秋。
希望能为您采用,但名字是在没有具体考虑到宝宝的生辰八字情况取得的,/只/是/从邓/博/士/为/诸/多/家/长/提/供/取/名/解/疑/时/候/所/用到//的/名/字/里面/选//择/出来的。 如果你真的想为宝宝取一个又符合八字五行又意蕴深远清新诗意甚至有经典文化出处的名字并且愿意付一定/取/名/酬/金/的话,我愿意诚心为你介绍一位/课/余/为人取名/的大/学/中/文/博/士/老/师/,他的腾/讯/号(一/一/六三/一/三/九/九/二九/)空间和新浪博客《/荷/竹/轩/》上有他写的关于/文//化/诗/意/取名的文章和取名实例。
呵呵,同是天下父母心,为了给宝宝取个满意名字曾经试过/花/钱/请过一些取/名//网/站/和取名大师,但千遍一律讲得都是风水算命,五行八卦,把我们这些不懂的人唬得头晕脑胀,但看看所取的名字实在是没有什么文采意蕴,更谈不上清新优美,都是一些满街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名字,很开心的是后来无意经朋友介绍了这位专门/攻/读/古/代/文/学/的博/士/老/师,虽然年轻,但/国/学/文/学/素养深厚,而且易学也很有研究,终于圆了我想给孩子取个既符合八/字/五/行让家里老人放心又富/于/文/化//意蕴清新优美名字的心愿。而且/邓//博/士//为人随和真诚,很容易交上了朋友,所以我感谢之余很愿意为他作一些//宣//传/和推/广//。
如果你也喜欢给宝宝取有文采有意蕴而不仅仅是只按五行笔画取名的名字的话,不妨到//邓/博//士//空间看看吧。为了宝宝一辈子的名字,花/些/时/间看/看别//人的/经/验/还/是//很/值/得的/。
希望能对你能有所帮助。也可在百度上搜索“学后取名”查看他的文章,我之前拜读之后收益匪浅!也希望能对你有帮助愿您为宝宝取到好名字。
祝宝宝健康快乐。最后祝天下宝宝健康快乐。
4. 百家姓里“杜”在哪啊
杜姓在宋版《百家姓》排名第129位,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53的大姓。
人口分布:
当代杜姓的人口已近520万,为全国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1%。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四省,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1.5%。其次分布于山东、四川、广西、山西、安徽、甘肃、广东七省区,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4%。河北居住了杜姓总人口的9.4%,为杜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冀豫鲁鄂、川甘、辽宁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杜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47)表明:在冀京津、陕晋、内蒙古中部、辽宁大部、吉林南部、山东北端、河南西部、鄂渝北端、宁夏东部、甘肃中部和东部、新疆喀什地区、广西南部,杜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6%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2.8%,居住了大约38%的杜姓人群。在河南东部、山东大部、湖北大部、皖苏北部、湖南北端、川渝大部、云南东部、贵外I西部、广西中部、广东东南、甘肃南部和西部、宁夏东端、内蒙古西部和东部、黑龙江北部、吉林北部和中部、辽宁东北、新疆西北,杜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44%一o.66%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5.7%,居住了大约36%的杜姓人群。
5. 姓杜著名的有谁
杜康:相传为我国历史上最早酿酒的人,创造了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清酒的方法,被后人尊崇为酒圣。
杜伯:为西周初杜地(今陕西西安)的领主,为杜姓始祖之一。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
周代末年,七国称王,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杜仓: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相国杜周(?—前95):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人。
御史大夫中丞,赐谥曰荒侯.西汉著名酷吏,以执法严刻著称。杜延年(?—前52):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人。
西汉大臣,御史大夫杜周少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御史大夫建平侯。谥号敬侯。
杜子春(前30-58):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西汉末年著名经学家。
杜度(生卒年不详):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即杜操,魏晋人因避魏武帝曹操名讳,改称杜度。
东汉著名书法家,杜度以善章草著名。崔瑗、崔寔父子学杜度书,后人并称为“崔、杜”,为张芝师。
杜诗(?-38):河内汲县(今河南卫辉)人。东汉官员及发明家。
曾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以水为动力铸造农具,比欧洲同类产品早了1100年,又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因此被当地尊称为“杜母”。杜林(?-47):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
东汉大臣、学者。杜林在汉光武帝时曾官侍御史,仕至大司空,称为任职相。
在学术方面因博洽多闻,被誉为通儒,后世之人称其为“小学之宗”。杜乔(?—147):河内林虑(今河南林州)人。
东汉时期名臣,太子太傅 光禄勋官至太尉。杜乔忠以直言,德以辅政,为当世良臣,与李固齐名。
杜密(?-169):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人。东汉大臣。
在任太山太守、北海相时,以惩治为恶的宦官子弟而闻名,后官至太仆,被太学生称为“天下良辅”。杜畿(163-224):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三国时曹魏名臣,为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官至尚书仆射,封丰乐亭侯。杜恕(198-252):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杜畿之子,三国时曹魏名臣、学者,著有《体论》八篇,《兴性论》一篇。杜预(222-285):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杜恕之子,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杜夔:河南人。
三国曹魏时期著名音乐家,他长期总管歌舞音乐,精心研究,以通晓音乐称于世。杜育(?-311):襄城邓陵(今河南襄城)人,杜袭之孙。
杜育是中国茶史上最早的茶学专家,他同时也是西晋二十四人文学集团中的一员。杜之伟(508—559):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南朝撰梁史。通直散骑常侍。
杜棱(?-580):南朝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朝梁国御史中丞秘书监。
杜伏威(598-624):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隋末农民起义首领。
杜顺(557-640):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高僧,为华严宗初祖。
十八岁出家,法号法顺,师事因圣寺之僧珍(道珍),受习定业,后住于终南山,宣扬华严教纲。后人尊为华严宗第一祖,世称文殊化身、帝心尊者、炖煌菩萨。
杜如晦(585-63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著名政治家,唐太宗时期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曾订定各种典意制度,时人合称“房杜”。
杜淹(?—628):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
尚书右仆射。北周豫州刺史杜业孙、河内太守杜征之子。
杜正伦(575-658):相州洹水(今河北魏县)人。唐朝宰相。
封襄阳县公。杜景俭(?-700):冀州武邑(今河北)人。
唐朝宰相。殿中侍御史。
益州录事参军。杜审言(645-708):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祖父。杜暹(678-740):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
唐朝宰相。尚书右丞相。
谥号贞肃,改贞孝。南岳怀让(677-744):金州(今陕西安康)人。
唐代高僧,俗姓杜,禅宗六祖惠能弟子,后弘法于南岳福严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大法嗣之一,其后出临济、沩仰二大宗支。杜鸿渐(709-769):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
唐朝宰相,礼部尚书杜暹族子。封卫国公。
追赠太尉,谥号文宪。杜甫(712-770):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佑(735-81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朝宰相、政治家、史学家。赠太傅,谥号安简。
他曾以三十六年的功力博览古今典籍和历代名贤论议,考溯各种典章制度的源流,撰成二百卷的巨著《通典》,为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杜黄裳(738-808):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朝宰相。封邠国公。
赠司徒,谥号宣。杜元颖(775-838):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
如晦之叔父杜淹的第六世孙。杜环(生卒不详):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旅行家。唐天宝十年(751),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又名呾逻私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其后曾游历西亚、北非,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
宝应初年(762)乘商船回国,写了《经行记》一书。杜秋娘(791-?):金陵(今江苏南京)人。
唐代著名女诗人。杜秋娘喜词曲,。